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升麻”临证指南29条

[复制链接]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发表于 2024-1-31 0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御风先生结合古籍、历代医家经验以及自己的临床体会写就的“升麻”临床论治备参29条,值得学习与收藏。



升麻,散表升阳之剂,疗伤寒,解阳明在表(发热,头额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之邪,发痘瘄于隐密之时,化斑毒于延绵之际。

其味苦寒,性平,所以风寒之邪,发热无汗,风热之邪,头风攻痛,以及目疾肿赤,乳蛾喉胀,并皆治之。

又内伤元气,脾胃衰败,下陷至阴之分;或醉饱房事,有损阳气,致陷至阴之中;或久病泻痢,阳气下陷,后重窘迫;或久病崩中,阴络受伤,淋沥不止;

或胎妇转胞下坠,小水不通;或男子湿热下注,腰膝沉重;或疫毒内陷,紫黑胀痛;或大肠气虚,肛坠不收,升麻悉能疗之。

此升解之药,故风可散,寒可驱,热可清,疮疹可解,下陷可举,内伏可托,诸毒可拔。

又诸药不能上升者,唯升麻可升之。



升麻,必须同气血药共用,可佐使而不可以为君臣。世虑升麻散气,不敢多用是也,然亦有多用之时。

升麻原非退斑之药,欲退斑必须解其内热,解热之药,不外乎元参、麦冬与芩、连、栀子之类,然此类药能下行,而不能外走,必借升麻以引诸药出于皮毛,而斑乃尽消。

倘升麻少用,不能引之外出,势必热内走而尽趋于大小肠矣。

大约元参、麦冬用至1~2两者,升麻可多用至5钱,少则4钱、3钱,断不可止用数分与1钱也。

又吐血出于胃,衄血出于肺,止血必须地黄,非升麻可止,用升麻者,不过用其引地黄入于肺与胃耳。

此等病,升麻又忌多用,少用数分,便能相济以成功,切不可多用至1钱之外也。



升麻其用有四:手足阳明经引经,升阳于至阴之下,阳明经分头痛,去风邪在皮肤及至高之上。



升麻能引黄芪、人参、甘草等甘温之药上行,充实腠理,使阳气得卫外而固。

又客邪寒湿之胜,自外入里而甚暴,宜用升麻助羌活、独活、防风等风药以治之。



升麻与石膏、甘草治齿痛;与人参、黄芪补上焦不足;与桔梗、款冬治肺痈脓血。

一说与石膏同用,能治足阳明头疼。



升麻佐以葛根,则入阳明,升津解肌有效。



古方治噤口痢,用醋炒升麻,引人参、莲肉扶胃进食,大有神效。



升麻佐当归、肉苁蓉,可通大便结燥。



升麻同荆芥、防风、黄芪、甘草、白芷,能去皮肤风邪。



宋代朱肱在论述犀角地黄汤的运用时说:若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经临床实践,发现确可代用,且效果较好,升麻可引清热解毒之药逐温热之邪向外透达,以达到透营分之热转气分而解之目的。

十一

升麻善解阳明热毒,用治胃热炽盛之牙痛牙衄、口疮口臭,效果甚佳,东垣尤喜用之。

十二

现代有用升麻代古方犀角地黄汤中犀角,治愈大吐血及大咳血的案例,说明《伤寒活人书》中升麻可代犀角的记载,自有一定道理。

此与升降并无关系,诚不必在升降两字上转圈子。

十三

治鼠疫给予升麻鳖甲汤有一定效果,但升麻须重用两余至3两,每日2剂,甚至3剂。

十四

升麻善解诸毒:一是火病而系暴发者,如具有传染性的温毒、时疫之类疾病;二是因误食药物或有毒食物所致疾病。

这两种情况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较大剂量的升麻。

此外,治疗病毒性肝炎,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重用升麻(一般用30克,多时至45克),效果也很好,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十五

升麻是一味较好的清热解毒药,用于高热、发斑、咽喉肿痛、牙痛、疮疡、发热下利,以及外感温病热盛不退时,恒获良效。

十六

秦艽、炙升麻、猪苓、黄芪、败酱草等对乙肝血清抗原的转阴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升麻、黄芪的剂量高达15~30克,才能获效,并无毒副反应。

十七

升麻和柴胡对补中益气汤中的其他药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能增强这些药势的强度,尤其在肠蠕动方面。

当去掉这两味药时,该方对肠蠕动的作用即现减弱;但若单用这两味药时,则上述作用消失。

十八

以升举脾胃清气之升麻配大承气汤,来排除肠管的大量积气,缓解梗阻肠管扩张状态,收到较好疗效。

十九

古代有利用升麻提升清气的作用,与下气药(如槟榔)或滋润药(如当归)配用,调节气机升降,治疗肠痹便秘。

二十

治泄泻痢疾,要注重对升降枢机的调整。不论泄痢处于初中末哪一期,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入升麻一味,能使清升浊降,奏效更捷。

二十一

阳虚涎少口干者,宜以益气布津。益气当寓升提之品,升麻、桂枝是常用之药。

二十二

泌尿系结石形成后,由于尿液向下冲击,结石表面的棱角或粗糙面可能嵌入泌尿道黏膜内,或损伤黏膜产生粘连,迁延日久而不能排出,联想到车轮陷入地面后,车不能前行,常将车身后退,再加足马力,往往可一冲而过。

故在通淋排石的基础上,使用升麻或桔梗等升提药物,在利尿排石药物的作用下,有可能移动结石的位置,使其冲破原来的阻挡,而促进结石的排出。

使用时应注意配以党参、黄芪等益气药(气虚者更宜加用),否则升举力不强,且不持久。经临床反复实践,证明确有效果。

二十三

升麻可治疗早期重症肌无力,此病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受累横纹肌稍行收缩即易疲劳,经休息后可恢复。

特有症状为眼外肌、延髓支配肌、颈肌和肩胛带肌群最常受累,而以眼肌无力型最常见。

病初起时,可用升麻、白术各9克,党参、茯苓各15克,浓煎饮服,每日1剂,连服10日,停药3日,再服10日。

二十四

肠肌弛缓无力所致大便洞泄不止,及膀胱括约肌麻痹所致的小便失禁,可在健脾温肾药中,加配升麻治疗。

但急性肠炎泄泻及膀胱发炎引起的小便频数,升麻不可混用。

二十五

用升麻9克,生晒参(或西洋参)7克,金樱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治年老气虚,小便失禁有效。

二十六

乳痈患者及早大量加用升麻、皂角刺,多能免除手术之苦。

二十七

升麻不仅升阳,且能升阴。

对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的口腔糜烂、牙痛、咽喉肿痛等,在用生地、玄参、麦冬的基础上,加入升麻,有升提阴津之作用。

二十八

升麻、葛根为治鼻渊要药,其他鼻病亦常借重二药升提之力而获效验。

二十九

升麻合剂(升麻、骨碎补、生石膏等量)漱口,治疗牙周病效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