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8|回复: 0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对证治疗水肿,这两个方百治百效

[复制链接]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发表于 2024-9-3 0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水肿病临床多见于西医肝肾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胡希恕先生在治疗水肿时常用到两个处方,若肾病引起的水肿则常以越婢加术汤加减,肝病引起的水肿常用茯苓导水汤加减……

一、越婢加术汤

组成:炙麻黄、生石膏、炙甘草、生姜、大枣、炒白术。

仲景论述:1、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2、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解:脉沉主里,水发自于里,故称里水。病因是由于小便不利,而引起的一身里外都肿。黄肿之黄为微黄,而非黄疸之橘子黄。胡希恕先生讲:《医宗金鉴》将里水改为皮水,不对。一般情况二者都有浮肿。皮水脉浮,病程短,水较浅,“当发其汗”,越婢汤多见;里水脉沉,病程长,水较深,“当利小便”,越婢加术汤常用。若小便自利,亡津液而致渴者,本方不能用。“同为里水,甘草麻黄汤为热少寒多;越婢加术汤为热多寒少”。

应用:本方证以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为主症。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及肾病综合征。若兼便秘加大黄,若兼恶风、四肢不温、舌质淡者加附子。

胡希恕先生认为本方证对肾炎引起的水肿、腹水都很有效,常用。若肝硬化腹水,则本方无效。治浮肿、腹水,源于肾者,先有小便不利,多用越婢加术汤;源于肝者,先病血分而有瘀,多用茯苓导水汤。

二、茯苓导水汤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桑皮、砂仁、苏叶、陈皮。

主治:本方出自《医宗金鉴》,主治水气湿邪伤于脾肺而为水肿胀满之证,胀甚者加枳壳以破结,腿脚肿者加防己以利下湿,喘者加葶苈以泻上水。

应用:针对肝硬化患者腹水、腹胀者,胡老常用茯苓导水汤以缓急。

胡希恕先生医案:叶某,女,42岁,1962年2月27日初诊。1961年10月发现腹肿胀,西医检查为肝硬化腹水,肝功能不正常,服药三个月不见效果。现症:腹胀稍减,近日服药后觉腹鸣而痛,大便泄,食纳差,不服药则大便干,小便尚畅,睡眠正常,咽干不欲多饮,舌苔白,脉弦数。

处方以茯苓导水汤加减:

大腹皮三钱,大腹子三钱,橘皮一两,苏子三钱,半夏三钱,蔻仁二钱,木香二钱,木瓜三钱,赤茯苓五钱,木防己三钱,车前子五钱(布包煎),苍术三钱,泽泻三钱,猪苓四钱(三付)

1963年7月2日复诊:今日见到病人,主诉说,服上方几付后,腹水大减,以后又服上方多付,腹水始终未起来。

1963年7月29日三诊:患者最近又有浮肿,饮食二便正常,月经周期较短,量多。处方:生黄芪五钱,桂枝三钱,白芍四钱,当归三钱,川芎三钱,茯苓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木防己三钱,炙甘草二钱(三付)。

按:肝硬化腹水,服茯苓导水汤加车前子后,腹水大减,病情稳定一年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