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3-26 20:05:15

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治各种关节疼痛!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治各种关节疼痛!治愈率...

有一位年迈的老人,她的手关节已经严重变形,疼痛让她整晚都难以入睡。原来,这位老太太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并且常年使用冷水来洗衣服,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是如此。但是,经过点破,她从此可以远离寒冷和疼痛,并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来调节身体。

请问这是哪个方剂呢?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治疗各种关节疼痛,因此它适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的关节疼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药物组成为:桂枝、白芍、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和制附子。
寒邪是导致关节痛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祛除寒气。
附子这种药物非常强大,具有极热性质,能够通行十二经脉,将寒气从人体的各个部位逼出。附子的药性不受约束,一旦进入人体后,会使全身的血脉迅速扩张,引起全身性的发抖,并将寒气从脏腑和筋骨中逼出体外。
桂枝是桂树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因为长在尖端,所以阳气很足。桂枝具有温阳通络的功效,能够将阳气传递到疼痛、不适甚至疾病的地方。将桂枝应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等病症时,常常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我们看周围的树木,在冬天时,它们常常硬邦邦的,一折就断了,但是春天就不一样了。春天,冰雪消融,桂枝也变得柔软起来,更加坚韧。因为多了些阳气,关节才能够柔软,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桂枝的治疗。桂枝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保健植物。
麻黄具有很强的功效,能够通过刺激毛孔,打开毛孔,让风寒邪气原路返回。在中医理论中,邪之来路,亦邪之去路。那些风邪、寒邪啊,只要顺着毛孔进入人体,就会找到一个安营扎寨的地方,在皮下、筋骨肌肉中藏匿。麻黄能够通过刺激毛孔,将其中的风邪、寒邪搜刮出来,再通过毛孔将它打出去。麻黄还有其他功效。它能够发汗解表,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还能够止咳平喘,缓解哮喘等疾病。此外,麻黄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腰痛、月经不调等疾病。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中药材。
生姜是一种温性药物,具有去除感受寒邪的功效。生姜解表的作用比较强,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寒气。在淋雨后,可以煮一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趁热喝下去,喝完后身体会微微出汗,起到散寒的作用。

汗解是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能够通过皮肤的毛孔排出体内的病邪的现象。汗液可以通过毛孔排出体外,这表明体内邪气已经通过汗液排出,从而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因此,通过汗解,身体可以更好地排出邪气,促进康复。

四味药无论体内外之寒,都能予以治疗。

知母的苦寒性质,一方面可以避免过多使用温热药物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寒气在体内过久累积而化热。这就好比将一块冰放在火炉上,一会儿它就会变成热水。
防风这种植物在古人看来是非常奇特的。它不像其他植物那样,很容易被风吹倒或摇曳不定。相反,它在风吹拂下仍然能够坚定地立在那里,保持着不动的状态。这种特性使得防风成为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药材。据传,防风这种植物最早是被用来治疗各种风邪的。
因为它的坚定和不倒的特点,让它能够稳定地抵御风邪的侵袭,保护人们免受疾病的困扰。在古代,防风被广泛地用于医药中,人们将其制成各种药剂,如汤剂、丸剂、膏剂等,来治疗各种疾病。除此之外,防风还被广泛地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方面。它的根茎可以插入沙地或水中,以其强大的固定能力来抵御风沙和水流的侵蚀。
这也使得防风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防风这种植物因其独特的特性,在古代被广泛地用作药物和防风固沙的工具。它的奇特性、药效和应用价值,使得它成为了一种非常有趣而又珍贵的植物。
防风的作用是有效地防止外界风侵入身体,并将其赶出体外。中医学认为,风是一种具有致病性的因素,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关节疼痛、头痛、咳嗽等。风邪会游走不定,滞留在身体中,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因此,防止风邪的入侵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除了防止风邪的入侵,防风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风邪。当身体受到风邪的侵袭时,风邪会滞留于体内,从而引起身体不适和疾病的产生。

