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名医治疗哮喘验案集锦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5: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阳波治顽固喘疾案例


麻黄90克,山萸肉90克,药后汗出一夜,而喘亦随之而平,过几天再进一剂,前后共进三剂,顽喘得愈。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咳喘十六年,经方三剂缓解!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根据条文可知,射干麻黄汤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喘急、痰多、喉中痰鸣、恶寒、身痛。现将笔者应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患者男,69岁,2024年1月6日初诊。自诉患肺炎后咳喘已16年,每年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自去年冬季咳喘发作,至今未缓解,1周前感冒后,咳喘加重。刻下:哮喘明显,夜间不能平卧,喉中痰鸣,伴咳嗽,吐大量白痰,恶寒背冷,口中和,大便溏泄,日2~3行。舌苔白微腻,脉弦紧。两肺满布哮鸣音,右肺散在湿啰音。

诊断:哮喘病(外邪内饮)。

治则:温肺化饮,下气祛痰,发汗解表。

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味:射干9g,麻黄9g,五味子12g,细辛9g,款冬花9g,紫菀9g,半夏12g,桂枝6g,杏仁9g,桑白皮9g,生姜12g,大枣9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

服3剂后,患者自述哮喘明显缓解,咳嗽吐白痰仍多,右肺偶闻干啰音,未闻湿啰音。守上方继服。

1月20日随诊:仅有胸闷、吐少量白痰。

按:

“咳而上气”,指咳嗽与气逆而喘,此喘鸣声像是喉中有水鸡鸣叫声,如患有较严重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的喉中痰鸣声,是痰阻气道、痰气相击造成的。射干麻黄汤临床上主要用于外寒内饮的“寒咳”,如咳嗽咳痰、色白清稀量多、背部寒冷等,特别适用于痰气互结、肺气上逆所致咳嗽喘急、排痰困难、喉中痰鸣较为明显的病证,此方对于外寒较轻,内在痰饮较重,饮重于寒,或没有表证的咳嗽痰喘都适用。

本案患者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久,来诊时主症为喉中痰鸣,咳嗽吐大量白痰,内有痰饮,恶寒背冷,外邪明显,证属外邪内饮,外邪激动里饮,壅逆于肺,则发为哮喘。即呈《伤寒论》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治宜发汗解表、温肺化饮、下气祛痰,此为射干麻黄汤方证,加桂枝、杏仁,加强解除表邪之效,加桑白皮增强下气平喘功能,故用之效验。

文源    中国中医药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0: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治多种咳喘,咳喘一扫汤名不虚传!

《金匮要略》调理痰饮,头眩投苓桂术甘汤,胸满投厚朴大黄汤,呕恶投小半夏汤,脐下悸、吐涎沫投五苓散,肠间有水气投己椒苈黄丸,咳喘不得卧投小青龙汤;严重者,开甘遂半夏汤、十枣汤,都很适用。其中茯苓、白术、泽泻对头晕目眩,桂枝、猪苓、椒目对吐涎沫,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葶苈子对哮喘、咳嗽,均有良效。

老朽根据实践,将上述药物优选、汇合一起,治疗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凡哮喘、咳嗽、痰涎壅盛、呼吸困难,即可应用:

张志远咳喘一扫汤:半夏10克、麻黄6克、茯苓30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细辛6克、葶苈子15克、五味子15克。命名“咳喘一扫汤”。

1972年诊一花甲工人,患间质性肺炎,长期咳嗽,白痰似水,半夜出现喘息,发作时间较短,尿液短少,大便正常,脉象弦滑,浅睡多梦。就授予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蝉联未更,吃了七天,病情转减;把量删去三分之一,继饮十天,停药而愈。

文源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