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6:05

足跟痛治疗方法集锦

两味药组成的“化铁丸”治好五年的足跟痛

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下老。所以人到中老年后,各种腰腿疼痛的病症非常多,有一种很特别的脚痛叫足跟痛。

有个老阿婆六十来岁,足跟痛5年,严重影响走路,在医院里拍片后发现足跟骨长了骨刺,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但是手术后又会复发,又长出骨刺。

中医看来,骨刺是肾封藏能力下降,治疗起来也要内外兼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方子疗效很好,只有两味药,这个方子叫做化铁丸。化铁丸它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意思是专业化铁器的方药,在人体,可以化坚、软坚、散结、治疗一切难化的坚结肿物、结石等极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威灵仙条载,化铁丸方药组成:威灵仙、楮实子等分为末,每日4次分服。现代用法:威灵仙15克,褚实子15克,水煎服。脾胃不好,可以用来泡脚。

这个方子现在确实少见,以前很多老中医常用的,尤其是很多人有骨刺,足跟痛一类的,痛不欲生,用这个化铁丸据说很有效果!

“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力能疏。”威灵仙治疗骨鲠卡喉是人尽皆知的,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从药柜里抓出一把威灵仙,倒出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十来分钟,待凉后,喝下去,不一会儿就好了。可见这威灵仙确有软骨之功。

威灵仙通过其“四通”功效治百病。

一通胸咽,善消胸中痰唾之痞。

二通肠腑,善推腹中新旧之滞。

三通,通毛孔。

四通经络,利筋骨百节之气,通四肢百脉。

古人讲著书不明白经络,开口动手便容易错,治病如果不明白经络,就像瞎子夜行,但凡身体疼痛,就是提醒你要疏通经络了。所以熟悉经络在人体的走向很重要。

威灵仙的药性是走膀胱经的,肾与膀胱相表里,足跟就是膀胱经经过的地方。所以足跟部的问题,一个跟水湿排泄不利有关,一个跟肾封藏精髓不足有关,总的离不开补肾而除湿浊。

威灵仙古称铁脚威灵仙,这既是威灵仙植物形态的体现,又与威灵仙散寒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相关。

威灵仙辛散善于宣走,能宣发五脏六腑精气,《药品化义》说它可以“宣通十二经络”。治风湿病,搜刮经络风寒湿,舒筋活络,对关节屈伸不利很有效。

褚实子,《药性通考》:“楮实子,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壮筋骨。褚实子,大补肝肾,阴阳同补,可以强壮筋骨、腰膝,加强肾的封藏能力,把肾精填满,足跟部不荣则痛的病机解除,那么足跟痛就消失了。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是治标。褚实子增强肾封藏能力,则是治本。

所以中医用药就像侦探,通过蛛丝马迹,疾病的表象,找到案件的始作俑者,然后破掉这起病案。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6:26

笔者曾治疗一例足跟痛患者,医院检查为足跟腱炎,表现为足跟疼痛,远走痛剧。使用蜣螂30g,红花10 g,路路通15 g,大锅熬水泡脚,连续7d,疼痛消失。

几年前我邻居足跟痛说是跟骨骨刺,一走路就疼痛难忍,吃了很多药用了好多法子也没啥好的效果,于是我告诉他一个法子试试,每天用凤仙花全草煮水加醋浸泡,一次疼痛就明显减轻,一个星期就好了,到现在也没有痛过。


凤仙花
性味 甘,温。有小毒。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复方

①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②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③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④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⑥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⑦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治鹅掌风:鲜风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6:39

补骨脂外用治疗足跟痛
山西省临汾纺织厂职工医院 陶志黎
足跟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用单味中药补骨脂外用治疗足跟痛42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6~68 岁,病程13天~半年;单足跟痛者29例,双足跟痛者13例。

2治疗方法:将补骨脂适量研成粉状,装入7cm×7cm大小的布垫内,放鞋内足跟着力处。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见效。

