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说:毒之未成者为痰,痰之已结者为毒。
体内的津液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代谢受阻之后,通常会起物理变化,变得黏稠粘滞,形成内痰(与呼吸道之外痰相区分)。
痰液随气而行,无处不到,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至脏腑,外达肌肤,甚至因变得庞大,重浊沾滞到连气都推不动,累趴在痰上,痰凝气滞成瘿瘤,癌肿。这就是有毒的痰了。
祛痰法,是排痰祛病的一种治法。因内伤外感均能生痰。故在治疗时,应按病因和发病情况,辨证论治。
1、燥湿化痰法
用于治湿痰为病。
湿痰,是由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水湿留聚,湿盛生痰。
证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滑腻,脉缓而濡等。
治疗上是以苦温燥湿,或甘淡利湿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二陈汤是其代表方。
2、润燥化痰法
用于治燥痰为病。
燥痰,是肺阴不足,虚火燔灼,炼液为痰。
表现为呛咳气促,咳痰不利,痰稠而粘,甚则成块成条。咽喉干燥哽痛,多咳则声音嘶哑等。
治疗上是以滋润滑利之品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如贝母、瓜蒌、天花粉、桔梗、茯苓等。
贝母瓜蒌散是其代表方。
3、清热化痰法
用于治热痰为病。
热痰,多由邪热内盛,不得清解,煎熬津液,郁而生痰,甚至郁久化火,成为痰火。
表现为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脉数口干,或为惊悸,或发癫狂等。
治疗上是以苦寒清热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黄芩、黄连、大黄、枳实、瓜蒌、竹沥等。
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是其代表方。
4、祛寒化痰法
用于治寒痰为病。
寒痰,是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
表现为吐痰清稀,口中自觉有冷气,身寒,手足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滑,脉沉等。
治疗上是以辛热温阳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干姜、肉桂、半夏、茯苓等。
理中化痰丸即其代表方。若寒痰伏于肺脏,发为哮喘,当用温肺散寒涤痰之剂,代表方如冷哮丸。
5、祛风化痰法
用于治风痰为病。
风痰,有外感风邪,肺卫被侵,肺气不宣,则气壅痰升,出现头目昏痛,咳嗽多痰等证;内生之风痰,多由脾胃内伤,湿浊不化,凝而为痰,或火热内炽,炼液为痰,浊痰上泛,风亦随升,走窜经络。
表现为轻则眩晕头痛,甚则肢体瘫痪。
治疗上宜散外邪兼以化痰之品,方如止嗽散;治内生风痰,是以搜风、息风之品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如天麻、白附子、南星、半夏等,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青州白丸子等。
6、理肺顺气化痰法
因痰之为病,与肺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代表方如三子养亲汤,顺气降逆,化痰消食,主治咳嗽气逆,痰多食滞者,在临床上尤为常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