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16 16:32:05

五脏六腑皆能致咳,你能否分辨得出来?

作者 明澄

《黄帝内经》里岐伯曾经说过:“五脏六腑皆使人咳,非独肺也。”可为什么各种咳嗽都会表现的好像是肺的问题呢?

这是因为“肺主气而朝百脉”,与五脏六腑息息相通。比如脾虚生湿,上渍于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泛,水饮射肺等,所以其它脏腑的病变,都会干扰到肺而导致它的宣降失职,从而产生咳嗽。反之,如果是肺引起的咳嗽久而不愈,也会累及到其它脏腑,出现有关的兼症。

肺主皮毛

肺咳是最常见的,因为肺主皮毛,皮毛在人体的最外层,所以也是邪气先侵袭的地方。

肺咳的原因《内经》是这么说的:“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这段话怎么理解呢?首先是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就会应到肺脏;再看看肺经的循行,从中焦起,环绕胃口,穿过横膈膜而上属于肺。如果吃了寒冷的饮食,就会从胃循着肺经上行到肺,引起肺寒,这样就使内外的寒邪相结合,停留于肺脏,从而成为肺咳。这便是我们俗话说的“形寒饮冷则伤肺”啊!

肺为娇脏,所以要小心呵护。尤其现在夏天来了,切不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快,大喝冷饮,留下隐患。

肺与大肠咳之状

肺咳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当肺发生咳嗽,常常会伴有喘息,而且喘息的声音明显,严重的时候经气上逆则咳中带血。经气上逆还会令胸部感到虚满而咳嗽,常吐泡沫痰。

治疗的话,可以选择太渊、尺泽、少商等穴位。

如果肺咳没有及时治愈,迁延日久,与肺相表里的大肠就会受病,邪气侵犯大肠引起的咳嗽,会在咳嗽的时候,大便失禁。

“合主逆气而泻”,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

心与小肠咳之状

心和肺都居上焦,那么心引起来的咳嗽是什么样的呢?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喉肿痹。”

意思是说,心咳的症状,咳嗽的时候会有心痛,喉中好像有东西梗塞一样,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咽喉肿痛闭塞。

治疗的话,可以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大陵穴,还有手少阴心经上的通里。

如果心咳没有及时治愈,就会传到相表里的小肠,病邪传入小肠,小肠下面就是大肠,其气易下行,因此小肠病咳嗽时,气会下降到大肠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屁同时发生。

脾与胃咳之状

脾引起的咳嗽,症状则是咳嗽时右胁下疼痛,并且会隐隐然疼痛牵引肩背,甚至不能动,一动就会咳嗽加剧。

治疗时可以取脾经的输穴太白。

若是脾咳治疗不及时,则会传入相表里的胃。病邪进入胃,发生咳嗽时,会出现呕吐,甚至呕出胆汁,有些人还会呕出蛔虫。这个在小朋友身上挺常见的,常常咳的把吃的东西都呕出来,呕吐物中还有大量的痰涎,不愧是“脾为生痰之源”啊。

治疗时可以取胃经的合穴足三里。

肝与胆咳之状

肝引起的咳嗽,咳的时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疼的不能转侧,如果转侧,就会觉得两胁下胀满。

治疗可以取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太冲。

肝咳未能及时治愈,便会传入相表里的胆。病邪侵入胆,咳嗽时便会吐出胆汁。胃咳也会吐胆汁,但是胃咳是先吐出食物,咳的非常严重时有些人才会吐胆汁,这是区别。

治疗可以取胆经的合穴阳陵泉。

肾与膀胱咳之状

肾引起的咳嗽,咳时会牵引腰和背疼痛,严重的时候会咳出黏涎。涎就是比较粘稠的痰,肾主五液,入脾为涎,浊阴上填,故咳而多涎。

这种情况,治疗时可以选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

肾咳治疗不及时,则会传入相表里的膀胱,邪气侵入膀胱引起的咳嗽,咳起来能引起小便失禁。这种情况临床上生育后的女性多见。

治疗时可以采用膀胱经的合穴委中穴。

三焦咳之状

以上的各种咳嗽,如果经久不愈,便会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时腹胀满,不思饮食,咳时流涕或唾液,颜面浮肿,呼吸气上逆。

治疗可以针刺手少阳经的合穴天井、经穴支沟。

治疗这些病的配穴原则,其实就是刺阴者刺阴之荥输,刺阳者刺其合。如果是咳的浮肿的,可以取这条经的经穴而进行分治。

整体观

由此可见,人是一个整体,某一处表现出来的问题,未必是这一处引起的,一定要整体去看,追本溯源,仔细审之,才能让病人少受痛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脏六腑皆能致咳,你能否分辨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