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29 08:16:39

瘖痱,“瘖”指语言不利,“痱”指四肢痿废

瘖痱,中风证候之一。“瘖”语言不利或不能讲话,“痱”,四肢痿废,不能运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证是由于风痰阻塞,虚证是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医门法律》:痱即痹之别名也,风入而痹其荣卫,即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也。然营卫有虚有实,虚者自内伤得之,实者自外感得之。此方则治外感之痹其荣卫者,故以得小汗为贵。然已变越婢之制,而加芎、归养血,人参益气矣。其内伤而致荣卫之痹者,于补气血药中,略加散风药为制,更可知矣。

失语症包括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6个基本方面能力的障碍。但通常不以其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较通用的是以解剖-临床为基础的分类法,我国常将失语症分为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经皮质失语综合征、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皮质下失语5种类型。失语症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不同的大脑语言功能区受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失语症的5种分型具体如下: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均有复述障碍,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和传导性失语。

2、经皮质失语综合征,患者的复述功能相对保留,包括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3、完全性失语,即上述6个基本方面的功能均有严重障碍甚至完全丧失,患者限于刻板言语,听理解严重缺陷,命名、复述、阅读和书写均不能。

4、命名性失语,表现为命名不能,常把词“忘记”,但听理解、复述、阅读和书写障碍轻。

5、皮质下失语,包括:丘脑性失语,表现为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缄默不语,以后出现语言交流、阅读理解障碍,言语流利性受损,音量减小,可伴命名不能,复述功能可保留;内囊、基底核损伤所致的失语,表现为言语流利性降低,语速慢,理解基本无障碍,常常用词不当。能看懂书面文字,不能读出或读错,复述轻度受损。言语不利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及失语,多见于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的梗死,其中左侧大脑半球为语言的优势半球,因此左侧大脑半球梗死更容易导致言语不利。

痰,堵百窍!用一张化痰方子,治疗失语症,发人深省的小医案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情志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神秘的失语症。啥是失语症啊?说白了,就是忽然之间,说不出话来了。心里明白,但说不出来。来吧,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你一看,就知道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医案记载姓黑,当时是19岁。初诊时间,为1989年的9月10日。最初,此人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恋爱失败。分手了以后,她就情绪低落,总唉声叹气,不想吃饭,晚上也睡不好觉。家人见状,就告诉她,不必为此事沮丧,而且还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当时患者表现得很正常,说自己就是头痛胸闷而已,过一段就好了。结果,第二天,家里人就发现她常常低头哭泣,眼睛红,说话磕磕绊绊的,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往外蹦。到这时候,家里人依然认为是恋爱失败伤心所致,觉得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好转。然而,患者的症状日益加重,到最后干脆失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手胡乱在胸前比划。而且,神志痴呆,眼睛直勾勾看着脚下,对周遭事物没啥反应。直到这时候,家里人才觉得不对劲儿,赶紧带她去看医生。用药一周,无效。家人又带她去精神病院看。经过一周治疗,还是未见好转。这可怎么办?难道说一个19岁的花季女孩,就这样疯了,无可救药?最后,家里人决定带她看中医,用喝汤药的办法试试。刻诊,见患者精神状态抑郁,脸上毫无表情,对医家的问话没有反应,低着头,基本上说不出话来。偶尔,她自己会发出单音,但语音不清,其他人完全不明其意。但是,尽管如此,她的听力似乎还很好,对别人的话也能理解。比如说,在父母替代她叙述既往病史的时候,尤其是谈到她失恋经历,此患显然情绪激动,手脚乱动,似乎是要打断父母的讲述。看脉象,发现脉弦,舌苔薄白,舌质淡红。细问得知,二便正常,食欲低落。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半夏20克,陈皮10克,胆星10克,菖蒲9克,茯苓15克,香附20克,木香6克,炒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钩藤4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

患者服用12剂以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开始大大好转,食欲恢复,睡眠正常。说话,虽然还是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但是能说出一些词来,而且清晰可闻,表达准确。这时候,原方不变,继续投用。等到20天后第三诊的时候,患者精神如常,可以缓慢地说出一些句子来,唯独不想见人。这时候,原方加入天竺黄6克。最后,患者诸症悉平,一切恢复如常。而且经过随访三个月,未曾复发。

这就是基本的医案经过。我给你复述了一遍。这里的医家,是山东的一位杏林前辈。此案曾收录在由山东中医学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的医案集子里。我看到了以后,分外珍惜。

