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亮臣(1893-1965)江苏南汇人,近代著名的中医眼科医生,他综前人之法,而不泥于古人之方,一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学贯中西,集众家之长发展中医眼科学。
消法是以八纲为依据的治法之一,本于《内经·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之义。清·程钟龄之《医学心悟》对此法论之更详,谓:
“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
目前消法多为针对气、血、痰、食、水、虫所结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而设。
消法在眼科中的应用,在古籍眼病内治法中记载不多,仅在胞生痰核中见到,如化坚二陈汤、防风散结汤(虽曰散结,实以活血为主),而其它眼病,尤其是内障眼病几乎很少用之。
解放后高等医药学教材前三版《中医眼科学》内治法中也未将此法列入,到第四版时,才加入化痰散结法,第五版则改为软坚散结法,但对消法在眼科内治法中的重要性及其使用范围、具体药味加减均阐述不够。
本人曾随诊于已故眼科名老中医唐亮臣。唐老在治疗某些眼病中,使用消法曾取得较好疗效,其中不但有外眼病,也有内眼病。在我此后20余年的眼科临床实践中对消法的使用有所体会,现将使用范围和常用药物分述如下。
泡性结膜炎及巩膜炎
中医称本病为金疳和火疳。之所以称之为疳,恐系火毒结聚之义,其症除白睛红赤外,尚生有颗粒与结节,病因多与肺经热结、气血郁滞有关,故治疗除泻肺利气之外,尚应本着“结者散之”之义加入散结之品,如浙贝母、瓜蒌皮、牛蒡子、连翘、花粉、夏枯草、杏仁等,对白睛之颗粒及结节消散大有裨益。
病案举例
相某,女,53岁,病历号32504。
1987年1月26日,因右眼深层巩膜炎复发2周余,曾于某医院结膜下注射氟美松(5次)无效,而来我科诊治。
症见:右眼黑睛边际2点处白睛深层充血呈紫红色,局部肿胀隆起,明显压痛,左眼巩膜呈青蓝色,黑睛边际有舌形混浊。胸胁胀闷,鼻干气热,便秘溲赤,颈有瘿瘤,脉数有力,舌苔薄黄,质红。
证属肺热亢盛,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故血滞留于白睛本位而发此病。治当泻肺利气兼以散结。
处方:桑皮、杏仁、牛蒡子、连翘、黄芩、地骨皮、白蒺藜各10g,红花、防风各8g,生甘草6g,水煎服,10剂。
递减氟美松。药后白睛红赤大减,结节隆起明显消退,原方再进5剂,病势基本痊愈。3月份随访,右白睛已呈淡蓝瓷白色而愈。
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目前多数学者采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此乃受西医观点之影响。笔者认为,血管内形成阻塞,除有全身因素外,其阻塞之物也恐非纯为瘀血。故治疗此类病变,除应考虑全身因素外,多辅以消法,即加入散结软坚,消滞通络之品。
尤其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后期,血已基本吸收,但侧枝循环形成不理想,视网膜水肿吸收缓慢,视力改善差者,在方中加用消散药物往往收效。用药可参考增殖性视网膜炎。
病案举例
仲某,女,18岁,病历号41830。住院日期1986年6月9日。
因左眼视力下降一月余,诊为左眼中央静脉阻塞收住院。入院时检查左眼视力为0.04,前节(-),左眼底乳头色红边界不清,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火焰状大片出血,静脉纡曲怒张,黄斑水肿,下方呈放射状,中心凹反光消失,脉细,苔薄白,边有齿痕,纳呆。
曾辨为气虚血滞,脉络受阻,血溢络外,先后用活血化瘀通络和温化水湿之法,服汤药百余剂;并于发病后2个月加用强的松口服,每日20mg,后递减至每日5mg,前后一个半月,并球后注射地塞米松2.5mg,隔日一次,共35次,因效果差而停用。
因上述治法效果不佳,经科内会诊改用滋阴补气,软坚散结法。
处方:枸杞子、茯苓各12g,菟丝子、山茱萸、牛膝、泽泻、柴胡、浙贝母、海藻、昆布、牡蛎、制半夏、地龙各10g,桑寄生15g,水煎服。
上方服7剂,视力提高为0.2,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水肿明显减退。继服上方10剂,视力提高到0.6⁻³,乳头边界可辨,黄斑水肿仍有,内有硬性渗出,于10月2日出院。半年后复查视力左0.7,眼底除黄斑有陈旧色素变性外,余均正常。
眼部钝挫伤的后期
眼部遭受钝挫伤以后,其脉络血道及相应组织必受不同程度损坏,致使正常之气血津液通道受阻,而败血湿浊之物不得排出,从而影响通光之路,或蒙蔽瞳神而视觉下降。
对此有形之物必为消散,乃得其平,故治当消散。余多在“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基础上加泽兰、王不留行、三七、地龙、浙贝母、花粉、连翘、枳壳、瓜蒌皮、焦四仙等。
病案举例
程某,男,11岁,初诊日期1970年2月18日。
左眼被空竹击中,当即到某医院急诊,诊为左眼钝挫伤合并前房及玻璃体出血,用西药治疗月余,病情不减,转来我院。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前房混浊,不见瞳孔,眼底不能窥入。
证属眼部外伤,脉络受损而致,予以“除风益损汤”加减。
5剂后,前房已透明,可见瞳孔,眼底朦胧,视力为0.2。再进5剂,视力0.3,眼底可隐见玻璃体内有条索样混浊。
在上方基础上加三七3g,浙贝母、花粉、连翘各10g,焦四仙各6g。5剂后视力提高到0.8,眼底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黄斑中心凹隐约可见,且有轻微放射样皱折,继服5剂,视力上升到1.2,眼底基本正常,仅黄斑残留少量色素。
由于眼病复杂多变,而且又与全身脏腑经络密不可分,故临床中消法往往要与其它治法相伍为用。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谓: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且消法总非补法,故不宜单独长期使用。
本文源自祁宝玉《消法治疗眼病的体会》
祁宝玉,男 ,生于1933年,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奠基和学术带头人。曾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眼科主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首届秘书长、副主任委员、顾问,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任《中华本草》编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经验集》中提名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