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2|回复: 0

习惯性便秘预示着早衰!这事儿不能再忍!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1-25 0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辨治思路

习惯性便秘,中医名曰“便秘”“脾约”等。从脏腑辨证,多与肺、肝、脾、肾等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涩滞,可发为便秘,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情志不遂,可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从而大肠传导失职,导致便秘。劳倦内伤,思虑过度,饮食不节等可导致脾胃受损而升降失常,气虚鼓动无力而便秘,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或缺乏运动的患者。肾开窍于二阴,肾阴不足可导致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肾阳不足可导致肠道失于温运而传导无力,发为便秘,多见于老年人。此病分热秘、冷秘、气秘、虚秘等,且各有其症。

习惯性便秘为慢性病,通常有数月或数年病史,不同于急性热病便秘或机械性便秘,所以临床所见多为虚证,不是气虚津少,就是肾虚血少等。这就注定本病的治疗多倾向于补虚润肠。说到补虚润肠这个功效,生白术可谓佼佼者,它既能补脾益气以治本,又可以润肠通便以治标。生白术能使胃肠道分泌旺盛,蠕动增速,从而使干燥坚硬的大便变软变润,容易排出,对经常服果导片等药导致剂量越用越大,甚至最终无效的病例亦可获效。我通常配伍富含油脂类的中药,如杏仁、瓜蒌仁等,效果令人满意。然而这些都是应急之策,若求治本,尚需根据脉证,或补脾增液,或益肾养血。治疗期间,还需注意调养,主要是饮食方面和定时登厕方面。

对大便干结如羊粪的,我们可以添加一点元明粉或者生牡蛎等软坚之品。而对一些排便无力的,我喜欢选用黄芪配枳实,以增强参与排便的肌肉的收缩力。仔细推敲会感觉到,这二味药的运用另有玄机。排便无力多数与脾虚不运、升降失常有关,黄芪与枳实一个主升、善补,一个主降、善通,合用则升降自调,且相得益彰,从而脾健而传导有力。治疗此病时,在选药上,有一些药我是避开不用的。例如,此病有脾虚证者,我不用茯苓,恐其渗湿而燥肠; 此病有气滞证者,我不用陈皮、厚朴,恐其燥湿而加重秘结; 此病有肾虚证者,我不用山萸肉、五味子、莲子肉等,恐其收涩不利大便。除此之外,如车前子、半夏、淫羊藿等,凡可加重便秘的,都应尽量不用。除非病情需要,且有其他药可抵消其过的。

二、用药心得

1.生白术

习惯性便秘并非热盛或寒极等原因引起,所以我一般不主张用硝、黄之类。硝黄峻下,耗气伤阴,不适于习惯性便秘。一般我多从气虚津少考虑用药,尽量避免辛燥,少用利湿、收涩等品。

脾虚不能为胃行津,肠道失润,又气虚升降无力,肠道传导滞涩,而为便秘。生白术质润,补脾力胜,使津能布肠润肠,又能使肠道运行有力。临床以此药60g为君,效果的确显著。

2.玄参

阴虚燥热伴便秘,我首选玄参。它善于养阴生津,虽无通便之功,但能增液。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养阴润燥,增水行舟方为治本之法。我常配生地、麦冬等来增强疗效。

3.肉苁蓉

阳虚精血不足见便秘者,我喜用肉苁蓉。它温而不燥,能补肝肾精血,润肠胃燥结,常与锁阳同用。若患者无明显阳虚体征,亦可用之,因为阳主动,温阳可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故为便秘必选药。

4.瓜蒌,杏仁

便秘严重可见气逆喘急,此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故。肺失宣降与大肠不通常常相互影响,所以治疗便秘,从肺论治亦可取。瓜蒌、杏仁均可宣肺宽胸,润肠通便,可同时解决肺与大肠的问题,也是我治疗此病的常用药。

以上四法我多同时运用,白术补脾,脾健则肠运,配杏仁等开肺布气以濡润,配玄参等养阴生津以润燥,配肉苁蓉等益肾填精以生气。气旺则鼓动,津生则燥除,再与其他润肠之品合用,岂有不愈之理。此病也需要治养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并需养成定时登厕的习惯。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大肠的蠕动会在相应的时间加强,对排便十分有利,建议没有便秘者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三、辨证施药

1.热秘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身热面疮,口干口臭,腹胀而痛,舌红苔黄燥,脉洪有力。用药可选麻子仁、大黄等。

2.气秘

有便意却排不出或不畅,大便干结或不干,嗳气,腹部痞闷胀痛。舌淡苔白,脉弦。用药可选枳实、木香、槟榔等。

3.气虚便秘

大便不干,有便意而难于排出,挣则汗出,便后乏力,气短,神疲懒言,舌淡嫩,脉虚无力。用药可选黄芪、枳实、生白术等。

4.血虚便秘

大便干结,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可用当归、熟地、白芍等。

5.阴虚便秘

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细数。可用生地、玄参、麦冬等。

6.冷秘

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白,肢冷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腿冷重,舌淡苔白,脉沉迟。用药可选肉苁蓉、锁阳、当归等。

四、验案选粹

1、王某,女,42岁。反复发作便秘10余年。患者10年前偶发便秘,之后逐渐加重,最长时间半月一行,靠果导片、开塞露等缓解。近两年经常用牛黄解毒片来通便,由于出现了怕冷,乏力,便秘加重,遂来求中医治疗。现神疲乏力,咽干,腹胀不舒,大便干燥质硬,数日一解,腰痛,肢冷畏寒,舌暗淡,脉沉弱。

处方:麦冬30g,熟地20g,肉桂10g,肉苁蓉30g,锁阳20g,生白术60g,黄芪10g,升麻5g,枳实15g,大黄10g,当归15g,杏仁10g,桃仁10g。

服药5剂,大便顺畅,诸症皆消。去大黄,连服20剂,并嘱咐养成定时登厕习惯,基本痊愈。随访5年,极少复发。

2、齐某,女,48岁。大便燥结4年。患者平素大便三四日一行。4年前无诱因出现盗汗症状,夜夜如此,同时发现大便燥结难下,通常一周以上一次,最长达到20日未解。每每需要开塞露才可解出。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患者体瘦发枯,面有散在疖肿,口唇居多,大便干燥而硬,难以排出。伴潮热盗汗,咽干唇燥,五心烦热,舌红苔薄,脉细数。

处方:麦冬30g,生地30g,玄参30g,大黄10g,元明粉10g,生牡蛎60g,生白术60g。告诫养成定时登厕习惯,守方共服7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