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4 14: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山药,最补阴质,能固涩止疏泄
山药,味甘微涩,性平,色白,入脾肺二经。
山药呢主要记住它两个功能,一个是它补阴质,另一点呢固涩止疏泄,其他的作用呢都是这两个功能所体现出来的。
因为它能补阴质,所以它有长肌肉增气力的作用。
如果有肺阴虚,脾阴虚、胃阴虚的情况,比如肺阴不足的燥咳,胃阴不足的少食,这些都可以用山药。
如果肾阴不足呢,比如肺肾之阴不足的喘,同样也可以用山药,因为山药生肺阴,而肺金又主降,它向下降的过程会把肺津也降下来成为肾阴。
但是这前提是肺金它是可以正常肃降的,如果肺金有火,有痰,有寒等原因不能肃降了,那吃多少山药也是没用的。
而且山药吃多了的话,他会滋腻住,山药会助湿,如果脾胃的湿气本来就已经特别重了,那么在使用山药的时候呢就要酌量而行。
特别是痰多的,特别是黄黏痰,或有痰核的,体内有积聚的不宜过多用山药。即使用也要和攻消药共用,以防补能恋邪。
这是它山药它第一个功能,补阴质。
第二个功能呢就是固涩止疏泄。
固涩大家都能理解,就是增加身体固涩的能力,把那些营养物质、气血、津液,让它们能收涩起来,不至于让它们消散,让身体充分的利用。
比如说小便频数,梦遗或者女生带下多并且是白带,这些都有可能是固涩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但是记住并不是所有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固涩能力不足。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湿热也同样会导致这些症状。
如果是固涩能力不足引起的症状那用山药是可以的,而如果是湿热反而会越用越严重,刚才说了因为山药补阴质,它会增加湿热。
中医的一个难点也在这里,它是辨证论治,在于辨人,而不是套证套方。
那什么是止疏泄呢?疏泄呢是肝木的功能,疏通和排泄,疏通呢是让身体里所有的气机能够通达,哪里堵了就疏通哪里,无论气积,食积,血积,水积,这是通通靠肝的疏通能力,疏通后把身体的邪气浊物全部排泄出去,这叫疏泄。
比如脾运化食物也要依靠肝疏泄能力的帮助,比如大小便也要靠肝疏泄之力才能正常外排。
如果疏泄功能不及了,运化会变差,大便可能会不通,人会无汗等。但是如果疏泄过度了呢?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说特别容易生热而形成的热汗,或者是大小便特别频繁,比如女生生理期总是提前,这一类呢都属于疏泄过度了。
那么山药它的一个主要功能呢就是止疏泄,他可以让肝木这个力量往回收。
再加上山药又有固涩的作用,所以他可以应对大便溏稀,肠滑泄泻,大便次数过多这些症状。而如果因为湿气过重形成的大便次数过多,那也不适合用山药。
山药它还有固脱止汗的作用,也是因为它固涩止疏泄。
近代大医张锡纯就经常用一味山药叫一味薯蓣饮来固脱止汗,救人于水火之间。
但是请大家记住,大剂量只适合偶尔用,那是救急,平时养生的时候不要用那么大的量,否则呢它容易生湿生痰,并且在民国时代,那时候人的体质跟我们现在人的体质他是有很大所区别的。
那时候缺营养的人多,而现在营养过剩痰湿的人多。那时候都是绿色药,而现在都是化肥药。所以我们要考虑时代的差异,更要考虑个人的差异。
平时养生用生山药干和鲜山药哪个更好一点?
如果是补阴质用鲜的比较好,因为它黏滑多液,所以它补阴质的作用呢更大一些。而生山药的干呢,风干后阴质少了保留了更多气的作用,所以固涩止疏泄的作用会更多突出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