现在,我来说说这背后的道理吧。

初一看,这个患者的症状很奇怪——失恋以后抑郁寡欢,逐渐沉默痴呆,最后说不出话来。

中医管这个,叫做失语症。

她为啥会失语呢?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怪病治痰。对这个女患者而言,问题的根源在于痰迷心窍。

你看啊,这个女患者,最初是恋爱失败,备受打击。

这一点,我们立即就想到了肝郁。患者后来就诊的时候, 脉象弦,这也提示我们肝郁。患者一度悲伤欲哭,这更是肝郁的表现。

肝郁的结果是什么?是津液疏布失常,是肝郁化火、炼津成痰。也就是说,肝郁日久的她,身体里有了痰浊。

痰浊之邪,接下来捅出什么乱子了?就是迷乱心窍。我们的心,主神明啊。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好,头脑反应也好,中医讲,皆出于心。现在,痰迷心窍了,她当然就说不出话,也无法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了。

所以说,这个患者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肝郁化火日久,痰迷心窍。

我这么说,你能看懂了吧?

所以说,要想让患者恢复正常,就必须疏肝解郁、清化痰热。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吧——

半夏20克,陈皮10克,胆星10克,菖蒲9克,茯苓15克,香附20克,木香6克,炒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钩藤40克。

这里头有,香附、木香用于疏肝顺气,半夏、陈皮、胆星、茯苓、菖蒲用于清化痰热。钩藤,用于平肝清热。柏子仁和炒枣仁,用于养心安神。

后来加入的天竺黄,有清痰热、清心定惊的功效。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有顺气导痰汤的影子。

等这个患者,肝气顺畅了,痰浊不再迷乱心窍了,她的状态就渐渐好转了。

在这里,我想重点和你聊聊,痰堵心窍这个病因病机。

痰浊之邪,粘粘糊糊的,容易给我们添堵。

其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痰迷心窍。中医在治疗情志异常类疾病的时候,特别重视这一点。比如说,失眠、健忘、痴呆,以及上面所述的失语症,中医就经常以痰论治。

另外,耳鸣、耳聋、嗜睡,中医也会考虑,是不是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所致。
那么,迷乱我们心窍、官窍的痰浊,哪里来的?

它绝对不是凭空出现的。长期、持续的苦闷、愁怨、不得志、抑郁、寡欢、焦虑,会严重扰乱肝气的调达,从而为痰浊的形成,提供温床。也就是说,它是愁出来的。可见,犯愁和痰浊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这就提示我们,做人,务必要豁达,要看开。必要的时候,难得糊涂、得过且过,不必较真。这是一种高明的活法,是让自己远离病灾的活法。事事要强、非要争出个所以然来,未必代表着聪明伶俐。相反,你可能是在使蛮劲。到头来,伤的是自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二陈汤,它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配伍,基本组成只有四味药,分别是半夏、橘红各15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所有这些,水煎服。煎煮的时候,加生姜3克和乌梅一个。

二陈汤,还被成为中医治痰的“总司令”。为啥这么说?因为从它这里经过化裁,衍生出很多方子。

比如说,温胆汤,就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和枳实。它是二陈汤加竹茹和枳实而来,用于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它治的是痰热内扰,胆胃不和。

再比如说,导痰汤。它的组成,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南星、枳实和生姜。二陈汤加南星和枳实,配生姜,这就是到痰汤了。它燥湿祛痰,行气开郁,治痰涎壅盛,胸膈痞闷,咳嗽恶心,甚至肝风夹痰,头痛眩晕欲呕。

又比如说涤痰汤。它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加上胆星、菖蒲、竹茹、枳实、人参。它可以治疗痰浊迷心窍带来的问题。

另外,有半夏白术天麻汤,它是二陈汤,直接加白术和天麻。它可以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治风痰上扰证,患者头晕迷糊、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所以你看,这二陈汤,是不是很好的方子啊?它经过变化,衍生出好多治痰的方子,风格各异,主治不同。但它们确有同一个老祖宗。

所以说,这二陈汤,真的是治痰的总司令啊。

顺气导痰汤

组成:导痰汤加香附、乌药、沉香、木香、磨刺。

用法:每服4钱,加生姜,水煎服。

功用:中风,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出处《医学入门》卷七

《李氏医鉴》卷二:顺气导痰汤

组成:橘红、茯苓1钱,半夏(姜制)2钱,甘草5分,胆天南星、木香、香附、枳实。

功用:痰结胸满,喘咳上气。

提示:方中橘红、胆星、木香、香附、枳实用量原缺。

出处《李氏医鉴》卷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瘖痱,“瘖”指语言不利,“痱”指四肢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