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7|回复: 2

僵蚕

[复制链接]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发表于 2024-1-30 14: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Jiānɡ Cán

别名 白僵蚕、僵虫、天虫

归经 归肝、肺、胃经。

性味 咸、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4: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蚕到死丝方尽”,很多人知道蚕茧可以抽丝,不少人也养过蚕,看到过那些白白胖胖的蚕,那么您是否了解僵蚕呢?

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能祛风、化痰清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僵蚕不仅可以作为中药材用于治疗一些疾病,还可以生吃,对人体十分有益处。详细介绍僵蚕的药用价值~~

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又名白僵蚕、“天虫”。僵蚕性味:性平,味咸、辛;入肝、心、脾、肺四经。

僵蚕功效

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祛风热、化痰镇咳、活络通经、解毒散结等功效。主治小儿惊痫、中风抽搐、头痛、咽喉肿痛、丹毒、半身不遂、乳腺炎等。白僵蚕可治中风失音,用于风热与肝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痰咳、瘰结核、风疹搔痒、丹毒和乳腺炎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僵蚕含有脂肪4.4%、蛋白质67%,有10多种氨基酸和镁、钙、锌、铁等20多种元素,还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僵蚕所含甾体11a—羟基化酶系蛋白质成分,有促进人体合成激素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僵蚕对动物有镇静、催眠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僵蚕的药用价值

◎慢性咽炎

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属于“阴虚喉痹”范畴,多因痰热蕴结日久,耗伤肺、肾之阴,而致虚火上攻咽喉。患者咽部呈红色、灼痛,咽壁有颗粒滤泡突起,讲话较多则感咽部不适,发音不畅,常有口干咽燥之感。

处方: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6克,炙蜂房、金银花、代储石、生牡蛎各12克,共研细末,分作20包。每服一包,每日2次。连服3~5日后咽部即感爽适,继服之可以巩固。

◎荨麻疹

民间俗称“风疹块”,多为风热而起。治宜驱风泄热,凉血活血;如反复发作,久治未愈而气血亏虚者,又宜益气养血、祛风湿。因僵蚕长于散风泄热,对风热型荨麻疹,用之多奏效。

◎防治小儿感冒

对于经常感冒的小儿,每日取白僵蚕粉3克,加入蜂蜜适量和少许黄酒,炖热后分3次服下,连用5~7天,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感冒,很适合“易感儿童”应用。

◎白僵蚕治头痛

取白僵蚕粉,每次服6~9克,开水送下,立可止痛。主治头风头痛。

◎牛皮癣

牛皮癣亦称“银屑病”,多因风热之邪结聚于皮肤肌腠,而致气血运行不畅,郁而生热化燥,耗伤津血,肌肤失养,鳞屑不断产生。故治疗上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和活血散瘀为主。但此症十分顽固,不易奏效。

中医创订“四白散”(白僵蚕、白花蛇、制白附子、白蒺黎各等分为末)内服,每次5~6克,日3次。因僵蚕散风泄热、解毒疗疮,故对初中期之牛皮癣疗效尚可。对久病血虚者,则宜配合养血、凉血之品。

◎哮喘

每服炙僵蚕粉3~4克,日2次。因其有解痉定喘、化痰止咳和散风泄热之功,对中轻度哮喘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不适用于虚喘、寒喘者。

◎重型风湿性关节炎

重型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久治未愈而寒湿偏胜者,用“五虎汤”(炙僵蚕、炙全蝎各6克,蜈蚣3条,制川、草乌各3克),大多有效。因其毒性强,故阴虚体弱者慎用。

◎烧伤后期疤痕增生

本品有软化疤痕和解毒散结之功效。取白僵蚕15条,鸡蛋一个,将鸡蛋放白酒内泡7天,丢清取黄,再将僵蚕粉与蚕黄混合调成糊状,涂于疤痕上,一日3~5次。此外要酌用补气、凉血、清热、养阴滋肾等品以调养,疤痕可以逐步消除。患者若要应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附】

