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回复: 1

血府逐瘀汤和少腹逐瘀汤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1-23 17: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颜德馨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方中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君,活血化瘀,畅通血脉;气为血帅,故用桔梗、柴胡、枳壳、牛膝为臣,理气行滞,其中桔梗开胸膈,宣肺气,以行上焦气滞;柴胡、枳壳舒肝理气,以畅中焦气滞;牛膝导瘀下行,以通下焦气滞;生地、当归为佐,养血和血,俾活血而不伤血;甘草为使,调和诸药,防止他药伤胃,诸药相配,共奏活血化瘀、理气行滞、调畅气血之功。

《内经》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清任亦谓:“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余以为六淫七情致病,所伤者无非气血,初病在经主气,久病入络主血,故凡久病不愈的疑难杂证,总宜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为治疗大法。血府逐瘀汤既能活血,又可理气,用治多种疑难病证,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如阳虚而瘀者,加党参、黄芪,甚则加肉桂、附子;阴虚而瘀者重用生地,加龟板、麦冬;寒凝血瘀者去生地,加桂枝、附子;热熬成瘀者去川芎,加黄连、丹皮;兼有痰浊者,加半夏、陈皮;湿阻者,去生地,加苍白术、厚朴;气滞甚者加檀香或降香;出血者,加生蒲黄、参三七;腹泻者去生地、桃仁,加木香、焦楂曲等。

1.顽固性头痛

《医林改错》谓:“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头痛缠绵不愈,必有瘀血作祟,瘀阻脑络,不通则痛,其痛必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血府逐瘀汤能祛瘀化滞,俾血气流畅则头痛可止。古人谓: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故必重用川芎以祛血中之风,或辅以全蝎熄风,磁石镇风,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王某,女,38岁。头痛时发时止年余,发则头痛如裂,兼有胸闷易怒,失眠多梦,经潮时症状加剧,伴少腹胀痛,有血块,患者颜面晦滞,舌紫,脉细弦。瘀血搏结脑络,清阳难以上升,用血府逐瘀汤加全蝎粉1g吞服,3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再服6剂即愈。

2.胸痹

胸痹以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为主症,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胸背部为心肺之府,加上气之会穴膻中,血之会穴膈俞均在胸背部,故其病理以气血失畅为常。胸中为阳之位,阳气不布,则窒而不通,故治疗冠心病等病,通阳亦至为关键,而通阳必用辛温,每取血府逐瘀汤加附子一味,以通阳活血,标本兼治;附子与方中生地同用,有通补阳气而不伤阴津之功。

甄某,男,70岁。冠心病,脑、肾动脉硬化10余年,胸痛彻背,入夜尤甚,神萎乏力,动则气促汗出。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ST段明显下移,选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舌紫苔薄白,脉细弱,结代脉频出。证属胸阳不振,血瘀气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熟附子5g,1周后胸痛渐平,精神转振,结代脉消失,心电图复查正常。

3.失眠

失眠一证,历代多谓在于阴阳不通,如《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余对顽固性失眠每从瘀论治,认为心主血脉,藏神,若瘀血阻于心脉,血气不和,血不养神,则夜不能眠。凡夜不能睡,或夜睡梦多,或梦游梦呓,服养血安神药无效者,均可取血府逐瘀汤以化瘀通脉,疏畅血气,俾神得血养,不安神而神自安。

陈某,男,42岁。失眠2年余,彻夜不寐,或少睡乱梦纷纭,伴有头晕且痛,思想不集中。患者面色翼黑少华,神萎,皮肤甲错,胸背部汗斑累累,舌紫苔黄腻,脉细弦。证属瘀滞络脉,血不养神,用血府逐瘀汤加磁石30g,1剂后反兴奋难以入睡,第2剂后始见效果,14剂后已能安眠5~6h,肌肤甲错、汗斑也见消退。

4.情志病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藏血液,性条达,以疏泄为顺,若肝气郁结日久,未有不致瘀者,故王清任谓“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付必好”,“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

余强调情志病初起在经主气,久病入络主血,凡以疏肝法不效者,当从血分求之,对神经衰弱、癔病、神经性低热、老年抑郁症等难治病,习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之,收效多捷。

