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30克,麻黄根30克,煅牡蛎30克。
【用法】:三味为粗散,每服9克,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水煎,去渣热服,日2服。
【功效】:固表敛汗。
【主治】:体虚卫阳不固症。症见体常自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质淡红,脉细弱。
【方解】:体常自汗、短气、舌质淡红,脉细弱为本方主症,属体虚卫外不固。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为兼心阴受损之症。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阴液外泄,固自汗;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心阴受损,虚火内扰,故心悸惊惕,夜卧尤甚,烦倦。
本方是敛汗固表的常用方剂。方中牡蛎咸寒敛汗,益阴潜阳,为主药。辅以黄芪补益肺气,实卫固表;麻黄根专于止汗。佐以浮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热。
【按语】:本方以体常自汗,夜卧尤甚,短气倦怠、舌质淡,脉细弱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产后、病后体虚,外科术后,肺结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其他慢性疾患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之症。本方可加糯稻根、煅龙骨以加强疗效;气虚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阴虚盗汗,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以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养阴血。
若亡阳汗出,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者,则不适宜使用本方,当以参附汤、独参汤等益气回阳固脱。若误以此方治疗,则缓不济急,贻误病机。
【同名方】:1、《普济本方方》牡蛎散,由牡蛎粉、寒水石、朱砂、铅霜、甘草末、故扇灰构成。功能清心安神,止汗。主治心热,汗出不止。
2、《太平圣惠方》牡蛎散,由牡蛎粉、麻黄根、黄芪、杜仲、白茯苓、败蒲扇灰构成。功能固表止汗,益气补肾。主治虚劳盗汗。
3、《千金要方》牡蛎散,由牡蛎、防风、白术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主治风虚头痛,卧即盗汗。
4、《世医得效方》牡蛎散,由牡蛎、麻黄根、知母、黄芪、浮小麦构成。功能固表止汗,益气清热。主治诸虚不足,或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羸弱枯瘦,心忪惊惕,短气倦怠。
5、《御药院方》牡蛎散,由牡蛎、淀粉构成。供外用。功能收敛止汗。主治汗孔不闭,虚汗不止。
6、《奇效良方》牡蛎散,由牡蛎、黄芪、甘草、白术、小麦构成。功能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诸虚,体常自汗,惊悚不安。
【附方】:1、止汗散(《傅青主女科》)由人参、当归、熟地、黄莲、麻黄根、浮小麦、枣构成。功能固表止汗,益气养血。主治产后盗汗。
2、 止汗散(《证治准绳》)由煅牡蛎、炒小麦麸。功能固表止汗,主治多汗,及产后盗汗。
3、止汗散(《鸡峰普济方》)由牡蛎、白术、甘草、白芷、防风构成。功能祛风止汗,健脾益气。主治诸虚不足,汗出不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