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4-7 15:32:11

李鲜教授运用矿物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经验

饶鹏鹏,胡茜茜(河南中医药大学)

摘要 李鲜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尤其在对矿物类药运用上。李鲜教授善于运用矿物类药物治疗脾胃,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是笔者依据多年跟师笔记整理而得,从清泻胃火、润肠通便、重镇降逆、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等5个方面分述了李鲜教授运用矿物类中药及治疗脾胃病经验,体现了李教授用药灵活多变、随症化裁的辨证特点。

李鲜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尤其在对矿物类药应用上,李鲜教授善于运用矿物类药物治疗脾胃,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所谓矿物类药,一般为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多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汪昂《本草备要》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所谓重浊沉降,即是指此类药质重沉降,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易水学派张元素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将药物分成5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其中,矿物类药具有沉藏作用,即沉降和收敛。所谓“味厚则泄,薄则通”,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将下法作为祛邪“三法”之一,又将承气汤加减分为轻下、缓下、峻下。李东垣发展了张氏理论,将矿物类药用于治疗胃火亢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之证。李师在对矿物类药应用上,借鉴前贤经验,结合自己多年临床,颇有发挥,有独到见解,往往出奇制胜,收到意想不到效果。笔者跟师以来,对老师辨证用药思路,稍有体悟,特归纳李师临床使用矿物类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分述如下。


1 清肺胃之火以泄热

《黄帝内经》云:“脾、胃……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脾属中土,其色为黄,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脾火亢盛,则口疮、烦渴诸证由生。矿物药寒凉,能清热泻火,治疗此类疾患常用石膏、寒水石等。张仲景将石膏视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要药,常用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也以石膏为主药。临床上李师根据不同证候特点,配以清热凉血、生津止渴之品,如知母、牡丹皮、天花粉、芦根、竹叶等。若有黄痰者,可加浮海石;若有肺热喘咳,配止咳平喘麻黄、杏仁等。

例1 患者,女,35岁,2016年03月26日初诊,主诉:鼻尖红,口臭1a。现症见:鼻尖皮肤发红、皮肤粗糙不平,口臭,消谷善饥,大便排之不畅,舌边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患者1a前因嗜食肥甘,出现鼻尖发红,皮肤粗糙不平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口服中西药(具体不详)治疗,疗效不佳。患者平素情绪急躁心烦,月经量多。西医诊断:酒渣鼻。中医诊断:酒魔鼻,证属脾胃积热,兼有湿气,治宜清泻脾胃伏火。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藿香10 g,栀子6g,石膏30g,防风10g,荆芥穗10g,竹叶6g,泽泻15g,白术10g,甘草5g。7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药后鼻尖颜色淡红,口臭减轻,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黄,守上方继服7剂。

按 李师认为此患者属于脾胃伏火证,治以泻黄散加减。此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医方考》云:“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此方主之。”栀子清心肺之火,使屈曲下行,从小便出;藿香理脾肺之气,去上焦壅热,辟恶调中;石膏大寒泻热,兼能解肌;甘草甘平和中,又能泻火;重用防风者,取其升阳,能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脾胃伏火与胃中实火不同,仅用清降,难彻此中伏火积热,故方中重用防风,取其升散脾中伏火;石膏、栀子同用,是清降与升散并进,使清降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藿香芳香醒脾,一以振复脾胃气机,一以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甘草泻火和中。全方缓调中土,泻脾而不伤脾,故效佳。

2 润燥软坚以通便

《黄帝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饮食人胃,通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小肠的泌别清浊,将糟粕从大肠排出体外。临床上李师运用矿物类药物质重沉降,味咸软坚的特性治疗便秘,常用芒硝、碟石等,配以润肠通便、泻火通下之药物,如火麻仁、柏子仁、大黄等。若腹胀满,配以下气除满、行气消痞之药如青皮、枳实、厚朴、大腹皮等。若腹痛,加木香、乳香、没药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药。

例2 患者,男,48岁,2016年9月15日初诊,主诉:腹痛3d。症见:大便不通,无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小便正常,眠差.五心烦躁,舌红苔黄.脉实数有力。西医诊断:急性单纯性肠梗阻。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肠腑热结。治宜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大黄12g(后下),厚朴24 g,枳壳24 g,芒硝9g(冲服),炒莱菔子15g,赤芍15 g,桃仁20 g。3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大便排出,有矢气,口臭缓解,诸症减轻,继续给予调整方药口服。

按 李师认为此患者所患病症为阳明腑实证,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五实证”,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痞满燥实俱在,兼有胃肠瘀滞,治疗应以行气导滞、活血化瘀为主。故给予复方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泻下通便,可荡涤三焦、肠、胃实热。《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常与苦寒的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火通便的功效,用于燥热内结的证候,如成方大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均硝、黄同用,即是此意。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加莱菔子散结除胀,赤芍、桃仁活血化瘀。芒硝作用广泛,芒硝外敷可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上用《伤寒论》中的大陷胸汤(芒硝、大黄、甘遂)治疗结胸证、心下痞、少腹硬满而痛,效果显著。

