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胡希恕治肩臂痛
症状:关节酸痛 肩痛 右臂活动不利 苔白 脉弦
崔某,女,61岁。
初诊(1965年6月23日):右肩疼已半年,始关节肿疼,约半月肿消,现只疼不肿,右臂不得上举。苔白,脉弦。
与下方: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苍术四钱,川附子三钱,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
二诊(1965年6月30日) :服上药三剂无效。
改用葛根汤加茯苓、苍术、附子。
三诊(1965年7月8日):服上药三剂,右臂可上举及头。
又服三剂,微汗,已可梳头。身热,因此加石膏一两。
四诊(1965年8月12日) :续服药二十剂,运动只稍有不适。
2、胡希恕治肩臂背痛
症状:肩痛 颈痛 右臂活动不利肩背胀痛
高某,男,50岁。
右肩与项背疼,患侧不能上举,已两年求医无效。
与葛根汤加苍术、附子。一剂而愈。
《伤寒论》:葛根汤
【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
3、张简斋治肩臂痛
症状:左臂痛 颈项酸痛 脊背痛 脉沉 脉小
风湿乘虚侵于血络,络脉不通,左臂酸疼,筋络如束,牵及胸项间及前胸后背。脉沉小。拟疏和通络。
羌活 防风己 生芪 秦归艽 桂枝 草节 白芍 法半夏 云苓 橘皮络 桑枝 桑寄生 薏仁 桃仁
4、李东垣治肩背痛
症状:肩痛 脊背痛 腰强直 转侧不能 项强痛
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
羌活胜湿汤
现代剂量:
羌活 独活(各3g)藁本 防风 甘草(炙) 川芎(各1.5g) 蔓荆子(0.9g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空心食前。
5、陆银华治肩关节脱位
症状:肩痛 肿胀 臂活动不利
孙某,男,34岁。初诊:5月12日。右肩负重压伤,当即听到“咯嗒”一声之后,肩部疼痛,肿胀,右臂不能活动,即来所门诊。
检查:右肩方形,右臂外展畸形,腋窝下可摸及肱骨头。
诊断:右肩关节下脱位。
治疗:①手法复位(多人抬杆法)。复位后畸形消失,疼痛顿减。②外敷四黄膏,固定。③内服活血化瘀之剂。
归尾、赤芍、桃仁、泽兰、茜草各9克,生地15克,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各3克。三剂。
二诊:5月24日
右臂功能已复,唯尚有酸痛,治拟舒筋活络。川羌活、秦艽、五加皮、海风藤、木瓜、川断、丹参、桑枝各9克,防风6克,细辛1.8克。三剂。
随访:功能恢复良好。
6、胡希恕治肩背痛
症状:胯痛 便秘 苔白 脉细 饮食少进
张某,男,39岁。
初诊(1969年2月21日) :于六七岁时患关节炎,胯常疼,膝肩背酸痛沉痛,胸亦疼,曾服西药水杨酸钠痛减,但胃纳差,胃灼热,大便两日一行。苔白脉细。
与桂枝汤加茯苓、苍术、附子各三钱,加葛根四钱。四剂。
二诊(1969年2月25日) :胃灼热减,纳增,痛如前。
上方加麻黄三钱,增附子为五钱。
三诊(1969年3月7日) : 胃疼、两臂肩酸已,胸背疼未减,肛门觉疼。
与麻杏苡甘汤加茯苓、苍术、附子。
四诊(1969年3月14日) :服药后微汗,诸症均减。
上方去茯苓将息之,四剂。
《伤寒论》:桂枝汤
【别名】阳旦汤(《伤寒论》)。
【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7、胡希恕治肩臂痛
症状:饮食少进 肩痛 右臂活动不利 大便干涩 脉弦
西某,女,69岁。
初诊(1965年9月20日) :右肩疼痛,抬手举臂困难已四五个月,经针灸治疗无效,饮食不香,大便干,二三日一行。用中药益气活血、
通络止痛无效。脉弦滑数。
与桂枝汤加苍术、附子、大黄: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苍术五钱,川附子三钱,大黄二钱半。
三剂,隔日一剂。
二诊(1965年9月27日) :服药后痛减,但因停药又作。仍进原方。
三诊(1965年9月29日):服药后痛又减,已能忍受,大便曰二三行,口干不思饮,纳差。苔黄舌红,脉弦滑数。仍进原方。
四诊(1965年10月4日) :服药后饮食增,大便好。疼痛减。仍以原方将息,大黄减为二钱。
8、施今墨治肩背痛
症状:颈项强硬 眩晕 心悸 苔薄 苔白
风湿入络气血阻滞肩痛案
景某,女, 43岁
左肩背疼痛,项强不适,运用不自如,时已三月之久,近感头晕心悸。舌苔薄白,脉象沉涩。
辨证立法:
风湿入侵经络,稽留不去,逐渐血行瘀滞,阻抑气血流畅,因而致痛。拟通络活血法治之。
处方:
羌独活各3克 杭白芍10克 酒地龙10克 生熟地各6克 炒远志10克 桑寄生15克 北细辛15克 旋覆花(新绛6克 同布包) 6克 嫩桑枝15克 春砂仁3克 片姜黄10克 酒川芎45克 炙草节6克 川桂枝45克 油当归10克(酒炒)
二诊:前方服三剂,头晕心悸好转,肩臂疼痛减轻。前方加指迷茯苓丸6克,随药送服。
三诊:服三剂,肩臂颈项疼痛均减,已能自己梳头,运动较前自如,前方不变,再服四剂。
按:风湿入络,必致影响血行流畅,不通则痛,应用活血通络治之。
《删补名医方论》指迷茯苓丸
治中焦停痰伏饮。
半夏(制,二两)茯苓(一两) 枳壳(五钱) 风化硝(二钱半)
上四味,姜汁糊为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