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回复: 1

肝阳虚

[复制链接]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发表于 2024-12-23 0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肝阳虚的详细介绍:
病因
外感寒邪:久居寒湿之地,或冒雨涉水,寒邪直中肝经,导致阳气痹阻,肝阳受损。
情志失调:长期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郁日久而阳气渐耗。
过用苦寒之药:在清热泻火时用药过度,损伤肝阳。
久病体虚:久病迁延不愈,耗伤肝阳;或年老体衰,阳气渐亏,导致肝阳不足。
他脏影响:脾肾阳虚,化源不足,肝阳生成缺乏滋养;或心、肾、脾阳不足,影响肝阳,导致肝阳虚。
症状
肝经虚寒症状:少腹冷痛、坠胀,阴囊收缩、冷痛,或胁肋胀满、隐痛,喜温喜按。
情绪及精神异常:神情抑郁,意志消沉,胆小易惊,情绪低落,悒悒不乐。
肢体症状:肢体不温,畏寒怕冷,筋脉拘急,四肢乏力,不耐疲劳。
眼部症状:视物昏花或眼目干涩。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生殖系统症状:男子阳痿或囊冷筋缩,女子月经不调、漏下、宫寒不孕。
舌象脉象:舌淡胖或紫暗胖嫩,苔白润或滑,脉弦迟细弱 。
并发症
阳气厥脱:若肝阳虚久延不愈,进一步波及全身阳气,可引起阳气厥脱,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血压急剧下降等症状 。
肝肾阳虚:肝阳虚可累及肾阳,导致肝肾阳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治疗
中药治疗:以温阳补肝为主要治法,常用方剂如暖肝煎、补肝汤、附子理中汤等,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干姜、吴茱萸、小茴香、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杜仲、川续断、龙眼肉等。
针灸治疗:选取肝俞、肾俞、关元、气海、太冲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法,温煦肝肾阳气,激发经气流转 。
推拿按摩:可自行按摩太冲、行间、三阴交等穴位,也可由专业人员进行推拿按摩,以疏肝理气,温养肝阳 。
饮食与生活调理
饮食:多吃羊肉、桂圆、韭菜、核桃、牛肉等温热性食物,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等。
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或长期抑郁 。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1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小补肝汤:桂枝21g、干姜21g、五味子21g、大枣12个(或山药21g)。

心悸者加桂10g;冲逆气盛加五味子10g;眩晕者加白术10g;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10g;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还用枣;头苦痛者加细辛10g;四肢冷、小便难者加制附子一枚。

主左关脉弱;风木气衰,然痰水血尚可行,气机未结代。

治心中恐疑不安、时气噩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味辛气温,和营、通阳、行水、下气、行於、补中。

干姜:味辛气温,禀火气而生,能燥痰湿,故小青龙汤用除肺中水饮。

五味子:得酸辛之味,酸温以养肝体,辛以助肝用。且能降肺,肺气得敛降则不能张狂而伐木。

大枣或山药:甘润粘滑,滑则疏通无留滞之弊端;俱能补精气以养木体,使木用有根源。故山药主风虚百疾。

二辛味起肝木,酸辛养肝而起肝木,甘润以资肝用之源。

风木不起则水湿成,心最畏水刑,水气凌心则心悸,加桂枝补心阳而化水为气。

冲气逆盛,加五味子酸敛固冲气。

水湿上客,以致眩晕者,加白术崇土治水。

中满去甘防壅滞;呕者去甘缓,加生姜降胃气;饥者中虚仍用甘味补中。

头苦痛者,加细辛;细辛能使附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的风寒散去;能除右寸水饮。

四肢冷阳气虚,小便难阳虚不能行水,故加制附子。附子生走表,炮走里。

2、大补肝汤:桂心21g、干姜21g、五味子21g、旋覆花7g、代赭石7g、竹叶7g、大枣12个或山药21g。

主左关脉弱濡,;或因风木不起不行不散,而已结代,或虽不结代但体内痰血水已凝聚。

小补肝汤加旋覆花,旋覆花咸温,主结气,肋下满,惊悸、除水,主心肋痰水、通血脉;(能除左右寸关痰血水结聚)(故旋覆代赭汤用除心痞硬;旋覆花汤治肝着、妇人半产漏下)

代赭石: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降心火入肾水。

竹叶取木升长之速,去木升象助肝木之升。

代赭石、竹叶可因需要调换;气不宜降的代赭石换红花;竹叶因患者寒热增减用量。

随痰、血、水凝聚的轻重酌情加对应之药;邪气不除则气难行散而起,气不行散而起则邪不易除,互为因果;好似通阳利水互为因果。

大小补肝汤中,若肾不养肝,可加鹿角胶;下附病案:

男 60岁 脑梗后神志恍惚,行动呆滞,言语不清,大便湿软,大便遗溺;舌苔厚腻水滑,吐痰不止。 右寸关浮而湿滑,左寸关弱甚,双尺不足。

桂心23g、干姜23g、五味子18g、旋覆花18g、红花9g、竹叶7g、大枣9g、砂仁18g、清半夏18g、细辛9g、鹿角胶6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3日大效,左脉起,右脉痰水象减。

脑梗瘀血在上,代赭石换红花;肾不足加鹿角胶;大枣兼能缓药在上除痰水(十枣汤意);细辛除右寸痰水,又能散依附在有形的无形邪气,行散脑中有形无形邪气;砂仁纳气归肾兼能化右寸水湿;痰湿盛加胆南星、石菖蒲;痰湿蒙窍加石菖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