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复: 0

厥阴病的基本证型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2-1 08: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病机和证候性质来分析,厥阴病可以归纳为四个证候类型,即寒热错杂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呕哕证。

(1)寒热错杂证: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一开始就说明厥阴病的证候性质属于寒热错杂。326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表明了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上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下寒。它体现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性质。具体有388条之蛔厥证和359条之中寒格热证,387条之麻黄升麻汤证。

(2)厥热胜复证:厥热胜复亦称阴阳胜复,其证候特点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它反映了邪正斗争最后阶段的盛衰和进退。厥热时间的长短是了解病势进退的依据,临证可从厥或热出现时间的长短,来观察其病机的消长变化,分析其转归和预后。所以厥热胜复也是厥阴病的一个主要内容。厥逆是阴盛,正不胜邪,表示病进;发热是阳复,正能胜邪,表示病退。从发热与厥逆时间的长短及其变化情况,可以估计正邪盛衰和阴阳消长的演变趋势,用于诊断治疗和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关于条文中所引日数的长短与多少,应该历史地来看,它是以日数作为时间比较,相对地借以说明厥热时间的多少,不能绝对地把它看成固定不变的天数,否则就难于理解。

(3)厥逆证:厥逆证属厥阴病主要证候之一。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可以说这是厥阴病厥逆的提纲,它概括了厥逆的证候表现及病机。致厥的原因很多,总不外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不能互相贯通所致。此条说明了厥逆的病理,统一切厥证而言。从其基本属性来分,厥逆一证有寒热两大类。若阴气独胜,阳气衰微,不能通达于四肢者,称为寒厥;若热邪深伏,阳气被阻,反使阳气郁结于内,不能充实四肢者,则称为热厥。厥阴篇对厥逆证的分辨特别重视,概括而言有:

蛔厥:338条之蛔厥,多由胃气素寒,蛔虫扰动于中,阳气不能外达而致厥。

血虚寒凝致厥:如351条,此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四末失于温第一卷446养,故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寒厥:基本上与少阴病阳衰的虚寒厥逆相同,如353、354、370、345条均属于阳衰阴盛的寒厥证。

热厥:此证多属热邪深入,阳气内郁,不能透达于外所致。如335条:“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335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二条均为热厥。对后世温病所称的热入心包的神昏痉厥的证治,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脏厥:如338条所述,乃脏器虚寒已极,真阳之气欲脱所致,较寒厥尤重,急宜大剂急救回阳,以挽危急。

水厥:356条之茯苓甘草汤证。此为水饮停于心下,故心下悸而不安。阳气被水饮郁遏于里,不能达于四末,则致厥逆。

痰厥:356条之宜瓜蒂散证,此为痰涎实邪,停蓄胸膈,阻遏胸阳不能布达于四肢,而致手足厥冷。

气厥:318条之四逆散证,是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厥逆。

由于厥阴病寒热错杂,阴阳胜复,寒热无常,厥逆虽为重证,但亦有轻重浅深之不同,临床当注意辨证。

(4)下利吐哕证:下利与吐哕在厥阴篇中出现较多,尤其是厥利的病理关系更为重要,故此篇比较集中地加以论述。由于正气有强弱,病邪有轻重,阴阳有胜复,病至厥阴,寒热虚实变化比较复杂,故下利吐哕也有不同情况,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厥阴热利:371、373条之白头翁汤证,为厥阴肝热下迫,所致之热利;334、341、363条是厥阴病厥热胜复的病理变化中,厥退而热不已,阳复,病从热化,邪热交阻,下迫肠道,可出现发热、口渴、腹痛、里急后重、下利便脓血的厥阴热痢。

实热下利:此即厥阴阳复热化的证候,以下利谵语为主证。如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此实热下利是厥阴阳复而热结胃腑,由虚转实,形成下利谵语可下之证。

虚寒下利:厥阴病以阳复为佳兆,故下利属热者,为阴证转阳,易于治愈。若阳复不及,或阴盛阳衰,则厥逆下利并见,属虚寒下利者,多属重证。如354条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又如367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均说明了虚寒下利与厥逆的关系。虚寒下利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以下利清谷为主证,多与阴寒厥逆并见。若厥不回,利不止,则属危重证。

呕吐哕:厥阴篇中关于呕吐哕约有三种情况:其一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之呕吐。如378条: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厥阴寒证。其二为阴证转阳,脏邪还腑之发热呕吐。如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为厥阴转出少阳之呕而发热,此阴证转阳,脏邪出表,为欲愈之征;其三为虚实不同之哕逆如380条,为一再误治,中气中阳大伤,胃气虚冷,胃败致哕,属于危重证。381条为厥阴哕的辨证。

上述厥阴病的基本内容,证候的变化比较复杂,既有寒热错杂证,亦有热证,寒证,阴阳胜复,邪势进退,虚实夹杂,病机变化很大,然而了解这些变化,具体进行辨证,并不是毫无线索可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