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2-3 08:56:46

肺癌治验举隅

尤建良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不易诊断,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届中晚期,治疗困难且预后不佳。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中医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笔者辨证治疗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举例介绍如下。

1培土生金,平调中焦

高某.男,70岁,2002年7月初诊。患者于1976年秋因咯血、胸痛,确诊为右肺腺癌,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又因转移于1983年~2000年行4次切除术。2002年春经上海某医院复查确诊为多发性转移性肝癌,并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行酒精介入治疗3次,患者身体极度衰弱,经介绍延余诊治。诊见:神疲乏力、右胁疼痛,左颈部红肿,食少便溏,伴咳嗽、痰多清稀、舌紫、苔白腻、脉细。证属肺虚痰盛、瘀血阻络,治以培土生金,活血化痰。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姜半夏各15g,山药20g,炒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陈皮、莲子、莱菔子、白芥子、桔梗,姜黄各10g,胆南星、炮姜各6g,炙甘草3g。每天1剂,水煎服。1月后患者身体浙复,纳增便溏止,胁痛、咳嗽好转,体重增加,仍苔白腻。此后随症加减:以莪术、三棱活血化瘀;山慈菇、僵蚕化痰散结;海浮石、海蛤壳、煅龙骨、煅牡蛎、炮穿山甲软坚散结。病情逐渐好转,除左颈部瘀肿外,咳嗽、右胁疼痛等症均除。治疗4年,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健康如正常人。kamofsky评分100分。

按:本例肺癌患者,多次转移,选经治疗,邪胜正却,元气大伤.五脏六腑功能俱损。久病体虚、切忌攻下、但患者又虚不受补,治以培土生金,平调中焦枢机,待脾肺之气恢复后。酌加消坚散结之品。脾胃具有升降气机功能,起枢纽作用、既升肝肾阴精、脾胃清阳、上济心肺、叉能降肺胃糟箱浊气,下归六腑以排出体外。虚则补其母,土旺则金自生,运用培土生金法要注意分清甘平、甘温与甘凉。晚期肺癌出现多脏器转移,涉及脏腑气血、寒热虚实央杂。故用甘平培土法以治病求本。方中以参苓白术散平调中焦枢机;姜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乃二陈汤,燥湿化痰;配伍姜黄、胆南星、炮姜温中化痰饮:枯梗引诸药达上蕉益肺。全方寒温并用,甘平培土,益气健脾以保肺金。

2培土柔肝,润肺消积

肖某、男、69岁、1994年2月初诊。患者1993年7月因咳血、胸痛,经市某医院CT、摄X线胸片检查。确诊为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并右叶肝转移。查体:肝大,肋下2cm、质硬。即行介人治疗2次。右肺中叶肿块缩小但未消.约3cm×4cm。右叶肝肿块依旧.并有右胁灼痛。症见:咳嗽、胸痛、咯血、肝区灼热隐痛,纳呆口干,胃脘胀满、舌红绛、苔淡黄,脉细弦。证属土壅木郁,木火刑金,治以培土柔肝,润肺肃降,甘凉培土生金法。处方:党参15g,麦芽、焦山楂各30g,北沙参、白芍各20g,桑叶、炒白术、陈皮、焦栀子、茯苓、炙枇杷叶、枯梗、桑白皮、莱菔子各10g,炎甘草3g。每天1剂、水煎服。1月后咳嗽、胸痛、胁肋部灼痛、胃脘胀满明显好转,口干、咯血减而未消,舌红绛、苔薄白,脉细。原方去焦山樯、桑白皮、莱菔子、桑叶、加麦冬、玄参、阿胶、三七、花蕊石、海浮石润肺止血。药后咯血渐止,舌红绛转淡。此后一直以培土润肺为法,随症加减海浮石、花蕊石、三七、鸡内金等,化瘀软坚消积。同年5月~1996年4月,间断性静脉滴注鸦胆子乳、揽香烯、华蟾素祛邪安正,软坚消癜,病情稳定,病灶未见增大,且未出现新发转移灶,无咳嗽、咯血、胸痛,生活自理。karmofsky评分90分。后死于他病,生存期超过4年。

