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 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多见,占所有肛肠疾病 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 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 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1 中医对痔疮的认识
痔是祖国医学最早认识的疾病之一。我国早在夏商 时代就有关于痔的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山海经 ·西山 经》:“有鸟,名曰栋,食之已痔。”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痔的命 名。古人对痔的定义主要是以形态学为依据,如《医学纲目》说:“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在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曰痔,不独生于肛门边。”《诸病源候论》、《千金 方》将痔分为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简称“五痔”。 明代《外科启玄》分为24痔,计有脏痈痔、锁肛痔、莲花痔、 内外痔、杨梅痔、核桃痔、石榴痔、鸡心痔等。《外科大成》 “锁肛痔”症:“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 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可见中医学对痔疮 的认识也包括了肛门内外的恶性疾病。
2 痔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1 外治法
2.1.1 熏洗法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以烟熏治疗痔疾。目前熏洗法一般采用中药熏洗,药物通过肛门皮肤和直肠粘膜直接吸收,能促进病灶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李国栋给予痔炎宁熏洗剂(大黄30g、芒硝50g、 五倍子20g、金银花50g、野菊花30g) 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 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廉洁等采用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疗效较好。刘春风等采用中药熏洗(白矾20g、芒硝15g、五倍子25g、川椒15g、车前子 15g、艾叶30g、白芷15g、苦参15g、升麻6g)治疗产后痔疮,结果20例中治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其中内痔出血及炎性外痔应用疗效最佳。
2.1.2 栓剂最早见于《备急于金要方 ·卷二十三》。中 药常选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的药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蛇 床子散坐药方。近年来缘于由于生物药剂学发展,栓剂不仅起到局部作用,而且通过直肠吸收起到全身性作用。据目前统计痔疮栓剂大约60多种。目前较常用的太宁栓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使用,到2001年在我国上市开始使用, 其作用能加速细胞增殖重建肛垫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在临床上也有较多报道。
2.1.3 外敷药主要用于炎性外痔及血栓性外痔及各类 痔术后,作用与栓剂相似。目前常见有生肌红玉膏、马应 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王永朋等采用自制复方痔疮膏(含珍珠、其轻粉、滑石、硼砂、龙骨、川贝、冰片、朱砂、 乳香、没药、血竭等)治疗痔疮1000例,治愈980例,随访1~3年未见有复发者,疗效较好。
2.2 针灸治疗梁玉凤1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产 后痔疮,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单纯 中药熏洗,针灸治疗取穴:关元、承山、二白、承扶、会阳、大 肠俞、长强。关元穴进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插2~3cm 长的 艾炷3壮,行温针灸法,二白、承山、会阳等穴可用强刺激透 天凉法,余穴均用毫针平补平泻强刺激。配穴:脱肛者加 灸百会、神阙,肛门肿痛者配秩边、飞扬。
2.3 枯痔疗法 是将具有腐蚀、收敛作用的药物制成的 散剂直接涂搽于内痔核表面,使其逐渐坏死、干枯、脱落而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该疗法首载于南宋魏岘《魏氏家藏方》,称为“枯药”, 由砒、矾及朱砂组成。之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 展,但大都仍以砒、矾为主,辅以朱砂、硫黄、月石、乳香、没 药、轻粉等配制成剂。至明代,枯痔疗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如陈实功《外科正宗》载:“凡疗内痔者,先用通利药荡涤脏 腑,然后用唤痔散涂之肛门内,片时自然泛出,即用葱汤洗净,搽枯痔散,早午晚每日三次,俱用温汤洗净,然后搽药, 轻者七日,重者十一日,其痔自然枯黑干硬,停止枯药。其 时痔边裂缝流脓,换用起痔汤日洗一次,待痔落之后,换搽 生肌散或风雏膏等药生肌敛口,虚者煎服补药,其口半月 自可完矣。”1958年陈济民改进制成无砒枯痔液。枯痔钉插入痔核,使痔发生坏死脱落或萎缩,上世纪50年代,经我国医学专家的努力,制成无砒枯痔钉,使用更加安全。
2.4 内治法 祖国医学认为痔病的发生与人体全身脏 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根据痔的临床 辨证分型采用内服中药汤剂或成药及单验方,或是内服西药治疗。
风伤肠络证治以凉血止血;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燥湿;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消肿;脾虚气陷证治以益气升提。 黄紫堂[19自拟如意蠲痔汤配合孩儿茶溶液外擦治疗痔疮124例,便秘加大黄、麻仁,痒甚加防风、白芷,肿甚倍黄柏 加猪苓、泽泻,痛甚加羌活、郁李仁,便血过多倍黄柏、地 榆、槐角,小便不利加茯苓、车前子、灯草、扁蓄,病延日久, 气血俱虚者加党参、黄芪。结果痊愈93例,显效18例,有 效8例。总有效率为95.9%。宋玉柱拟补阳还五汤配 合熏洗方治疗老年性嵌顿痔30例,结果治愈率73.30%, 疗效较好。魏照洲[2认为痔疮以瘀为本,以虚实为纲,辨 证分为风热壅滞、湿热瘀滞、阴虚血燥、气虚血瘀、气滞血 瘀5型,治以疏风凉血消瘀、清热利湿散瘀、滋阴润燥行瘀、 益气活血祛瘀、行气散滞化瘀,皆获良效。刘军平等[22以 当归连翘赤小豆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痔病100例,结 果痊愈67例,显效25例,好转8例。防风秦艽汤具有清热 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高春波[23]用其治疗嵌 顿痔42例,总有效率为95%。相鲁闽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复方中药汤剂痔宁汤治疗内痔83例,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痔血症状疗效最好,起效最快,对 痔核脱出症状的疗效则相对较差,起效时间相对较慢。
内服成药。如王兰英等观察协定处方痔清冲剂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发现其对出血、肿胀、疼痛、瘙痒、坠 胀、脱出等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内服槐角丸组。倪广林 等[26用银花、白芷、防风、生地榆、槐花、紫草、生地黄、三 七、黄柏、薏苡仁、大黄、赤芍、乳香、没药、升麻、甘草组成 化瘀消痔丸,发现化瘀消痔丸和地榆槐角丸治疗各期内痔 和混合痔均具有很高的疗效,化瘀消痔丸的疗效高于地榆 槐角丸。
2.5 注射疗法史兆岐发明消痔灵注射液用来治疗痔疮,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从中药五倍子中提取的鞣酸和从 明矾中提取的硫酸钾铝,加入枸橼酸钠、低分子右旋糖苷、 甘油和蒸馏水后,经特殊工艺制成。注射时用消痔灵原液 与0.75%利多卡因配成1:1的溶液,分别于痔核上下极处黏膜下层及痔核内注射,目的在于促使直肠上动脉的左右 分支和窦状静脉闭塞、周围组织纤维化,而使痔核缩小。 史氏报道应用该法治疗21361例,治愈率为99.0%,3年后 复发率为0.97%。本法无论是对黏膜性痔还是血管性痔 均适用,而且不仅对单纯内痔,对伴有外痔的内痔也适用。 由于直接注射到外痔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因此对以外痔 为主的患者禁忌应用。
综上所述,痔是一种人类很早就认识的疾病,关于痔 的中医药治疗,不论外治还是内治,皆以活血化瘀、祛湿解 毒、消肿止痛为则,内治法较重视改善机体的整体状况,外 治法以消除局部症状为主。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关 于痔疮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但是中医药治疗痔 疮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应更加重 视,并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