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理中汤是治疗消化系统虚寒性病证的代表方。
这种虚寒性疾病,其特征是消化液分泌亢进但吸收功能却低下。
在上:可见口腔唾液分泌增多,成人可为多唾,小儿可为流涎。此症也可继发于口腔溃疡。
在中:可因胃液分泌增多而有脘腹疼痛,嗳气吐酸。
在下:则肠液分泌增多而有泄泻。消化液分泌亢进还可表现为胆道术后分泌异常增多。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2.理中汤证痛不如大小建中汤,胀不如大小承气汤,痞不如泻心汤。
3.理中汤证纯寒无热。
4.理中汤临床呕吐者加半夏;黄疸者加茵陈;见肢冷神萎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兼烦躁、心下痞痛,舌红苔黄腻者加黄连,名连理汤,慢性胃炎、口腔溃疡多见此方证;兼汗出恶风者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伴冷食积滞胃腕胀气者,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治疗本方证兼痰湿内聚,呕吐清水者;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治理中汤证伴腹胀痞满者。
5.理中汤虽为虚寒,但夹湿、夹痰、夹热、化火、兼气滞也用此方。
6. 附子理中汤治疗上消化道虚寒出血,其人多舌淡脉弱,出血紫黑;心悸、冷汗加肉桂;加饴糖,可补中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