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12 11:18:06

楼百层老师论**提插补泻

楼百层老师是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已故名老中医(1913~1992年),曾任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全国针灸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历年来,著有《针灸防止精神分裂症》等针灸专著,曾在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临床上,因其辨证精确,手法精湛,每能立起沉疴。他的科研项目曾获浙江省优秀科技三等奖,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卓有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笔者于1981~1982年有幸跟随楼老进修学习1年,现就楼老在**提插补泻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理论上的探讨介绍如下。

"提插",是**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手法,常与"捻转"结合而用。如**的"催气法"就是均匀地运用"提插"与"捻转"手法,以催促气的到来,在一些常用的**补泻手法中,也多具有提插和捻转两个内容,如"徐疾补泻"是在得气后,予以徐疾不同的上下往来提插捻针,"平补平泻"是在得气的基础上均匀地提插捻转……等等。然而唯有"提插补泻法"没有"捻转"的内容,它的操作记载,始见于《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发展盛行于明代,并将其中运用"推"与"伸"动作的快慢来区别补法和泻法,即"紧按慢提"为补?quot;紧提慢按"为泻,也有在此基础上,再以男女、午前、午后等区别补法和泻法。

《金针赋》:"男子者……,提补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

《八法手诀歌》:"急按慢提阴气升(寒),急提慢按阳气降(热)。"

《医学入门》:"补泻提插法,凡补针先浅入而后深入,泻针先深入而后浅;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

《针灸大成·问八法流注之要诀何如》:"紧提慢按似冰寒,慢提紧按如火热。"

关于**"提插补泻"的叙述,在明代针灸文献中当以《医学入门》最为全面,特别是对提插的层次和幅度,提出?quot;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而杨继洲对"提插补泻法"的认识也与《医学入门》基本一致,如:"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的记载。此外,如杨氏的"紧提慢按似冰寒,慢提紧按如火热",在《医学入门》中则称之为"急提慢按如冰冷,慢提急按火烧身"。此皆是以《素问·针解篇》的"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则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创造了"烧山火"与"透天凉"的复式补泻手法。

祖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是"阴阳失调",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记载。认为人体只有在阴阳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使体内阴阳的任何一方偏盛偏衰,就可发生疾病,而**提插补泻根据"体表属阳、体内属阴"的阴阳属性,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为基点而立法的。《针灸大成·问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中有"当知荣卫内外之出入,经脉上下之往来,乃可行之。夫荣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大率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各随所在顺逆而为刺也。"从这段叙述说明,调整荣卫内外阴阳之气,即为提插补泻的主要目的。在《问针头补泻如 何》中有:"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以阳生 于外故入,阴生于内故出。"从而更进一步说明了"提插补泻"中,补法的先浅后深,紧按 慢提,其目的是为了把体表的阳气"从外推内而入之";泻法的先深后浅,紧提慢按,则是 为了把体内的阴气"从内引持而出之"。

从"紧按慢提"为被,"紧提慢按"为泻来对照"徐疾补泻"的"徐而疾则实"(补),"疾而徐则虚"(泻),则在进退针的速度上适得其反,但其立法观点又都是建立在"阳下之为补,阴上之为泻"的基础上。所不同是前者的"紧按慢提","从外推内而入之",并不伴随捻转的动作,似含有强制性地把阳气从外推入于内之意;而后者的"徐而疾则实",是将针由浅部徐缓地微捻纳入深部,再由深部疾速捻退浅部,上下往来,系用诱导的方法,来导致阳气内交的。至于泻法的"紧提慢按"和"疾而徐则虚",虽然两者进退针的速度相反,却都是从引导阴气外出来立法的。
现代针灸界对**"提插补泻"手法的运用,是按照上述《医学入门》的:"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紧按火烧身,补也"的记载而化裁的,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针下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部后深部,反复重插轻提(急按慢提)为补,反之,先深部后浅部,反复重提轻插(急提慢按)为泻。"

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补泻的操作方法,如从其针下感应强度来探讨,则在**得气的基础上,凡是将针重插轻提的(补法),其针下感应就强(但未超过患者的耐受程度);反之,用轻插重提(泻法),则针下感应就较前为轻。这样,就不能符合所谓轻**叫补法,重**叫泻法之说。所以楼老认为:**时的**量,只能是补泻的内容之一,而不能概括为补泻的全部。因为古代的各种补泻法,均有其一定的立法依据和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使机体阴阳平衡。所?quot;提插补泻"是以调整荣卫内外阴阳之气而立法的。因"卫气者,浮气也,专主于表(为阳),荣气者,精气也,专主于里(为阴)。"故其补法的先浅后深,"紧按慢提"也就是"取气于卫";泻法的先深后浅,"紧提慢按",其意是"置气于荣"。根据这个原理,楼老在取用躯干脏腑体表的穴位时,多用这种操作手法。这不仅符合上述的立法观点,而且在临床运用时也不会象捻转补泻法那样,易使患者针下产生牵引性难忍或疼痛的感觉。

在临床上,楼老用"提插补法"和"捻转补法"对照观察23例阳痿病人,结果表明以提插补法的疗效为佳。通过对照,证明了提插补?quot;推阳气之内交"的临床实际意义,因阳痿是由于肾气亏损,命门火衰所致。

另外,楼老治疗便秘,均采用提插泻法,虽便秘有虚实之分,但在临床上无论虚实,总是以通润大便为治疗原则,通泻其腑气之郁滞,使大肠传导功能得以恢复正常,而大便自下,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若从**强度来对照这种提插泻法的轻**,认为就是古代的补法,那么对这种通便的作用,就难以理解了。

楼老认为,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便秘的原因(不论虚实),则主要是由于大肠动用减弱,因此也只有动用这种轻**的提插泻法,以促使其肠蠕动的增强,方能使大便通过行,否则,如果予以所谓强**叫泻的手法,会使肠运动更加抑制。

楼老强调,临床中针灸辨证以"阴阳为纲,补泻为法"(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楼百层老师论**提插补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