通过防风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及时排出风邪,减轻病情和缓解不适。在中医理论中,风邪还被称为“虚邪贼风”。这意味着风邪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预防风邪的入侵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当身体受到风邪的侵袭时,可以采用针灸、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来祛风。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排出风邪,缓解不适,并促进身体健康。
众多药物都倾向于辛散,但防风却多了一份甘甜。刮起一场风,如果没有带来些牛毛细雨,那就纯粹是刚性风,如果带来些牛毛细雨,那就是柔软的风。柔软的风能够滋润大地,所以防风祛风的同时不会伤害人体的正常气机。
风邪除了具有致病的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可以成为其他邪气的载体,将其深入到我们的脏腑经络中。例如,当湿气遇到风邪时,就会形成风湿,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湿邪已经形成并将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会变成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起来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祛湿。祛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当身体受到风邪的入侵时,湿气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不及时祛除这些湿气,它们可能会在身体内积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疼痛、头痛、眩晕、乏力、腰酸等。因此,及时祛湿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些症状并恢复身体的健康。祛湿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运动、饮食调整、中药治疗等。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饮食调整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食用过多含湿的食物,如辛辣食品、油腻食品等,并多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糙米等。中药治疗可以通过一些中药的配方来调节身体内部的平衡,有助于祛湿。在祛湿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

要想有效地去除体内湿气,关键在于健脾。这正是张仲景所推荐的,他认为白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祛湿药物,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吸收能力,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白术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健脾益气、祛湿通络的药材。所以,如果想要去除体内湿气,可以考虑使用白术来增强脾胃的功能。
白术在古代被誉为吉祥物,因为它那优美的形状,如意吉祥,又像云卷,让人看了就心生喜悦。此外,白术的颜色也呈现黄色,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它散发的香气更是让人陶醉。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升生活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药草。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白术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尤其是和水相关的疾病。因为白术具有制水的功效,能够将水中的湿气去除,对于那些位于潮湿环境中的地区或者家庭来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白术还可以用于饮食中,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白术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它可以促进食欲,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疲劳和疲劳后身体不适。白术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等。因此,在古代,白术被广泛地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和食品材料。
芍药和甘草为什么被加入文本中呢?因为它们的组合可以产生明显的疼痛缓解作用。芍药甘草汤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药方,它的功效是缓急止痛,从头到脚的疼痛都能够得到缓解。

《朱氏集验方》中将芍药甘草汤称为去杖汤,这是因为当腿部疼痛时,通常需要使用拐杖来行走,而这张方子被用来消除这种疼痛,因此被称为“去杖汤”。

芍药甘草汤的止痛功效非常显著。

仲景方看起来并不出众,但一旦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惊人的效果。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一种能够治疗全身关节疼痛的方剂,只要病情符合寒湿特点,就可以使用。
最后要提醒的是,附子是一种有毒的中药,现在药房里出售的附子已经经过炮制处理,毒性已经大大降低。而生附子则很难购买到。在处方中,医生通常会在附子这一味药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或久煎,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炮制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通过将附子加热、煮制等处理方式,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使其更加安全有效。不过,炮制附子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炮制附子时,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此外,对于有毒的中药,医生通常会选择先煎或久煎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毒性。这也提醒我们在用药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中药,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admin 发表于 2024-3-26 20:06:08

桂枝芍药知母汤,祛湿、驱风、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

经方发挥—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关节痛,疗效较为满意,具有祛湿、驱风、清热、散寒、通络、活血、补虚的作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匾要略◎中风厉节病脉证并治》原方为:桂枝120克,附子60克,甘草60克,麻黄60克,芍药90克,白术150克,知母120克,防风120克。

方中原有生姜,因服散剂不便,另煎姜汤送下。

加减法:掣痛难以伸屈、得热则减者,倍加附子、麻黄;身体滞重、关节沉着肿胀、天阴增剧者,倍加白术、知母、甘草,日轻夜重者倍加知母、芍药(白芍易赤芍)。

服法:上药共为细末,生姜汤送下,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一般成人量日服10克。如服二周后毫不见效,即可停服,改用其它疗法。

病例一:

