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5|回复: 1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张仲景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名方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1-17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病等,在古代都归于胸痹范筹。

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一个字:痛。

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这两种汤剂,组成上均有瓜蒌、薤白、白酒。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本草求真》分析了薤白的药用特长:
“薤,性味:辛、苦、温、滑,无毒。可除下痢,散瘀血,止喘急,愈胸痹刺痛等,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

瓜蒌润肺,化痰,散结,滑肠。《别录》称其主胸痹。


关于本方中的白酒,在古代,有“酒为百药之长”“酒为水谷之精“的说法,“味甘辛,其性热,其气悍,无所不至”。但汉朝所造酒,因发酵能力有限,只有3度而已。如果用现代的酒到这个方子里,是肯定行不通的,所以最好用黄酒或醪糟代替。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基本方。为理气剂。

由瓜蒌实、薤白各12g,白酒适量组成,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本方适用于现代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胸阳不振,痰阻气滞较轻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

在增大瓜蒌、白酒用量的基础上,又加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半夏,祛痰散结之力较大。
用量:

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

这个量是现代的计算方式。

原方: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煎法上,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

现代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胆囊炎等痰浊较盛,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

注:各人病情不同,用药请咨询医生。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8: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瓜蒌薤白汤治疗心脏病

王幸福

《金匮要略》上的栝蒌薤白白酒汤与栝蒌薤白半夏汤,我统称为栝蒌薤白汤,是治疗胸痹、胸背痛的主方,其疗效卓著,为临床所常用。但是我看到有的同道在运用此方时,常常舍去白酒一味,且有微词,觉得此方治胸痹证,时有效,时无效。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关键是没有重视该方中白酒的作用,然此论常招反诘,认为白酒不就是一味性温活血的药么?可以加入丹参三七嘛。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要运用好此方,必须要加入白酒,不能省略不用,否则效果就会打半。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酒具有轻清上扬,专主上焦的功效。胸痹,头部从部位上来看都可以归了上焦,要治这方面的疾患,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引经报使的药。常喝酒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休验,二两白酒一下肚,立刻就会感到上头,酒量浅的还会头晕面赤,我平时喜欢喝热酒感觉上头的就更快。这就是酒的特性,轻清上扬,速度快捷。我们想胸痹,也可以称为心梗这个病证,在治疗时不就是用药要快要到位么!酒就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仲景在治疗胸痹证中的瓜蒌薤白类方里,来特意加入此味白酒,是大有想象力和考虑的。一般的活血药无此作用。

第二,酒具有溶解和化合的作用,换句话也可以说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为什么在临床上该方加酒不加酒效果不一样呢?我在运用《医林改错》中的通窍活血汤时,对王清任特别强调酒的作用时,曾思考很长时间,王氏在书中方后是这样写到: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注意!一是大量,二是久煎。如是取酒的活血通阳作用,不是都蒸发掉了?为何不直接兑入,酒浓味醇,效力更强呢?再说,如果是为了取性热活血通阳的作用,麝香不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加酒?

我反复思考,众人都云的活血祛瘀恐不确切。我们在中学都学过化学这门课,再结合现代药厂的中药提纯技术,方中加酒很有可能是利用洒精乙醇,可以最大有效的将主要成份提出的作用。中药饮片,有的溶于水,易于提出,有的溶水差,提出的就少,但是利用酒来提出有效成分可能就快的多,也方便。有效成分多了,作用就大,效果就好,这是自然常理。仲景时代科学不发达,并不代表那时的人不聪明,也许那时医圣观察到了这个事实,知道加酒就力量大,效果好,反之,则不然。所以在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类方中加入白酒。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运用瓜蒌薤白类方子时,都特别强调和反复交待煎药者,一定要加入白酒,凡是遵照医嘱的无有不效,反之,则疗效则参半,甚止无效。此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这也是我用好此方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幸福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沿用了千年,关于方子就不多解释了,在这里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说几句。


1.之所以冠之以“神方”,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发我的感慨。我说心脏病而不说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为它的适应症远不止,是我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专方、基础方,各种心脏病都要选用,离了它不行!


2.大家可能质疑难道不辨证么?辨证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选方上辨证,而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用法上辨证,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基础方是“一百年不动摇的”。


3.怎么变化应用我觉得很重要:

(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瓜蒌仁这里是不用的了,但是仅仅全瓜蒌是不够的,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选用全瓜蒌或者瓜蒌皮。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我这里中药店同仁堂和我一个朋友药店有(因为我总用),其他药店多数都没有,可以多开点全瓜蒌让患者去掉仁。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瓜蒌皮,简单的一点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辨证上因为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况很多,用全瓜蒌因为瓜蒌仁偏寒滑肠,不利于病情,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剂量瓜蒌皮最少要用30g,全瓜蒌一般30g,大便干结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第一要药,比桂枝、附子什么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即墨黄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

