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注音 Gān Sōnɡ
别名 甘松香
来源 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 、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归经 归脾、胃经。
性味 辛、甘,温。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各家论述
1.《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2.《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入八珍散、三合粉中,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脾之阳分用药也,与山柰合用更善。
3.《本草求真》:甘松,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4.《本草正义》:甘松,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专治转筋,为霍乱转筋必需之药。颐自定霍乱药酒方,用伊打和酒精,浸取浓汁,合姜、附、萸、连诸味,治真寒霍乱、转筋入腹危急重症,极有捷效,知此物温运,活络通经,无出其右。此固向来治药物学者之所未知者也。
5.《本草拾遗》:主黑皮ganzeng,风疳齿gu,野鸡痔。
6.《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
7.《开宝本草》: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8.王好古:理元气,去气郁。
9.《纲目》: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10.《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并能驱蛔,凡因蛔虫而发惊痫者,用此有效。
复方
①治各种肠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两,甘松一两,陈橘皮一两半。上为细末,水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食后。(《鸡峰普济方》松香丸)
④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六钱,广皮一钱半。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内三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一次)。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江西《中草药学》)
⑤治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为细末,百沸汤泡,漱口。(《普济方》)
⑥治湿脚气,收湿拔毒:甘松、荷叶心、藁本。三味煎汤,洗之。(《普济方》甘松汤)
复方
松香气《鸡峰普济方》:燥湿化痰;
风疳虫牙方《圣济总录》:驱风杀虫;
大七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胃虚寒;
甘松汤《普济方》:湿脚气。
肾虚齿痛方《经效济世方》:漱口。
甘松常用于醒脾行气,与沉香、檀香、白术、陈皮同用,甘松无补养之气,却有醒运之功,为醒脾第一要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