杨XX,女,40岁。三年前患者手足麻木,喜热怕寒,每着风寒后两手足关节即疼痛,同时局部皮肤呈现青紫色,经数日后,色渐消失,疼痛也随之缓解。二年来,虽经治疗,但未见显效。于1622年秋季发展为上下肢关节连续性剧痛。
初诊:四肢大小关节剧烈疼痛,颈强疼痛,日轻夜重,阴雨天尤甚,局部肿胀灼热,汗出,两手足皮肤呈现青紫色,步行艰难,手指不能弯屈,经常 头晕,恶心欲吐,胃纳不佳,二便正常,有时耳鸣、心悸、日晡潮热,脉短细而数。处方:桂枝、芍药各15克,甘草、麻黄、淡附子各10克,白术、知母各24 克,防风1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姜汤送服,分十日服完。
二诊:服药后疼痛肿胀减轻十之五、六,手指伸屈较前灵活,灼热、汗出皆止,头眩、恶心未发作,耳鸣、心悸、潮热减轻,手足部皮色仍呈青紫,胃纳仍不佳,原方再进(日服量稍加)。
三诊;关节疼痛已减去十之八、九,其它证状完全消失,胃纳佳,手足部皮肤色好转,但和其它部位比较仍有别,行走以及缝衣、做饭灵活自如。仍予前方,再服一个月。共服药治疗两个月,已将近一年未发。

病例二:
任xx,男,54岁。六、七年来,两膝关节疼痛,初起轻微,逐渐加重,伸屈不便,虽扶杖行走,也是颠跛蹒跚,遇冷则其,盛夏也需穿棉裤,继发两踝关节痠痛。
初诊:两踝关节疼痛,伸屈时更甚,局部不红肿,两腿脚冰冷,脉迟缓,舌质色淡,舌苔白。曾服乌头汤五剂,证状毫无改善,改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处方:桂枝30克,白芍、甘草、知母、防风各10克,麻黄、淡附子各30克,白术15克。上药为末,半个月内分次服完。服药后疼痛大减,下肢松动轻 健,行走已不需扶杖,两腿脚冷感也较前减轻,并能挑两半桶水,唯伸屈时仍有中度疼痛。原方再服三周后,上述诸证消失。至今未发,照常参加劳动。

病例三:
吕xx,男,28岁。患者于1958年起手足关节疼痛,周身软弱无力,行动即痛,春季好转,秋冬即增剧,天寒阴雨时加重,数年来经断续治疗,未见显效。1961年秋收时因露宿田野触冒风寒,疼痛突然加剧,遂卧床不起。
初诊:两肘及腕关节疼痛,下肢关节尤甚,腰痛,转侧困难,局部轻微红肿、灼热,胃纳尚佳,二便正常,口渴能饮,舌苔黄腻,脉弦数。处方:桂 枝12克,白芍、甘草、知母各15克,麻黄、防风各10克,白术12克,淡附子6克。上药为末、分十日服,姜汤送服。服药七八日后,疼痛减轻,灼热、红肿 大减,已能下床行走,但行动时仍疼痛,不能走长路、荷重物,口渴减轻,脉、舌如前。原方再服一个月(日服量稍增加)。服完药后,关节疼痛消失,精神好转, 观察二年之久,未曾复发,已能参加劳动。
结语
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为主药,善于温经通脉,调和营卫。芍药、知母、甘草养阴清热,和血脉,利湿消肿,白术助脾补虚,燥湿除痹;麻黄,附子温阳散寒,防风渗湿祛风。寒热辛苦并用,各有所宜,合为清热、散寒、祛湿、驱风、通络、活血、补虚之方。本方在《金匮》中用作汤剂,作者每多改用为散剂, 其原因是:方中麻黄、桂枝、附子烈性之品颇多,服的过多过急往往可引起不良反应。此外,本病多是慢性疾患,服散剂较汤剂简便。
作者所治的病例,疗程最长者达半年,最短者一周。至于复发方面,经过随访,有二年未见复发者,也有轻度复发者。复发后继服原方药仍为有效。是否有多次复发者,有待长期观察。因本病最易复发,短期不能肯定远期效果。
附记:此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1.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治各种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