(4)以上三味主要的药说完了,其他就是配伍变化了,临证加减很多,我替几个比较重要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楼、运动则喘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麻黄,根据病人情况,虚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对于其他有热像或者多汗或者心率过快的用3g足矣(这也是让我惊叹的地方,3g麻黄就效果非凡,麻黄真是好药可惜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有成人方用1.5g治疗鼻炎好多例子),对于喘息较重的如果这时候想加大点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本来生石膏是佐制麻黄的好药,但是心脏病用的时候不太多。还有疼痛的时候要合用金铃子散、失笑散,调和营卫合用桂枝汤,解决动脉硬化症加用海藻,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要用三黄、水蛭。 稳定心率要加黄连、琥珀。大汗不止要加生龙牡、山萸肉等等,我不加解释了,这是我的经验,也可能大家不认同,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多用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必定不会让你失望,我面对心脏病患者从来信心满满就来源于这个方子,神方是我在临床体会出来的。

现在安心脏支架的太多了,我个人是极其反对的,除非急性心梗为了挽救生命以外,我都不主张安,用中药疏通血管、改善新陈代谢才是王道,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我的最犀利武器。

举个病例吧,前几天的:
朋友妈妈,70多岁了,突然胸背疼痛大汗送到医科大心内科,当天医院怀疑心梗就建议造影支架,朋友给我电话问怎么办,我说确实是急性心梗威胁生命就必须安,不然别安,朋友和医生沟通好久也没弄清到底该怎么办,后来晚上把心电和检查拿来我看,老太太来不了,心电多导联显示严重缺血,我看还没有心梗形成证据,但是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轻度升高,其实医院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这个也挺危险)。我问了下老太太状态,入院后用药点滴好点了,汗不那么多了,还是疼。既然稳定了那就先不安,我开了方子,当然是瓜蒌薤白白酒汤了,不过加了半夏,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了,然后加了元胡、五灵脂、生蒲黄,一共六味药,加姜枣同煎,黄酒和水各半,三付药。结果一剂痛定,随后我让她做了64排CT心脏血管成形检查,拿来报告有多处狭窄、还有局部钙化,幸好最严重狭窄的地方钙化不重,7天出院现在吃中药中,我让她4个月后再做CT复查对比(这样能做血管显影前后对照的不多,因为很贵,多数患者是信我的就吃药了,不太愿意花钱做这个)。

上面病例的用药剂量:瓜蒌皮30g薤白30g半夏30g元胡30g、五灵脂20g(包)、生蒲黄20g(包),量此时必须稍大,尤其是半夏这个时候很关键,用的是清半夏,量不能少,并没有先煎,

生半夏没太用过(在医院用药很受限制,平时不用医院也没有)。五灵脂、生蒲黄平时我用10-15g,但是元胡有寒凝血瘀象的多数用30g。

上方一共吃了五付,先吃两付,1剂痛定,后来又让她吃了3付一共五付,都是在没看到患者的情况下开的,然后歇了两天做的CT血管显影来的,就是上面的结果了。我把来诊时医案补充下:

魏某,女,76岁。急性冠脉综合症,CK-MB升高,心肌酶轻度升高(这两个是住院当时的),64排CT报告“前降支中段非钙化斑块,伴管腔重度狭窄;前降支远段心肌桥,前降支、左旋支多发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左脉弦滑,脉管粗糙,左寸如豆隆起,右脉洪滑,右尺弱,舌淡暗润,少汗,少饮,尿量正常,起夜一次,双手干热,轻度暴皮,双手腕褐斑多,面色萎黄,大便日一次畅,上楼无气短(之前上楼气短),时有心悸,头眩,血压110/65-75mmHg。老年腿病关节炎。边上记着夜间胸痛(是指药前)。

处方:瓜蒌皮30薤白15当归15半夏15海藻30黄连15黄芩15黄柏15桃仁15杏仁10元胡30益母草15生牡蛎(先煎)50川芎15桂枝15黄芪30(炒)白芍30苍术30炒杜仲15十付(加生姜5片,大枣六个)另:三七60水蛭60琥珀60,打散每天冲服6g。

再诊:患者儿子来诊,说老太太感觉效果很好,原话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看能不能接着吃,嘱守方续服10剂。

这个时候急性发作过去了,要解决很多问题了,就不是单纯瓜蒌薤白白酒汤能全部解决,但是不能离开它。大家看了经方都很认可,但是这个方子估计都不认可,是我习惯用药了,不敢说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但是效果很好。桃仁、杏仁;元胡、益母草;黄连、黄芩、黄柏是我常用对药,生牡蛎、黄芪、白芍、炒杜仲是为了补虚(因为眩晕)。苍术30一是为了防止腹泻反应,二是根据患者舌象而加,结合炒杜仲还可针对老年腿病关节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