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7|回复: 0

蟑螂

[复制链接]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发表于 2024-6-1 10: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Zhānɡ Lánɡ

别名 偷油婆、蜚蠊

来源 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americana L.,以干燥虫体入药。四季可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味 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瘀消结,解毒利尿。用于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

各家论述

1.《本经》:主血瘀,寒热,破积聚,喉咽闭。

2.《别录》:通利血脉。

3.《唐本草》:下气。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饮食诸毒。同蜈蚣捣烂包鱼口,消疮,敷结毒,治喉娥。

5.《陆川本草》:驱风解热,通血脉。治小儿伤风感冒(煎水服),并治偏身不遂(与瘦肉捣肉饼蒸服), 肿疡(外敷)。

复方

①治儿疳初起:蟑螂,去头、足、翅,新瓦焙干,常与食之。(《百草镜》)

②治臌胀:蟑螂一个(焙干),萝卜子一撮。共炒为末,好酒吞。(《周益生家宝方》)

③治疔疮:蟑螂大者七个,去头、足,壳,将砂糖少许,同捣烂,敷疔四围,露出头。(《纲目拾遗》)

④解诸疔毒:灶上红蟑螂五个。研烂,热酒冲服。取汗为度。(《养素园传信方》)

⑤治喉蛾:偷油婆、人指甲(煅)、开喉箭。为末吹喉。(《四川中药志》)

⑥治白火丹:蟑螂,瓦上焙干,为末,白滚汤服一、二个。兼治疔疮。(《纲目拾遗》)

⑦治对口:桂州荔枝肉二、三枚,蟑螂二、三个。同捣如泥,敷,露头。(《慈航活人书》)

⑧治无名肿毒:蟑螂十个,盐一撮。同捣烂敷之,留头。(《慈航活人书》)

⑨治吐血:蟑螂五个,止去翅净,在火盆净瓦上焙干,为末,用湿腐皮包一个,滚汤吞下。每日如此,吞五日,不可间断。(《纲目拾遗》)

⑩治梅毒:偷油婆、蛞蝓。焙焦,研末,兑猪胆汁服。(《四川中药志》)

⑾治蜈蚣及蛇、虫咬伤:偷油婆、剪刀草、海椒叶。共捣绒涂。(《四川中药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