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1|回复: 3

九香虫

[复制链接]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发表于 2024-1-30 15: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Jiǔ Xiānɡ Chónɡ

归经 归肝、脾、肾经。

性味 咸,温。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性神经衰弱。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①《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②《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③《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复方

①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一两(半生半熟),车前于四钱(微炒),陈皮四钱,白术五钱,杜仲八钱(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乌龙丸)


②治胸脘胁痛:九香虫三两,炙全蝎二两。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新编》: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于汤剂)以其性滑,恐动大便耳。九香虫亦兴阳之物,然非人参。白术、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之类,亦未见其大效也。

2.《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3.《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4.《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香虫为治血管瘤专药,治疗方法好简单

九香虫性温、味咸,入脾、肾、肝经。功能理气止痛。外用治疗血管瘤,实属首创。其用法是:捕捉九香虫若干只,盛于纸盒或瓶中备用。用时以镊子2把,一把夹住虫的前半部,另一把夹住虫体的后部,挤出其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血管瘤的大小,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可愈。无毒副作用。

本方(见《中医杂志》11:40.1987)效果十分显著。以此方治疗4例,均获愈。擦药后的皮肤由原红色、暗红色变成黄色,血管瘤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恢复正常肤色,不留痕迹。最快7天治愈,最长1个月。

验案举例:王某,女婴,50天。1992年7月初诊。其母代诉:出生后发现左食指皮肤上一红点,后越长越大,经外科诊治,认为系毛细血管瘤。动员俟其年龄大些时行手术治疗。病家恐其瘤欲逐渐增大,故延中医诊治。检查患儿左手食指中节拇侧有一红色肿块。中间布满红色血丝,高出皮肤,长约1cm,宽约2cm,包围了食指中节约3/4。如法外擦九香虫。2月后,家属怀抱女儿专程前来报告:自擦药后,瘤块皮色由红转黄,面积由大转小,半月之内完全消失,未留一点痕迹。

按:本药外治血管瘤,考历来本草学中九香虫的功用主治,未见治血管瘤的相似记载,本方的介绍,可谓是对九香虫功用的新发现,且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确是值得推广的良方。但用时需选活九香虫,能否用干品研极细末,用米酒调匀涂擦患处,临床上不妨一试。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香附、川楝子,治肝胃气痛。 ②配杜仲、淫羊藿,治肾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冷痛,溲频清长。 ③配青皮、煅牡蛎等,治疟疾、脾肿大。 ④配桑寄生、穿山甲等,治子宫癌。 ⑤配败酱草、芦荟等,治胃癌。

方选和验方:
①乌龙丸《摄生众妙方》治肝郁气滞,胸膈痞满,脾肾阳虚的食少腹胀,大便流泄,肾虚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九香虫30g(半生半熟),车前子12g(微炒),陈皮12g,白术15g,杜仲25g(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g,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腹服,临卧仍服1次。

②疏脾消积方《千家妙方》治疟疾、脾肿大:青皮6g,九香虫4g,煅牡蛎15g,当归须6g,乌药6g,延胡6g,金铃子8g,佛手柑5g,枳壳6g,冬术6g,丝瓜络6g,制甲片6g。水煎服。”

③《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九香虫3g,党参6g,黄芪6g,巴戟天9g,枳实9g,厚朴9g,木香6g。患儿经郁李仁、二丑、厚朴、枳壳组成的方药治疗后大便虽通,但污秽奇臭者,可用本方水煎服。”

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血管瘤:活九香虫若干只。将九香虫盛于瓶中各用,用时用一镊子夹住九香虫前半部,另用一镊子夹住虫体尾部,挤出腹腔内容物,涂在血管瘤上。视瘤体大小用药,以涂布均匀为度,每日3~4次,连用数日。”

⑤《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骨髓炎(多骨疽):蜣螂虫5只,蝼蛄5只,苍耳蠹虫20条,红升片1.5g,龙脑冰片1.5g。先将前3种虫分别烘脆研成细粉,再加入后2药同碾匀,瓶贮备用。瘘孔深者,取药粉适量,撒在极薄的桑皮纸上搓成药线,插入瘘孔内;疮口浅者,即以药粉撒布疮口。均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口愈合为止。”

⑥《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痔疮、瘘管有脓水:蜣螂虫5只,川黄连3g,炒雄黄3g,龙脑冰片1g,白及片9g。先将前三种药分别碾成极细粉,再加入冰片同碾匀,瓶贮;次将白及以清水适量煎浓汁瓶贮;同时用细料桑皮纸搓成长条状纸捻若干根,蘸透白及汁后,晒极干硬且直,贮存备用。先用探针探测瘘管的深浅,再取所制的硬桑皮纸捻1根,蘸湿白及汁,并粘满上列药粉,插入痔疮瘘管内将露在瘘管外之多余部分剪去。数日后瘘管即渐之由深处到浅处脱落而生肌,可将纸捻随之逐渐退出而收口。”

⑦《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鸟枪子弹(铁质)射入肌肉不出:蜣螂虫6只,灵磁石粉30g,鲜南瓜瓤同捣成厚糊状。将上列药糊涂敷于伤处,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敷达12小时以后,子弹即可露出皮肤。”

⑧《中国民间草药方》:“治子宫癌:九香虫12g,桑寄生12g,穿山甲6g,土鳖虫12g,紫河车30g。将以上药物泡白酒服,每日1次,酒量适度。”

⑨《中国民间草药方》:“治胃癌:九香虫10g,败酱草30g,芦荟12g,排风藤3g,核桃枝30g。将药物煎后,调拌蜂蜜冲服。1日3次。”

⑩《吉林中草药》:“治胸脘胁痛:九香虫90g,炙全蝎60g。研末,蜜丸,每丸3g重。每次半丸,日服2次。” ⑾浙江中医药 1979;(5):“治腰肌劳损:九香虫7g,陈皮7g。上药共研为细末,1日2次分服,用开水或酒送服,连服7剂。” ⑿《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胃痛,胀气、打呃:九香虫、茴香虫各3个,研末。开水吞服,分3次服。”

单方应用:

①《四川中药志》:“治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阳痿,尿频,遗尿,食少便溏:九香虫炙熟,每次3g,1天2次,嚼服。” ②《山东中草药验方》:“治小儿惊吓:九香虫数个,置锅内,加麦麸炒至麸焦,趁热取出九香虫,研成细粉备用。口服,每次1个,每日2次,蜜水送服。”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研究:

以活体九香虫腹腔内容物均匀涂布血管瘤上,每日3~4次,外治血管瘤,连用数日可愈(江苏中医,1996,6:24);

将九香虫用火焙焦研面,与鸡蛋搅匀,在用芝麻油煎鸡蛋食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21例,总有效率100%(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用九香虫、广木香等制成止痛灵,临床用于胃肠疼痛、胆绞痛等,止痛效果良好(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3:157);

以溃疡汤(以九香虫为主,加补骨脂、五味子、白术、三七、肉豆蔻),用治溃疡性慢性结肠炎,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87%(陕西中医,1999,4:168)。

另有用九香虫复方治疗老年萎缩性胃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