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29 16:16:10

著名老中医治疗白血病经验撷萃

著名老中医治疗白血病经验撷萃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肿瘤卷》选录)

琴钢辑

一、颜德馨教授经验

本虚标实白血病 解毒消癥青黄散

1、正气虚弱,不能抗邪

病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正气复原和巩固,积极战胜病邪,于病变过程中辨识正邪斗争所反映的虚实征象,把扶正作为主要治疗原则。

2、舌脉与本病的关系

本病的舌质多淡,类似一般阳虚,其实多为血虚,如血象好转,舌质即由淡转红。因此,从舌质之变化亦可推测红细胞、血色素之变化。临床上舌质紫者,多见肝脾肿大;出血时亦可见紫色;病程中舌苔垢腻时见,似属脾胃运化障碍,事实上虚实之证均可见之。实证为…痰浊内阻,应化湿醒胃。虚证由于脾胃生化无权,基于脾气虚弱,可用六君子汤加黄芪,苔垢可化。

从舌苔变化还可以观察疾病的深浅。若白细胞降至1x10⁹/L以下者,舌苔多见厚腻或腐腻不润,症多险恶;舌质红绛者,白细胞亦较不稳定,易于变化,应予以注意。

白血病的脉象以脉证相符为顺证,脉证不符为逆证。白血病多属虚证,应见虚脉,若反见实脉则为病情恶化或即将恶化之先兆。临床上见弦、数、洪大之脉,病多主凶;见沉、细、涩、徽之脉,病情发展较慢,有条件争取转化,预后较好;如在病程中阳脉突然平静,则预示病情有缓和之机。

3、血象与本病的关系

从血象方面来说,同为白细胞增多,而热性各型与寒性各型的用药不相同,如白细胞过多属于阴虚者,用滋阴清热之药;属于阳虚者,则投以大辛大热之品,同样能获得使白细胞增高或降低之目的。说明白细胞之增减只是一个表象,而促使白细胞增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之,患者的体质与属性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通过对机体阴阳平衡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提升中抑制白细胞的作用。

4、中药对血象的影响

滋阴与补阳(健脾温肾)药均有提升红细胞、血色素之作用,滋阴药获效时,亦有刺激白细胞上升的可能,但一般以阴阳并补疗效为佳,滋阴药如何首鸟、生熟地、阿胶、枸杞子、当归、白芍、玉竹、黄精、山萸肉等应用较多;对阳虚型以白术、山药、鹿角、仙茅、人参叶、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等用之较为应手,其他如牛骨髓与胎盘煎服疗效亦较好。

对各型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的治法,则应分寒性或热性二类分别进行治疗,热性用何首乌、地骨皮;寒姓以肉桂、附子、鹿角等应用较多,特别对白细胞降至1x10⁹以下者,西洋参之疗效较为显著,往往得以转危为安。其他如人参、紫河车等,可选用。

血小板减少,有时单用连翘、红枣即有效,在复方中用胶类,特别是龟鹿二仙胶或鹿角胶效果较好。

5、对发热的治疗

各型发热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神犀丹、紫雪丹等药(后二种对白细胞偏低者用之应慎重),对寒性各型则以甘温除热等法治疗。

急性白血病之发热,患者多精神萎顿,方中必参以益气扶正等培本之药,但此药方面对白细胞升降有关,上升者可用凉药,低下者当分轻重缓急,慎用犀角、羚羊角等味。对经治热不退或药后热退者即当进补,所谓“病久属虚,贵在补益”,在治疗中甚为重要。

6、对出血治疗体会

出血治疗应结合辨证,参入犀角、生地、阿胶、鱼鳔胶、童便等内服,并参合外用法,如附子、生姜同捣敷两足心,同时用大黄末敷两太阳穴,在止血药中酌加大黄,每可增强疗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用解毒、化瘀、消癥的药物来治疗。解毒是针对病因;化瘀、消癥是针对病理改变和证候。古方青黄散正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其中青黛味咸寒,可消肿散瘀、凉血解毒;雄黄味辛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腹中之瘀血,两药并用,则有解毒、化瘀、消癥作用,