◎僵蚕的副作用

1、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

2、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

3、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鉴别真假僵蚕

〉真品僵蚕

虫体呈圆柱形,多弯曲而皱缩,长2~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现浅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及分生孢子;头、足及各节均清晰可辨,头部较圆,黄棕色;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歧状;有短足8对,略呈突起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外层白色,显粉性,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丝腺环4个;闻之气微腥,,口尝味微咸。

〉伪品地蚕

又名草石蚕、地虫草,其根茎为长条状,形似蚕体,顶端有的呈螺旋状,两头略尖,长1.5~4厘米,直径约3~7毫米,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密被白棕色狭鳞片,多皱缩,具5~15个环节,节间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白色;闻之气微,口尝味微甘,用水浸泡后易膨胀,节结明显。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4: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良春应用僵蚕的经验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当代名医之一,从医6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名驰南北,蜚声海外,对虫类药悉心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散风泄热,祛风解表

僵蚕味咸,辛而性平,入心、肺、肝、脾4经,因其散风泄热之效甚著,故被杨粟山推崇为治疗时行温病之要药。朱老临证常以僵蚕与蝉蜕相伍为用治疗流行性感冒及风热型普通感冒,一般以2: 1的比例混合,研末冲服,每次5g,每日3次。配伍金银花、连翘、淡豆豉、苍耳子、羌活治疗病毒性感冒,配伍黄芩、黄连、石膏、金银花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又称为“隐疹”,多为风热客于营分所致,治宜驱风散热、凉血止痒。僵蚕长于散风泄热,故用于风热型荨麻疹甚有佳效。朱老常用白僵蚕、片姜黄、蝉蜕、乌梢蛇、生大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用6g,每日3次。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多为风热之邪结聚于皮肤肌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郁而生热化燥,耗伤津血,肌肤失荣,鳞屑不断产生,故治疗多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散瘀为主。朱老常用验方“四白散”(白僵蚕、白花蛇、制白附子、白蒺藜)各等份,共研极细末,每次服用6g,每日3次;并用“黄升膏”(黄升占20%和蜂蜡、麻油共占80%调为糊状)外搽,每日2次。
1.散风泄热.祛风解表

僵蚕味咸辛而性平,入心、肺、肝、脾4经,因其散风泄热之效甚著,故被杨粟山推崇为治疗时行温病之要药。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又称为“隐疹”,多为风热客于营分所致,治宜驱风散热、凉血止痒。僵蚕长于散风泄热,故用于风热型荨麻疹甚有佳效。

朱老常用白僵蚕、片姜黄、蝉蜕、乌梢蛇、生大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用6g,每日3次。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多为风热之邪结聚于皮肤肌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郁而生热化燥,耗伤津血,肌肤失荣,鳞屑不断产生,故治疗多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散瘀为主。

朱老常用验方“四白散”(白僵蚕、白花蛇、制白附子、白蒺藜)各等份,共研极细末,每次服用6g,每日3次;

并用“黄升膏”(黄升占20%和蜂蜡、麻油共占80%调为糊状)外搽,每日2次。

朱老以杨粟山所著《寒温条辨》之升降散(生大黄、僵蚕、蝉蜕、片姜黄)为基础自创表里和解丹,

将生大黄135g、炙僵蚕45g、蝉蜕30g、生甘草30g、皂角刺15g、片姜黄15g、乌梅炭15g、滑石180g,共研细末,再以鲜藿香汁30g、鲜薄荷汁30g、鲜萝卜汁240g,泛丸如绿豆大。

朱老以此药治疗流感、伤寒等温热病初起而见有表里证者,成人每次服用4~6g,妇女或体弱者酌减,每日2次,连服1~3d,热退即勿再服;