按:肺为娇脏、易受木火所刑、肺体受伤,日久肺失宣肃,痰瘀交结成积、若一味攻积治之,肿瘤之邪气更易浸润转移。本例治疗通过调动、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以控制癌细胞扩散。使患者带瘤生存。从《临证指南医案》甘凉培土生金法得以启发。养胃阴法常用于治疗咳嗽、肺瘗、略血虚损、不食等症。肺癌患者病后常情怀抑郁,易木都生火,木火刑金,采用培土生金法、土不壅、木自伸、肺之呛咳、略血症较易解决。培土生金法常用桑叶、生查芽、而不用柴胡、免其燥伤肺津,同时配白芍以柔木安中养金。笔者治疗经验,不用蜈蚣、制草鸟、商陆等以毒攻毒,会致肝肾功能损害,使病情恶化。选用海浮石、花篱石、鸡内金磨积软坚,并有化痰止血之功。配合应用抗癌中成药华蟾素、揽香烯、鸦胆子乳等静脉注射剂(或西药靶向治疗药物)作为祛邪之剂,缓图收功。

3内治健脾,外治止痒
王某,男,50岁,2005年10月初诊。同年8月患右肺癌,纵隔淋巴结、肝、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右侧胸腔积液,化疗1次无效,且消化道反应大。诊见:咳嗽、气喘,短气,纳差,舌淡、苔白,脉细。kamolsky评分40分。x线摄片检查示:右肺中叶为癌肿占居,侵犯肺门及纵隔。证属肺脾两虚,治以甘平培土生金。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泽泻、姜半夏各15g,山药20g,茯苓、炒白术、白扁豆、慧苡仁、陈皮、莱菔子、桔梗各10g,猪苓、海蛤壳各30g,砂仁(后下)、炙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靶向治疗(吉非替尼250mg,每天1次)。服吉非替尼10天后出现腹泻,先觉腹胀痛,痛即泻,每天10余次,泻后痛减,大便呈糊状夹黏液,伴胸胁胀闷,情志抑郁,纳少神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旺脾虚,木克土位,治宜敛肝扶土。方以痛泻要方加减。处方:白芍、海蛤壳各30g,山药20g,防风、白术、陈皮、茯苓、燕苡仁、黄芩各10g,炮姜、香附、桔梗各6g,炙甘草3go5剂。药后腹泻得以控制,继续以甘平培土生金法,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期间患者面部、胸背部出现红色痒疹,高出皮面,伴有渗液。在上方加入凉血祛风之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并配合中药外用。处方:龙胆草、苦参、野菊花、金银花各30g,大黄20g,丹参、白芷各10g。每天1剂,水煎取液,以毛巾或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2~3次。皮疹消失。治疗2月,复查X线摄片示:右胸病灶缩小一半,咳嗽气喘消除。2006年1月25日复查X线摄片示:右胸病灶完全消失,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右侧胸腔积液消失。arnolsky评分90分,能自骑自行车就诊。

按:本例应用甘平培土生金法配合靶向治疗药物时出现较严重腹泻、皮疹。其泻为先腹胀痛,泻后痛减,故用《景岳全书》之痛泻要方。此方为肝旺脾弱而设,方中白芍敛肝,白术健脾,防风理肝舒脾,散气滞,又因消化不良,腹内胀气,故佐陈皮理气和中。诸药相配,补中寓疏,敛肝而顾土,痛泻可止。服用吉非替尼出现皮疹特点为色红、高出皮面,有渗液,奇痒难思,辨证属血分有热,湿毒浸淫,治当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故内治侧重用赤芍、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凉血熄风,外治用龙胆草、苦参、大黄利湿泄毒止痒。吉非替尼对肝功能有副作用,晚期肿瘤患者不宜使用对肝功能损害的抗过敏西药。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有利于泄毒止痒,而发挥中医之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癌治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