周某,女,36岁。低热延绵数年,经多方检查,已排除肺结核、风湿、尿路感染及肝脏疾病,多法治疗,俱不见功,患者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腹满唇痿,舌青苔净,脉弦紧。证属瘀滞腠理,气血乖违,营卫失和,方用血府逐瘀汤加马鞭草30g,服至30剂后,热退,腹满亦平,他证悉除,随访正常。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制,取温经汤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中以当归、赤芍、川芎、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祛瘀;延胡索理气行血止痛;官桂、炮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并引诸药直达少腹,主治瘀血积于少腹的妇科病证,为散寒活血的代表方,功擅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临床辨证而施,用于诸多疑难病证,亦能获效。

1.顽固性少腹痛

少腹为厥阴之界,厥阴为寒热之脏,故少腹痛病因以寒阻气滞不行,或热灼血郁不散为多见。寒能凝血,热能熬血,最终均可导致血脉凝涩,血瘀气滞,不通则痛,为此,通之一法,不能忽视。

《血证论》谓:“上焦之瘀多属阳热,下焦之瘀多属阴凝。”若寒凝血瘀少腹不解,则症见腹痛绵绵,朝轻暮重,喜暖手按,苔白脉紧,治当温经逐寒,祛瘀止痛,投以少腹逐瘀汤每能奏功。

吴某,女,54岁。因阑尾炎手术后出现少腹部反复剧痛1年,痛剧时拒按,痛有定处,伴有呕恶,不能进食,多次作胃肠钡餐及胆囊造影检查均阴性,舌淡紫苔薄白,脉弦紧。术后有瘀,瘀阻气滞,不通则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柴胡9g,姜半夏9g等,4剂后,腹痛霍然而愈,随访数年,从未复发。

2.肠粘连

腹痛须分气血,不病于气,即病于血,腹腔术后,必有血瘀残留肠角,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症见腹痛腹胀,痛有定处,大便秘结,呕恶时作,日久不愈,治宜以通为补。血喜温而恶寒,得温则行,遇寒易凝,习有温经活血法以消散宿瘀,取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肠粘连引起的腹痛,颇有效验。

赵某,男,38岁。因结肠癌手术后引起肠粘连,小腹绵绵作痛,恶心呕吐,时作时止,缠绵年余,久治不愈,舌淡苔薄白,舌边紫斑累累,脉细涩。此属术后瘀滞,久羁损阳,治宜温经活血。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红藤30g,败酱草30g,龙葵30g,蜀羊泉30g。

服药1周,腹痛顿减,陆续服药6月,腹痛告愈。

3.不孕

不孕症每伴月经不调,或当至不至,或先期而至,或经血量少,挟有瘀块,或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治疗不孕首当调经,不孕病因多由肝郁、血虚、痰湿、肾亏、胞寒等引起气血乖违,瘀血内结,以致冲任不调,难以摄精受孕,而其中尤以胞宫虚寒挟瘀者最为多见,故常以少腹逐瘀汤祛寒化瘀,调和冲任,习加紫石英以增温经暖宫之力,投之多验。临床用于月经来潮前服5~7剂,以调和冲任,连服3月,则麟征可期。

此方对瘀血为患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癥痕等妇科疑难病证,亦有疗效。

刘某,女,36岁。夙有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经来色紫,有血块,婚后8年未孕。患者脸色苍黑,性情乖违,舌紫苔薄,脉沉弦:证属气瘀搏结,冲任无权,药用少腹逐瘀汤,月经来潮前连服5剂,平日则服血府逐瘀汤,1日1剂。3月后月经周期正常,痛经消失,半年后怀孕,生育一子。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方子专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90%的人不会用!

一个清朝的武举人,号称三大怪医之一,叫王清任,他写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书写的非常生动简明,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废话。

王清任开创了中医对血瘀的认识。同时他也是一个谦虚务实的医家,他在书里写:“病有千状万态,不可以余为全书。”在王清任的方子里,用的最多效果最好的,就是血府逐瘀汤。

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祛除瘀血的。对,要记好,它是祛除瘀血的啊!