3 重镇降逆以止呕

《黄帝内经》云:“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脾胃的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出现痞满、呕吐等症,李师在临床上利用矿石类药物沉降、功能趋下的特性治疗呕吐、呃逆等。名医张锡纯善用代赭石治疗呕吐、恶阻等症.临床上李师运用旋覆代赭汤和下气汤治疗呕吐、嗳气,效果极佳。

例3 患者,女,35岁,2016年11月16日初诊。主诉:嗳气2 a。症见:嗳气频,胃胀,稍食油腻则恶心欲呕,纳少,口干苦,大便不畅,小便正常,眠可,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痞证,证属痰气交阻。治宜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旋覆花20 g(包煎),代赭石6g(先煎),生姜15g,姜半夏9g,太子参15g,大枣15g,甘草6g,茯苓15g,杏仁9g,白芍6g,陈皮12g,五味子6g,贝母6g,火麻仁15g,郁金15g,川楝子15g。7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后嗳气明显减轻,腹胀减轻,无恶心欲呕,纳食增加,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口服。

按 旋覆代赭汤是《伤寒论》中唯一使用矿石类药物的汤方。经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中半夏、生姜行水饮下气.代赭石质重坠以降气.人参、大枣、炙甘草扶正气以防病邪内入,消水而不伤正,消除“噫气不除,心下痞硬”的证候。下气汤出自《四圣心源》卷四,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使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运,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水火相济.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4 补肾涩肠以止泻

《黄帝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泻。”脾气不升,反而降之,则出现中气下陷、腹泻、脏腑下垂等症。临床上李师运用煅龙骨、煅牡蛎、赤石脂配以补气、温肠如四君子汤、理中汤等治疗腹泻、下利不止等病症。

例4 患者,男,40岁,2016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腹泻2d。症见:下利不止,1d行数十次,腹中肠鸣,纳眠一般,神疲乏力,纳差,恶寒,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胃虚寒。治宜:温中散寒,涩肠止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党参15g,炒白术20g,附子10g(先煎),干姜10g,甘草10g,升麻15g,赤石脂30g,禹余粮30g。5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药后腹泻停止,纳食增加,夜眠安,症状明显减轻。

按 李师认为此患者为脾胃虚寒,故治疗以温中健脾、涩肠止泻为主,给于附子理中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减。前方温中散寒、健脾补气,后方收敛涩肠止泻,加升麻升阳止泻。《伤寒论》曰:“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两者合用,使脾健、寒消、泻止。

5 收敛制酸以止痛

《黄帝内经》云:“酸入肝,辛入脾,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分入五脏,各有阴阳偏性,临床上通过患者口味喜好,可以判断其脏腑盛衰,如口黏是脾虚湿盛,口苦为心火炽盛等。李师常用煅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煅瓦楞、海螵蛸等贝壳类药材配以左金丸或用鸡蛋壳焙干研末冲服治疗胃酸,既经济实用,又制酸止痛效果极佳。

例5 患者,女,30岁,2016年08月15日初诊。主诉:泛酸烧心2 a。症见:泛酸烧心,胃胀痛,进食后明显,纳眠差,二便正常,偶有胸胁胀满,生气后易发作,平时月经不规律,情绪烦躁,舌红,苔黄。中医诊断:胃痞,证属肝气犯胃。治宜疏肝理气,制酸止痛。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柴胡15g,白芍20 g,川芎10g,枳壳15g,陈皮12g,甘草6g,香附15g,黄连8g,吴茱萸4g,煅瓦楞15g,海螵蛸15g,煅牡蛎15g,浙贝母15g。7剂,水煎服,1d1剂。患者服后泛酸、烧心明显减轻,无胃痛,情绪稳定,舌淡红,苔薄黄,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口服。

按 李师考虑此患者肝气郁结,横逆反胃,胃火旺盛,故有泛酸烧心、胸胁胀满之症。治以疏肝理气、制酸止痛为主。故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前方疏肝健脾,后方制酸止痛,加煅瓦楞、海螵蛸、浙贝母以增强制酸之效,加煅牡蛎不仅能制酸还能重镇安神。药理学研究亦证实:浙贝母中所含的贝母总碱确有抗胆碱作用,可缓解平滑肌痉挛止痛。海螵蛸、浙贝母、三七粉合用,具有镇痛、抑酸、止血功效,能促进疮疡愈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6小 结

矿物类药的使用,历代医家均有论述,李师结合《黄帝内经》和前贤医家理论,并结合自己多年临证经验和体会,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将此类药运用于内科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鲜教授运用矿物类中药治疗脾胃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