3体会:足跟痛多由于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气血虚运行不畅,虚邪乘虚而入,客于肾经,以致脉络不畅,气血凝滞不通而痛。治宜补益肾气疏筋活络。药用补骨脂温肾阳,散寒祛湿以疗足痛。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6:52

足跟痛方

主治:足跟痛,像足跟骨质增生,外伤等其他别的什么原因所引起的。无需辩证,辨病,治疗数例屡试屡验。

芍药甘草汤加味方

用药:白芍40g、炙甘草20g、沙参20g、栀仁20g、当归20g、丹参15g、活血藤15g、川芎10g、续断10g、寄生10g。
白芍40g、炙甘草20g、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
沙参20g、栀仁20g、养阴清热
当归20g、丹参15g、活血藤15g、川芎10g、活血止痛
续断10g、寄生10g补肝肾之不足

应用于临床,效果的确较佳,但各位仍需仔细斟酌!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7:07

一味药治愈跟骨骨刺

骨刺病相当于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孤星赘生物所致。
学过中医的都应该知道,肾五行属水,主骨,故骨钙亦属水。明白了这点,就知道骨钙的流失应该如何来约束呢?当然是土系统来完成,水来土掩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也就是中医讲的土克水。现在土虚了,挡不住水了,就会发生水溢,我们就要补土以制水,控制水溢。
我的治疗方案是:白术30g (重者倍用之) 煎水浴足,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浴足时辅以局部按 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效果更佳)不出1周疼痛大减,不出1月即可痊愈,重者亦不出3月。经临床实践40余例,一例无效,治愈30余例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7:23

中医治疗跟痛症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100%

2:内服处方: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外洗处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疗效:内外兼治3-5天,有效率达100%


治脚跟痛

生白芍120克、生甘草3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取药液内服。然后将药渣倒入盆内,加入开水3000毫升,搅拌后,熏蒸患足,待水温适宜时再泡洗患足至水凉。每日1次(用药1剂)。

中医治疗跟痛症

1、治跟痛症(气血瘀滞)方:

处方:黄芪、威灵仙、白芍各20克,桃仁、川牛膝、当归、川芎、延胡索各12克,鸡血藤25克,红花、乳香、没药、土鳖虫、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气血瘀滞型。症见痛处固定,呈刺痛,晨起足跟着地时疼痛明显,行走后可轻度缓解,再休息后可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患侧踝关节周围常可见瘀斑,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2、治跟痛症(肾气亏虚)方:

处方:熟地、鸡血藤各25克,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独活、当归、桑寄生、怀牛膝各12克,杜仲15克,白芍20克,淫羊藿、山茱萸、巴戟天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通络止痛。可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肾气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疼痛位于跟骨内侧,呈钝痛,行走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无力,或耳鸣,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

3、治跟痛症(寒湿痹阻)方:

处方:麻黄5克,熟地、薏苡仁、鸡血藤各25克,白芥子10克,当归、川牛膝各12克,木瓜、鹿角胶各15克,制附子、通草、肉桂、桂枝、炮姜各6克,细辛3克,蜈蚣2条,炙甘草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用于治疗跟痛症,中医辨证属寒湿痹阻型。症:见呈酸困样痛,痛处较弥漫,休息或足部受凉后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足部保暖后可缓解,伴肢冷,食欲不振,乏力,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我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脚跟痛”的秘方: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未,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

6)用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07:38

补肾活血治足跟痛案

陈某,女,45岁。

2021年5月23日初诊,诉双脚足跟疼痛年余,神可,月经量少,白发多,纳眠可,大便稀,小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舌下散见瘀点,脉双尺重按无力。