血府逐瘀汤:当归9克、生地9克、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6克、川牛膝9克。

你也可以选择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

方药组成,是桃红四物汤打底(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加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而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祛瘀止痛之功。

王清任都拿它来治什么病?

基本上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病,总结一下大概有十四种,但其实还不止。

第一,主治头痛。头痛有外感的,也有内伤积热的,也有气虚的。

一般外感的,用发汗;有积热的,用泻下;气虚的用补益。

但是有一种头痛,它既不怕凉怕冷,也不上火郁闷,还不气虚没力。这种头痛在书上记载着,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血府逐瘀汤一剂而愈。

第二个,治疗胸痛。血府,胸为血府,胸部就是血液汇聚之府,所有胸部的刺痛,包括胆囊炎痛、肋骨痛、后背痛、胃脘痛、咳嗽肺痛啊,只要是刺痛感在那里,固定不移,诸方不效者,用此一方疼痛立止,永不复发。

跌打损伤的加上小半碗酒,能喝酒,加浓度高一点,不能喝酒,就加普通的黄酒或者普通的浓度低的。酒可以通上彻下,行气血,熟地当归啊在酒里头,它那些药效会被溶解出来。没酒的时候呢,效果会只能发挥到六七成。

第三,胸不任物。睡觉的时候,胸一点都不能压东西,压一点就很不舒服,像爆炸一样,睡不着。血府逐瘀汤,立马宽胸解郁。

第四,胸任重物。晚上睡觉要有东西压在胸部才能入睡,没有东西就趴着睡才睡得着,瘀血堵胸。

第五种,自汗盗汗。不管是自汗盗汗,都是气血出了问题。胸中有瘀血令人莫名其妙出汗。汗为心之液,心里头假如有瘀血,身体就要通过出汗把瘀血出出来,但你出不了。两付血府逐瘀汤,汗出立止。

第六条病症,现在的鼻咽癌,食道癌,食道咽部破坏,吃饭了还咽不下或者咽下去了,它就会堵在那里,很难受。反正饿了,吃饭也苦,不吃就饿,吃了就梗在那里。血府逐瘀汤,就把胸中打开来了,食物就掉下来了。

第七条,灯笼病。灯笼有个特点,里面很热,外面凉凉的。所以人手凉凉的,脚也凉凉的,但是心像一团火在烧。就叫灯笼病。血府逐瘀汤效果非常好。

第八条,郁闷。胸中有块石头放不下。无事常生闷气,一天不管有没有事,就是要气上三回。“郁闷,凡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胸为血府,为什么要逐瘀?气滞则血瘀。所以凡胸中滞塞者,属于瘀血作祟,用此方无不应手取效。这汤方都是纯以顺其性降其浊的药为主,适当配伍养其真的药,目的就是起到《黄帝内经》所说的“结者散之”的道理。心有千千结,当然要立马帮它解散开来。

逍遥散是治情志的,血府逐瘀汤治血瘀的。 在气的层面逍遥散就行。一大气以后血就堵住了。

第九条,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正如书中所载:“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

第十条,急躁。平素和平,有事急躁,急是血瘀。一有事情就暴跳如雷的,血气梗在那里。血府逐瘀汤可以疏条心态。

第十一条,夜梦多。晚上睡觉梦多,而且是乱七八糟的梦,醒来后呢,含含糊糊又记不清,瘀血在胸腹,血府逐瘀汤。

第十二条,失眠。不眠,如果失眠不断,用养血安神药都治不好了,换种思路,用血府逐瘀汤,此汤若神。

第十三条,喝水就呛。一饮水即呛,奇怪一喝水呢,就呛出来,会厌有瘀血。

第十四条,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此方百发百中。为什么?心主血脉啊,血脉通畅的心,才不着急呢。心是交通总指挥部,血管就像道路,你看道路一堵塞,心就慌。

最后再说一下什么人适合血府逐瘀汤,碰到人嘴唇乌暗的,气色不对,印堂发黑,舌下静脉瘀黑,买两盒血府逐淤胶囊一吃,拨云见日就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