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8|回复: 1

缺铁性贫血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9-21 10: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剂量不足或缺乏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相对的吸收铁量的不足,如婴幼儿生长期,青春期女性的迅速发育及月经来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失血,如消化道的急慢性出血、痔疮出血、钩虫病、月经过多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如肠胃道功能紊乱、胃肠吸收铁的障碍、手术后等造成吸收铁不足。以上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本病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如诊治及时,预后良好。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萎黄”、“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慢性失血,如呕血、便血、月经过多、痔病出血、虫积(钩虫病)等,导致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而致贫血。

病理变化为慢性失血,致脾胃失其运化,脾胃虚弱,不能将饮食变为水谷精气,血液生化之源不足,而产生贫血;而虫伏肠中,吮吸人之水谷精微,也可致血液的化源不足,导致贫血。

【诊断要点】

1.有缺铁、慢性失血、铁特殊需要量增加,或铁剂利用障碍等病史。

2.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乏力、耳鸣、心悸等。

3.可有黏膜苍白、青巩膜、指甲扁平不光整而脆弱易裂,个别出现反甲或香炎、口腔炎等体征。

4.实验室检查 血清铁下降和总铁结合率升高,血常规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骨髓铁粒幼细胞和细胞外铁减少或缺如。

【辩证分型】

1.脾胃虚弱症状: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纳呆便塘。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失其运化,生化无权,气血来源不充,气虚血少,故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血不上荣于头面,则头晕目眩;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测见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征。

2. 心脾血虚症状:面色无华,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心脾血虚,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见心悸失眠,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耳鸣,舌淡,苔薄白,血虚气少,血脉不充,故脉细。

3.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萎黄或无华,形寒肢冷,唇甲淡白,周身浮肿,甚则可有腹水,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经闭。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邪内停,故见周身浮肿,甚则可有腹水;脾主四肢,阳气虚弱,不得温煦,故形寒肢冷;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水湿内停,故男子阳痿,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小便清长;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精可化血,故脾肾阳虚,则气虚血少,故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唇甲淡白,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女子经闭,舌淡有齿印,脉沉细等。

4.虫积型症状:除有贫血症状外,尚有腹胀或有嗜食生米、茶叶、泥土等,善食易饥,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溏薄有奇臭,神疲肢软及其他虫积见症。舌淡苔薄,脉虚弱。

证候分析:本证为脾虚虫积之证,虫积日久,损害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故神疲肢软,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善食易饥;脾虚气滞,故腹胀;肠中积热,故大便于结有奇臭;脾虚则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虚弱为贫血之征。

【分型治疗】

1.脾胃虚弱治则:益气健脾生血。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6克陈皮6克大枣7枚甘草5克。

随症加减:血虚头晕甚者,加当归9克、熟地12克,以补血。

2.心脾血虚治则:益气养心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当归9克枣仁12克炙远志6克木香6克大枣7枚炙甘草5克。

随症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去大枣,加生首乌15克、鸡血藤15克,以养血通便。

3.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

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附子9克大腹皮12克厚朴9克补骨脂12克菟丝子12克肉桂6克鹿角胶9克当归12克。

随症加减:腹泻严重加淮山药15克、炒扁豆15克、煨肉果9克,以健脾温肾补中;水肿明显者,加猪苓 12克、泽泻 15克,以利水消肿。

4.虫积型治则:杀虫消积。

方药:化虫丸或榧子贯众丸加减。

榧子12克槟榔12克苦??子皮9克红藤15克百部12克大蒜9克(取汁)随症加减:贫血严重,全身情况差者,宜先补益气血,再行驱虫,或加黄芪15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以补益气血。

【中成药】

1.归牌九 每次12粒,每日3次。

2.人参养营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

3.枣矾丸 每次3克,每日2~3次,饭后服。

【简便方】

黄芪12克、当归9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煎,分2次服用。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隐白、血海、足三里穴,用补法,留针20分钟,功能健脾补血,可治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对本病起间接治疗作用。

摩腹法: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钟方向、直径由小到大、呈螺旋状的揉摩运动,一直扩展到整个腹部,如此反复数次,功能益气健脾,生血补元。

食疗法:菠菜猪肝汤:菠菜、猪血或鸡鸭血各250克,猪肝150克,先将猪肝煽炒后加入血块、菠菜煮汤食用,功能养血补虚。

矿泉浴法:酌取食盐泉、铁泉浴疗,并酌取铁泉饮用,可增加铁的吸收。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0: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属于萎黄、虚损等中医范畴。下面介绍中医辨证分类。

       脾虚型
       症状:面色萎黄或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松,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
       治疗:益气健脾。
       方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烤甘草、当归、烤鸡内金、六曲、木香、砂仁、黄芪等。

       心脾两虚
       症状:脸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少气懒语,食欲不振,头发干脱,爪甲裂脆,舌质淡胖,苔薄,脉络细。
       治疗:养血益气。
       方药: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陈皮、酸枣仁、烤甘草、红枣等。

       脾肾阳虚型
       症状:面色发黄或苍白,形状寒冷,肢体寒冷,唇甲苍白,全身水肿,甚至腹水,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稀疏或腹泻五多,小便清长,男性阳痿,女性经闭,舌质淡或有牙痕,脉质细。
       治疗:温补脾肾。
       方药:用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附子、大腹皮、厚朴、补骨脂、傈僳子、牡桂、鹿角胶、当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