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阴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证候,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病因
久咳伤阴:长期咳嗽,耗伤肺气与肺阴,导致肺阴不足。
痨虫袭肺:痨虫感染肺部,如肺结核,日久可损耗肺阴。
热病后期阴津损伤:热病过程中,热邪灼伤阴液,使肺阴受损 。
情志失调:长期情绪急躁、肝郁气滞化火,伤及肺阴。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累及肺脏,出现肺阴虚。
过度疲劳:劳累过度,阴液耗损速度大于恢复速度,久而久之出现肺阴虚。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咽喉干燥、疼痛。
全身症状:形体消瘦,午后潮热,即下午定时发热,体温一般在 37.5℃至 38℃之间;五心烦热,即手心、脚心及心胸烦热;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两颧潮红。
舌象脉象:舌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
检查与诊断
中医四诊合参: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象等;闻诊听咳嗽声音等;问诊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摸脉象、按诊胸部等,进行综合判断。
西医检查:可通过胸部 X 线检查、CT 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部情况;进行血常规、痰液分析以及肺功能测试等辅助诊断。
治疗
中药治疗:治则为养阴清肺,主方如沙参麦冬汤补肺胃之阴,百合固金汤补肺肾之阴。若咳嗽较严重,可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潮热严重者,加地骨皮、银柴胡养阴清热;盗汗严重者,加五味子、乌梅敛阴止汗。
饮食调理: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山药、蜂蜜、芝麻、糯米、甘蔗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羊肉、狗肉等,忌烟酒。
生活起居: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居住环境安静、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悲伤或忧虑。
适当运动:进行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如散步、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