临床应用青黄散治疗慢粒,青黛与雄黄之比为月10:1或8:2为佳。两药研末后制成粉剂装胶毒或压成片剂。先从小剂量每次3g、每日3次开始,饭后服用;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增至每次5~6g,每日3次。

曾系统观察应用本方治疗54例慢粒患者,结果完全缓解者38例,占70%;部分缓解者15例,占28%;未缓解者1例,占2%,总缓解为98%。初治与复治的病例疗效相近,见效时间,服药后,自觉症状好转,平均需20天;肝开始缩小平均需35天,缩至最小平均需63天;脾开始缩小平均需18天,缩至最小平均需80天;白细胞开始下降平均需14天,降至原来一半以下平均需32天,降至10×10⁹/L以下平均需67天。随着白细胞的下降,幼稚细胞亦随之减少以至消失,血小板增高者也逐渐接近或恢复正常,骨髓象的恢复时间与血象的恢复基本一致。并用青黄散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有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完全缓解,健康存活已达数年以上。

服用青黄散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腹痛、大便溏、大便次数增多,少数有粘液便及便血,此外还可有色素沉着,手脚掌皮肤增厚、疼痛,少数有皮疹。这些症状有的是青黛引起,有的与雄黄有关,如副作用严重,特别是有便血、皮疹时,应及时停药。雄黄含有三硫化二砷,为了防止砷中毒,可在服药过程中,每2个月用三硫丁二钠1g加入5%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促使砷的排泄,效果较好。

二、乔仰先主任医师经验

白血病首当攻邪毒

白血病关键是“邪实”,洽疗当以攻邪为主,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折其锐气,犀角(也可用水牛角代)入血,有凉血散血、降低白细胞作用。血证病人,每常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马兰根、射干,有解毒抗癌作用,也是治疗白血病的常用药。

脾肿大属“积”,《医学心悟》说:“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治疗积,《读医随笔》说:“行血之药,如红花、桃仁、茜草、归须、茺蔚子、三棱、莪术之属皆是也,这些都很有参考价值。白血病经过清热解毒抗癌药治疗后,病情稳定,往往但见虚象,如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口干、脉细数等症。此时补虚治疗,也宜清滋为主,不可温补脾肾,药如太子参、麦冬、石斛、鳖甲等品,这与再障补虚不同,因温补脾肾之品,能助火生热,"气有余便有火”,“壮火食气”,会造成病情反复。

三、周霭祥研究员经验

急性白血病证的治疗体会

1、邪毒隐伏

症状不明显,只有轻度不适,如疲乏无力、发热、出血、关节痛、肝脾轻度肿大、面色花白等,舌脉多无特殊改变,多见于轻型及早期的病人,宜解毒化瘀。佐以扶正,药用:白花蛇舌草、龙葵、半枝莲、青黛、土茯苓、山慈菇、莪术、川芎、赤芍、黄芪、当归等。

2、热毒炽盛

症状以发热为主,无明显感染灶,伴有贫血、轻度出血、骨痛,或有肝脾肿大,苔黄、脉数或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佐以扶正。药用: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青黛、土茯苓、土豆裉、石膏、知母、山栀、黄芪、当归、丹参等。

3、热毒入血

症状以出血、发热为主、发热为轻、中度,齿眼鼻皮肤出血,甚至舌有血疮,或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佐以扶正。药用:广角、生地、赤芍、生地、丹皮、栀子、紫草、山豆根、白花蛇舌草、旱莲草、女贞子、黄芪等。

4、瘀血痰核

以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为主,伴有贫血、出血、低热、舌有瘀点或有瘀斑,脉数。宜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为主,佐以扶正。药用当归、川芎、赤芍、三棱、莪术、夏枯草、山慈菇、黄药子、川贝母、生牡蛎、黄芪、鳖甲等。

5、气血(阴)两虚

以贫血症状为主,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低热、手脚心热、自汗、盗汗,舌质淡,脉细数或洪大滑数,治以益气补血滋阴为主,佐以祛邪。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生地、熟地、天门冬、何首乌、龟板、浮小麦、土茯苓、半枝莲、龙葵等。

以上各型在治疗中,还可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有两型兼见者,可参照两型的治法处方用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著名老中医治疗白血病经验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