【中医诊断】骨痹(肾气亏虚兼瘀血)。

【治则】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方药】李可肾十味加减。

盐补骨脂15,盐杜仲15,怀牛膝15,盐菟丝子15金毛狗脊15,鸡血藤30,大血藤15,酒当归10熟地12,生地12,焦六曲15,盐黄柏10盐续断15,7贴。

2021年5月30日二诊,诉服上药后,疼痛缓解,当为肾虚无疑,上方去活血药,补齐肾十味而用七贴。

三诊,2021年6月6日。诉二诊方药效果不显,足跟疼痛仍剧,换用首诊原方,补肾活血药合用。

四诊,2021年6月13日。诉服上药后,足跟疼大减,诊脉双尺已起,原方续用7贴。

按:足跟为肾所主,余数年前在家用李可肾十味治愈数理,故此次仍用肾十味峻补肾气。然前例多为男性,女子患此病,需考虑治血。此案单用肾十味不效,合用活血而收功,是多一经验,且守方变方也是此案经验,故录下分享!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15:56

足跟骨刺单方

足跟骨刺单方:川芎,威灵仙,半夏各等份,共为细末,醋调敷患处,神效!靳某,男,三十七岁,某厂长。患足跟骨刺多年,中西医诊治终不根除,闻余父善治痹证,遂来求治,余父如法施治,半月而愈,今已三年余,随访未见复发!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17:52

“足跟化瘀汤”,两味药治好足跟痛

处方:丹参30g,怀牛膝10g。
此方活血化瘀、下行止痛。治疗足跟痛。

主症:
两足跟按之痛甚,初触地行走时痛甚,行走后反渐觉痛减。脉沉弦涩。舌质偏暗或有瘀点。

病例

刘某,女,53岁,河北中医学院副主任护师。1989年9月2日初诊。

患者足跟痛已半年,西医诊为“骨刺”,嘱其进行理疗。我得知后,细询病情,知症状如上所述。遂予上方3剂。诉服1剂后,痛即减轻,3剂后痛已减半。继服5剂,病痛若失,至今未复发。
图片


本方乃我师北京中医学院印会河教授所传授,并未收入《中医内科新论》。足跟痛,伴腰膝酸软者,一般多以肾虚论治,予六味地黄丸有效。但就临床所见,足跟痛属瘀阻少阴经络者亦复不少。患者因瘀血阻络,故痛有定处,而按之痛甚。初触地行走,瘀阻不通,故痛甚;待行走一段时间后,局部血液随气的运行而渐畅,则痛反减轻。

这与肾虚足跟痛越走越痛,休息后减轻者有明显不同;且肾虚者,尺脉必沉细无力或浮而无力,此证则脉必见涩,尺脉不弱,辨之甚易。

admin 发表于 2024-1-25 21:32:43

男,23岁,6月23日初诊。自述一月前因长途跋涉后即感两下肢痠痛,嗣后逐渐局限于两小腿外侧痠胀拘急,近10天双足跟部疼痛较重,不能站立,先后经用维生素、安乃近、疏风活络丸、针灸及外贴膏药效不显而求诊。查双下肢至足跟未见结节红肿,压迫时足跟痛未见明显加重,皮肤如常。

系由过度劳累。阳跷脉损伤所致。

治以舒筋活络,温壮阳跷。

处方:桑寄生30g,牛膝12g,麻黄6g,淮山药、当归、白芍各15g,红花、巴戟天、鸡血藤、桂枝、熟地黄、鹿角胶(烊化)各10g,全蝎3g,蜈蚣2条,米酒5滴(冲),服六剂而愈。

【杏林迷悟】体会:阴阳跷脉均起于足跟部,与肝、胆、肾、膀胱经互通,肝藏血主疏泄,肾寓真阴元阳为先天之本,精血互生,乙癸同源,疏脉能通联全身阴阳经脉,尤助肝肾藏精血主筋骨以耐疲劳,反之跷脉赖精血濡养而轻健跷捷。在病理情况下相激助波,互为因果。患者素乏锻炼,偶然超限运动伤气血损跷脉,尤阳跷为重,故见下肢外侧拘急,足跟痛。治以温健跷脉,补益下元,舒筋缓急而获痊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足跟痛治疗方法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