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回复: 0

病在白天轻、晚上重,竟成了医家用药的关键

[复制链接]

7455

主题

258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099
发表于 2024-2-4 2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有些病会出现白天轻、晚上加重的情况。这种变化在一些医家的眼中成为治疗的着眼点,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那么,这种治病的依据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正在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的翟双庆教授是如何解读的——一天当中,白天和黑夜,是阴阳二气消长变化的两个阶段。总体上来看,白天属于阳,《黄帝内经》当中讲,阳代表主动,所以,人体在白天就应该有工作、思维、运动、饮食等动作。而到了夜晚,应该是安静,此时阳气内藏,机体就不怎么活动了。在晚上,人的思维活动、肢体运动、饮食,就应该要减少。此外,阳气还有一个抵御外邪能力,在晚上,阳气内藏于里,人的抗病能力也就下降了。


因此,这种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人正常情况下对阴阳消长变化没有明显感觉,但是得病以后,受到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感觉就会比较明显。人感冒的时候,本来身体会出现发热的现象,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体温也不高,经过一段时间,到了下午,开始出现头晕、四肢沉重的感觉,此时体温就升高了,这种情况也是人体昼夜规律对疾病的一种影响。对于这种现象,《黄帝内经》讲“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早晨“人气始生”,这里“人气”指的是人的阳气,此时人体抗病能力开始壮大,相对而言病邪就弱,所以会“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午的时候,人体阳气进一步盛大,阳气盛大,抗病能力强,就能打败邪气。因此,中午的时候人体病情不会加重,比较平稳。“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到了下午,阳气开始内收,抗病能力减弱,而邪气相对而言就开始强盛,所以傍晚时刻,病情就变得稍微严重。“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意思是半夜,阳气内藏,邪气独盛,因此病情就会加重。这说明,病在一天当中的轻重变化跟人体阳气盛衰有密切关系。

有一个患者,80岁。这位患者比较瘦,其家属说这位患者的左肺已经纤维化,丧失掉了生理功能,只能靠着右肺呼吸。患者主要症状是全身乏力、走路困难,总卧床休息,并且喘,还有时咳嗽。最近一段时间,这一系列症状早晨尚可,到了下午就开始加重,并伴有烦躁、发烧的现象。经诊,患者脸色白、口唇淡、苔薄、脉细沉。综合来看,患者属气虚、阳虚,并且兼有外感风邪。因为她的主要矛盾是气虚阳虚,外邪只是一个次要矛盾,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重用补气、补阳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等,另加荆芥、防风,给邪气以出路。服药后,患者感觉良好,两周以后病情好转。又服药两周以后呢,行动自如。

在临床上,不单单是感冒,其他很多疾病也有这样规律变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刘渡舟先生曾治疗过一个心肌炎患者。

这个患者白天症状不明显,只感觉些许疲劳,精力不太旺盛。但是晚上,尤其是九、十点钟以后,就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若再遇上天气转凉,症状则更加严重,甚至要通过吸氧才能够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经诊,舌胖、淡,苔白,脉沉无力。刘老认为患者属于阳气虚,心阳不振。白天,由于自身的阳气受到自然界阳气的影响,阳气相对可以维持。晚上,人体阳气内藏,自然界阳气也少了,这时候阴寒毒盛,所以这一系列症状加重。

这也是疾病受自然界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变化。

阴阳消长的规律,不仅对人体有影响、对疾病有影响,对于临床用药也有影响。曾经有一个医案。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医家叫薛立斋,此人内外妇儿无不精通。在他任太医院院长的时候,中书鲍希伏得顽固性的咳嗽证,经多次治疗,未见效果,经薛立斋诊断,患者形瘦,面色苍白,咳嗽有痰,痰量不多,脉细无力。即判定,此证为气阴两伤之咳嗽,治疗当以补气滋阴之法。患者自述之前服药也以滋补气阴之品为主,并且把方子拿给薛大夫看。薛立斋言,此方不错,然服药方法不对,当改为白天服补气药,即补中益气丸,晚上用滋阴药,即六味地黄丸。因白天属于阳,用补阳补气之品,可以使得机体顺着自然界阳气生长,更好地补人体的阳和气。晚上属阴,用滋阴药可以更好地顺应自然界,利用自然界来滋养人体的阴液。 患者依法服药,最终痊愈。

阴阳消长的规律,对于临床用药也有影响,医生临床时可以利用这样的生物节律,打造一种能够起到更好治疗效果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