服后常一泄而脉静身凉,或显见顿挫,续服2~4次可愈。

朱老认为:本品具有轻宣散表之功效,对风热壅遏而痘疹不能透达者,最能表而达之。

2.平肝潜阳,息风定痉

《本经》载僵蚕为“小儿惊痫夜啼之要药”,故后世以僵蚕为主药组成治疗小儿惊风抽搐之处方甚多。

朱老在《保婴集》之治惊风方(青篙虫若干,朱砂、轻粉捣和,制丸如粟粒大,1岁1丸)的基础上加僵蚕、全蝎2味,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抽搐等,效甚验捷。

此方定名为解热定痉丸,药物组成:僵蚕20条,全蝎12只,朱砂10g,轻粉12g。以上药物共研极细末,加青篙虫若干,捣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次口服2~4粒,每日2~3次,待热退搐止即可停服。

帕金森氏病证属中医学“风证”“颤证”范畴,是椎体外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缓慢、姿势反射减少为特征,伴见流涎、言语欠利、气喘等征象,治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朱老治疗该病常用僵蚕、地龙、天麻、菊花、石菖蒲、茯苓、竹茹各10g,珍珠母、生白芍、桑枝各30g,钩藤、丹参各20g,全蝎末3g(分次冲服),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严重者,可加用羚羊角粉0.6g(分次冲服)、制白附子8g,并可配合针灸治疗。

高血压脑病临床多见头胀痛剧烈,视物模糊,目赤,抽搐,呕吐,烦躁,甚则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宜平肝潜阳、降逆熄风。

朱老常用僵蚕、菊花、枸杞子、石斛、天麻、地龙各15g,钩藤、怀牛膝各20g,当归、白芍各10g,全蝎、蜈蚣各3g(研末分2次冲服),生牡蛎、代赭石、生石膏各3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

急重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

百日咳俗称“顿咳”,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婴幼儿多见。

朱老常用僵蚕、蝉蜕、前胡各6g,生石膏、杏仁、川贝母、海浮石各4.5g,六轴子、北细辛、胆南星各1.5g,研细末,每次1岁服0.3g,每日可服4~6次,白糖水送下。

一般连服2d可见症状缓解,5~6d可渐向愈。

僵蚕配伍白附子、全蝎,即牵正散,古人常用于治疗口眼歪斜。

周围性面瘫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朱老常采用僵蚕、防风、赤白芍各10g,制白附子8g煎汤,送服善于祛风通络的蜈蚣粉1.5g,每日2次,收效甚速。

朱老临证还常用僵蚕配伍地龙、天麻、钩藤、朱砂、琥珀、生姜等治疗癫痫。

3.搜风通络.活血止痛

朱老认为:僵蚕透骨搜风之力很强,乃截风要药,故临证常用其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朱老采用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僵蚕、白芥子、胆南星、泽兰、泽泻、秦艽等药,创制“痛风冲剂”,治疗痛风收效甚佳。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证明:采用痛风冲剂治疗微结晶尿钠所致大鼠实验性痛风,给药2h后,大鼠足趾肿胀的消退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快;且在消肿方面,痛风冲剂组并不逊于秋水仙碱组。

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均属中医学“顽痹”范畴,大多症情顽缠,久治不愈,绝非一般祛风燥湿、散寒通络之品所能奏效。

此类“顽痹”之症,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的特点;同时患者多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遂,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以作。

骨为肾所主,故朱老提出从肾论治的观点,以益肾壮督治其本,搜风通络治其标,创制益肾蠲痹丸,将熟地黄、当归、淫羊藿、鹿衔草、炙全蝎、炙蜈蚣、炙乌梢蛇、炙蜂房、炙土鳖虫、炙僵蚕、炙螳螂虫、生甘草等共研极细末,另用生地黄、鸡血藤、老鹤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次服用8g,每日2~3次,饭后服用。妇女经期或妊娠期忌服。

此方集7种虫类药于一方,有显著的抗炎、消肿、镇痛、调节免疫力、修复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骨质破坏等功效。

