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文献(篇)[td=213]
药 物
茯苓、白术
赤芍、黄芪、当归、泽泻、丹参、党参、陈皮、白芍、萸肉、生地。
木香、鳖甲、车前子、茵陈、枸杞子、马鞭草、茅根、郁金、黄精、莱菔子、大枣、熟地、大腹皮、水红花子、猪苓、柴胡、厚朴、枳壳、刘寄奴、鬼箭羽、土茯苓、二丑粉、连翘、黄柏。
山药、山栀、山楂、附子、败酱草、沙参、麦冬、牡蛎、陈葫芦、蝼蛄、苍术、苡仁、三棱、莪术、地鳖虫、桃仁、泽兰叶、大黄、水蛭、鸡内金、首乌、川芎、板蓝根、香附。
从上表可知,用药频度最高者为健脾益气,化湿利水;其次为活血补气,养阴柔肝;再次为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温肾,消滞开胃,滋肾养肝,凉血化瘀。由此可见,治疗本病当分标本,急则治其标,化湿利水,活血逐水为主;缓则治其本,健脾温肾,益气养阴为主。从整体上看,则又着重在后者,符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医者关键在于权衡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而选用攻补两法。此用药之规律与临床治疗基本吻合。
其他疗法
(1)针灸
取穴:主穴:三阴交、曲池、肝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配穴:心悸失眠加内关、神门;尿少加阴陵泉、关元;纳差加胃俞;腹水加肾俞、水分、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主穴3~4个,配穴随症加取。背部穴针刺得气,轻刺激,施补法,1分钟即去针。腹部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四肢穴用中等度刺激,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留针20~25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共治疗50例,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
(2)单方验方
①五四丸
组成:大枣、桃仁、黑豆、白矾、陈面无碱馒头各四两。
用法:将黑豆蒸熟,大枣去核,白矾研细,将五味药共捣成泥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21口为一疗程。
疗效:上药治疗8例早期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
②人王冬虫夏草菌丝制剂
组成: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
用法:装于胶囊中,每次2~3克,每日3次,3月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治疗肝硬化腹水17例,其中腹水消失12例,减少5例,全部有效。
③葱白合剂
组成:新鲜葱白10根,芒硝10克。
用法:上药共捣成泥,外敷于脐部,上盖塑料薄膜及纱布,用橡皮膏固定,每日一换。
疗效:上法治疗40例,腹胀消失,尿量明显增加14例,自觉症状减轻,尿量增加26例,全部有效。
④山辣椒
组成:新鲜山辣椒全草或根。
用法:上药捣烂敷于肝或脾区,面积5×5cm2,厚度1cm,上盖薄膜塑料,用胶布固定。敷药时间10~12小时,见局部皮肤发红起泡即除去。待水泡大至一定程度,常规消毒后,穿刺放液,创面涂龙胆紫,以防感染,15天后可敷第二次。
疗效:上法观察50例,治愈24例,显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其他措施
一般措施:适当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注意补充蛋白质糖及脂肪饮食。
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配用腹腔穿刺放液术,放液速度宜慢,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毫升。
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显著而肝功能代偿尚好时,可行脾切除术,以纠正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