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15 09:10:50

排卵期出血中医治疗

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成药:固经丸。

3、血淤: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admin 发表于 2024-1-15 09:11:07

中医辩证施治排卵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是中医学的一个术语,即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子宫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极少者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有的出血持续时间为几小时,或2-3天后自行停止。最长不超过7天。

在月经间期,出现周期性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中医学认为经间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规律:是继经后期由阴转阳,由虚至盛的时期,月经的来潮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新的周期开始。月经排出后,阴精不足,随着月经周期演变,阴血渐增,精血充盛,阴长至重之时,精化为气,阴转为阳,氤氲之伏萌发,标志着排卵的到来,这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化。若体内阴阳调节正常,能迅速适应,而无异常表现,倘若肾阴不足或由湿热内蕴,或瘀阻胞络,当阳气内动之时,阴络受伤,损及冲任,血海固藏失职,血溢于外,故酿成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16天或下一次月经来潮前第16天时出现规律的阴道出血,一般的出血量少于月经量,出血持续3—5天,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腰酸,小腹两侧或一侧胀痛,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呈蛋清样,或呈赤白带下。经间期出血的辩证:主要对出血量、色、质及伴随症状进行辨别,若出血量少,血色鲜红,质粘一般属肾阴虚;若出血稍多或少,赤白相兼,质地粘稠一般属湿热;若出血量少,血色暗红或夹小血块,一般属血瘀。下面就一病例做详细分析:王某,女,36岁,2006年5月12日来诊。主诉:每次月经干净后一周左右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白带呈酱棕色,分泌物呈胶冻状明显增多,同时伴腰酸,小腹两侧胀痛,平时赤带多色黄,舌红苔黄,根部稍厚,脉细强。治法:清热利湿。嘱清肝止淋汤加减七剂,三天后止血,白带明显减少,且腹痛症状消失,嘱每次月经干净后即服,连续三个月。近期随访:月经干净后,再无经间期出血,白带亦恢复正常。

经间期出血,由于阴精的不足,虽发生阴阳互动,但转化不顺利,影响子宫冲任固藏,故出现经间期出血,若阳气不能恢复则可延续到经前期出血,反复出血,病情缠绵,则易导致崩漏。经间期出血除了给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之外,部分经间期出血患者可能导致不孕,所以对于经间期出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解除病痛,以期早日康复。

admin 发表于 2024-1-15 09:11:18



妇女月经来潮时,有的稍多一点,无需治疗,但如月经期大量出血,来势很猛,

称为崩证;如每天出血量并不很多,但经期延长,淋漓不止,仍属月经过多,称为漏证。两者合称为崩漏,其致病原因,大多是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病人阴道大量出血之外,还兼有精神不好,懒说懒动,气短心慌,饮食减少,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此症,可用木耳蛋枣汤。方用:黑木耳20克,红枣20枚,鸡蛋1只,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煮,加少许红糖调味服。月经期每日服一次,连服5至10剂。

方中黑木耳性味甘平,功能安神润燥,活血去瘀。主治崩中漏下、痔疮出血、血痢
便血、高血压等。红枣功能补脾益阴,调和营卫。鸡蛋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症。三味合用,有健脾、养血、宁神的作用,可治贫血、神经衰弱及妇女体虚白带,月经过多等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排卵期出血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