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名:调气汤《审视瑶函》
组成:香附、枳壳、陈皮、当归、茯苓各10g,白芍20g,甘草10g,生地黄30g,知母、黄柏各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暴怒伤肝,肝气上逆,瞳神散大,视物昏暗。兼见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证析:视物昏暗,是本方主证;气郁化火,膜络挛急,是此证病机;兼见胸闷、舌红、苔黄、脉数,则是肝郁化热依据。是因暴怒引起眼底膜络挛急,以致气郁化热,血郁于络,房水内积而使眼压增高,眼珠变硬,导致瞳神展缩失常而呈散大,呈为视物不明。其基本病理是:暴怒伤肝→眼底膜络挛急→气郁化热,血郁于络,房水内积→眼压增高,眼珠变硬→瞳神展缩失常→瞳神散大→视物昏暗。
病机:气郁化热,膜络挛急。
治法:调气柔肝,凉血清热法。
方义:此证虽是气郁、血滞、津凝、膜急的综合反映,却以气郁化热与膜络挛急为其致病根源,通过调气清热、柔肝缓急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是故方用香附、枳壳、陈皮疏其气郁,知母、黄柏、生地黄两清气血,治其气郁所化郁热;白芍、甘草柔肝缓急,使膜络舒缓,气血津液才能通调;再用当归活血,茯苓利水,不过兼通津血之滞而已。若加车前子通利房水,治法更臻完善。
应用:1、瞳神散大,视物昏暗,兼见目胀、胸闷,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可用本方。
2、《中医眼科学》谓“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缓解期或青光眼术后良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