朱老临证还常单用僵蚕研末冲服治疗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4.解毒化痰.软坚消核

《本草纲目》曰:“僵蚕善于散风痰结核、瘰疠……”

朱老认为:本品擅于解毒化痰、软坚消核,故用于诸凡痰核、瘰疠、痹喉,均有佳效。

乳腺增生证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因肝气不疏、痰气交凝、冲任失调所致。

朱老临证常以僵蚕为主组成消核汤,药物组成:僵蚕12g,露蜂房、当归、赤芍、香附、橘核各9g,陈皮6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

淋巴结核古称瘰疬,多因肝肾两亏、痰火内郁结而为核。朱老临证常用消疬散治疗核肿硬未化脓者。

药物组成:僵蚕、壁虎各15g,炙全蝎20只,炙蜈蚣10条,穿山甲20片(壁土炒),火硝1g,制白附子10g。

以上药物共研细末,以0号胶囊装。每次服用2~3粒,幼儿、体弱者酌减,黄酒送下,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

该方用于瘰疬已溃、未溃均能见效。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阴虚喉痹”范畴,多因痰热蕴结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烁咽关使然;

患者常自觉咽部疼痛不适,发音欠扬,并有口干咽燥之感。

朱老自拟咽痛散,药物组成: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8g,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10g。以上药物共研细末,分为20包。每次1包,以生地黄、麦冬、北沙参各6g泡茶,于饭后2h送服,每日2次。一般连服3~5d咽部即感爽适,续服之即可痊愈。

朱老临证还常以僵蚕与大贝母、玄参等同用治疗喉风、痄腮,颇有佳效。

5.软坚散结.化瘀消瘤

朱老临床常用僵蚕配伍其他虫类药物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等。

朱老治疗食管癌常用利膈散,药物组成:壁虎、僵蚕、全蝎、蜂房、代赭石各30g。共研细末,每次服用5g,每日2~3次。

朱老治疗喉癌、鼻咽癌、淋巴转移癌常用验方消瘤丸,有软坚消瘤、扶正解毒之效。

药物组成:壁虎、僵蚕、蜂房各200g,全蝎100g。

以上药物共研极细末,水泛丸如绿豆大。每次口服5g,每日3次。坚持服用3~6个月,多能见效。

朱老治疗胃癌常用自拟消瘤丸,药物组成:僵蚕120g,蜈蚣、穿山甲各48g,制马钱子24g(浸润去皮,切片,麻油炸黄,砂土炒去油),硫黄9g。以上药物共研极细末,以炼蜜为丸如桂圆核大,每日1粒。

一般服用10d即痛减而呕止,连服2~3个月可获趋愈。

朱老治疗晚期肺癌药物常用壁虎、蜈蚣、土鳖虫、干蟾皮各2g(研细分2次吞),炙僵蚕、北沙参、天冬、麦冬、夏枯草、蒸百部各12g,七叶一枝花、金荞麦、生薏苡仁、川百合、山海螺、白花蛇舌草各3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

体虚者,加红参、黄芪以扶正,可以缓解病情、延长存活期。

朱老治疗原发性肝癌常用蜣蛭散,药物组成:蜣螂、僵蚕、全蝎、蜈蚣、水蛭、壁虎、五灵脂各等份,研极细末。每次5g,每日2次,口服。

该方有解毒消瘤、化瘀止痛之功效,抗癌药效较强。

此外,朱老认为僵蚕有生津止渴、降糖之效,故临床多用其治疗糖尿病,将炙僵蚕研细末,以0号胶囊装盛,每次8粒,每日3次;

并取鲜萹蓄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约50mL,温饮之,可提高疗效。

一般服用1~2周即见症状改善,坚持服用,血糖、尿糖均可控制。

一味僵蚕也许功效不够强大,但是与不同药物配伍之后,则尽显其功。

临床之中每个人的用药习惯都不一样,总有几味药是你在临床比较偏爱用的,因为你较别人更多的懂得这味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