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1916年在沈阳创办我国第一间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1930年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
01、肺虚咳喘用五味子治疗咳喘兼补肾,但是五味子外酸内辛 所以用时必须敲碎,使之酸能能收辛能开,常配牛蒡子。
02、虚人咳喘或者虚人失眠,阳气浮于上,常配人参与代石,人参与代石配伍,使补益之气直通涌泉,凡是咳喘之病,都是宠胃之气上逆,凡是失眠治病,都因为虚阳上逆不能下交于肾,比用代石降胃气降虚阳,
03、用人参常配鸡内金, 因为虚人脉络常用淤血 鸡内金配人参 是人吃了人参不会产生闷气,可化人参之腻,又可活血化瘀。(人参补而升 所以配代石使之降)凡咳喘病 不可盲目用人参,必须配代石引下,气归于肾。
04、补阴常大剂量山药、芋肉;肺阴虚天冬、麦冬、沙参;阴虚常配元参代替知母;三伏天伤阴必用石膏;透热用连翘和茅根,史热从皮肤散;热从小便出用白芍和滑石;白芍利尿补阴;滑石利尿滑湿气不伤阴。
05、三七活血通络要要,又是止血要药,凡是虚人老咳喘,肺必然气逆和血逆,用三七效果好。(咳喘兼肾虚者用配远志,远志苦能补肾酸能化痰理肺 多生肺中津液。)
06、气血两亏与寒气咳喘者,常用重山药当归、白芍、天冬之类配干姜、桂枝五味子、细辛小青龙加补阴药治疗。(小青龙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有外感加石膏,没有外感加天冬、麦冬已解桂枝、干姜之热)
07、肺痨咳喘,天气热肺中气管松,咳喘好转 ;天气冷肺中气管收缩,咳喘重。此病常肾也虚,治疗必须宣通肺气,麻黄配远志加牛蒡子,再用细辛去寒配天冬、花粉、白芍补阴。
08、凡是失眠、咳喘都是因为胃气不降肝气不升,麦芽吵消食,生用升肝气。人生之气化原是左升右降,代石降胃,麦芽升肝气 气化顺其自然。
09、伏气化热串入阳明,不可乱用寒凉,史热无出路;上之肺咳喘、肺结核治疗用石膏清热,元参代之母清胃热,三七、银花解毒 芦根连翘热从皮肤处。
10、凡是温下焦之药如附子切不可用升提之药升麻、柴胡之类,用之必火升上烦躁;气虚之人黄芪配升麻、柴胡升提之力很大。
11、卑解之药能缩小便,断不能通小便。不可盲用通利小便之药,凡是水肿、淋病不可盲目使用。
12、大气下陷,右部寸关脉必沉,肝部又热,左关脉弦,补气黄芪配柴胡,清肝热白芍配龙胆草,心阳虚干姜配桂枝。
13、桂枝一药,气升者与升药则升;气降者遇降药责降,能升能降。山药、芡实不慎又能收敛下焦气化,龙骨、牡蛎敛正气不敛邪气。
14、凡是食后气上冲都是胃气不降,治疗必须降胃气用代石,泄肝气,肝为将军之官,内有相火,其性刚烈,不可强制,用药用麦芽、茵陈舒其肝气不至于升提,顺其肝木柔和。
15、凡是肝郁胃气不降者都用麦芽、茵陈升肝,代石、半夏降胃气。凡是病遇胃气不降者,往往不用柴胡,因为用柴胡升提之力很大,是胃气不降,用了恐怕下引之气上逆。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