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1

橘皮

[复制链接]

6384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0
发表于 2024-4-22 17: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Jú Pí

别名 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归经 入脾、肺经。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注意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证慎服。

各家论述

①《医学启源》:"橘皮能益气,加青皮减半,去滞气,推陈致新。若补脾胃,不去白,若理胸中滞气,去包。《主治秘要》云,苦辛益气,利肺,有甘草则补肺,无则泻肺。"

②《日用本草》:"橘皮,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中酒呕吐恶心,煎饮之效。"

③《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噪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钥,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市补泻升降也。洁古张氏云,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同杏仁治大肠气闷,同桃仁治大肠血閟,皆取其通滞也。按方勺《泊宅编》云,橘皮宽膈降气、消痰饮极有殊功。他药贵新,惟此贵陈。"

④《本草经疏》:"橘皮,主胸中瘕热逆气,气冲胸中呕咳者,以肺主气,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热聚于胸中而成瘕,瘕者假也,如痞满郁闷之类也,辛能散,苦能泄,温能通行,则逆气下,呕咳止,胸中瘕热消矣。脾为运动磨物主脏,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为吐逆、霍乱、泄泻等证,苦温能燥脾家之湿,使滞气运行,诸证自瘳矣。肺为水之上源,源竭则下流不利,热结膀胱,肺得所养而津液贯输,气化运动,故膀胱留热,停水、五淋皆通也。去臭及寸白者,辛能散邪,苦能杀虫也。"

⑤《木草正》:"陈皮,气实痰滞必用。留白者微甘而性缓,去白者用辛而性速。"

⑥《本草汇言》:"顾朽匏曰,橘皮总属理气之珍,若霍乱呕吐,气之逆也:泄泻下利,气之寒也;关格中满,气之闭也;食积痰涎,气之滞也;风寒暑湿,气之搏也;七情之部,气之结也;橘皮统能治之。其去白开痰,留白和脾。盖味辛善散,故能开气;味苦善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胃和脾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然君白术则益脾,单则利脾,佐甘草则和气,否则损气。同竹茹、芩、连治呃逆,因热也:同干姜、桂、附治呃逆,因寒也。补中用之以益气,二陈用之以除痰,干葛用之以清胃解酲,平胃用之以消食去湿。"

⑦《本草崇原》:"按上古诸方,止曰橘皮个用不切,并无去白之说,李东垣不参经义,不体物性,承雷孜炮制,谓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嗽。后人习以为法,每用橘红治虚劳咳嗽。……若去其白,其味但辛,止行皮毛,风寒咳嗽,似乎相宜,虚劳不足,益辛散矣。"

⑧《本草经百种录》:"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胆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痴,皆能已之。"

⑨《医林纂要》:"橘皮,上则泻肺邪,降逆气;中则燥脾湿,和中气;下则舒肝木,润肾命。主于顺气、消痰、去郁。"

⑩《本草求真》:"橘皮,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考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故也。……治火痰童便制,寒痰姜汁制,治下焦盐水制。"

复方

①治脾胃不调,冷气暴折,客乘于中,寒则气收聚,聚则壅遏不通,是以胀满,其脉弦迟:黄橘皮四两,白术二两。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鸡蜂普济方》宽中丸)

②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橘皮枳实生姜汤)

③治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橘皮汤)

④治哕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汤。②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⑤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为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肉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仁斋直指方》)

⑥治痰膈气胀:陈皮三钱。水煎热服。(《简便单方》)

⑦治大便秘结:陈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软,焙干为末,复以温酒调服二钱。(《普济方》)

⑧治卒食噎:橘皮一两(汤浸去瓤)。焙为末,以水一大盏,煎取半盏,热服。(《食医心镜》)

⑨治疳瘦:陈橘皮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去须,米泔浸一日)。上为细末,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儿大小与之,无时。久服消食和气,长肌肉。(《小儿药证直诀》橘连丸)

⑩治产后吹奶: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即散。(《纲目》)

⑾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圣惠方》)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乳腺炎:取陈皮1两,甘草2钱,每日1剂,煎服2次;严重者可每日2剂,煎服4次。据临床观察,发病在1~2天内治疗者,大都获得良好效果,治愈率在70%以上.一般2~3天即愈。发病时间愈长,疗效愈差。已化脓者无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384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0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9: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药“下气通神”,气逆诸满皆可用之

导读:经方用橘皮见于4个方证,主要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效,主治在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多有用之机会,本期与大家一起学习橘皮的应用要点。

经方应用

经方用橘皮见以下4个方证:

1.橘皮汤方证

橘皮汤方: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2条: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解析】橘皮温中理气,利水谷,止呕咳。生姜温中祛寒。两者为伍,治中冷于呕哕其而手足厥者。故本方适应证为干呕,纳差者。

按:本方是治呕逆、噫气的常用药剂,凡病程短、病轻用之多有效,如病久、胃虚明显见心下痞者,要加用人参,或选茯苓饮、橘皮竹茹汤等适证用之。橘皮于太阴病橘皮汤方证中,主温中理气,利水谷,止呕逆。

2.橘皮枳实生姜汤方证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积姜汤亦主之。

【解析】此于橘皮汤增量橘皮,更加消胀破结的枳实,故治皮汤证逆满剧甚而心胸痞塞者。本方适应证为胸痹、短气、堵闷者。

按:短气胸闷不明显,属茯苓杏仁甘草汤。气塞胸闷明显,宜橘姜汤,临证宜审主客择一而用之。本方证可见于由胃病引起胸闷气短,也可用于由心肺疾病引起的胸闷气短。

橘皮于太阴病橘皮枳实生姜汤方证中,主行气宽中,消胀除满。

3.橘皮竹茹汤方证

橘皮竹茹汤方: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3条:哕逆者,橘皮竹始汤主之。

【解析】于橘皮汤重用橘皮,复加治咳逆上气的竹茹,和甘草、人参、大枣安中缓急,故治橘皮汤证哕逆剧烈而急迫者。本方适应证为胃虚逆,呕哕咳逆者。

按:本方加半夏治呕哕诸逆尤妙,百日咳哕逆者用之亦验。

橘皮于太阴病橘皮竹茹汤方证中,主温中行气,降逆下气止呕。

4.《外台》茯苓饮方证

橘皮于太阴病《外台》茯苓饮方证中,主宽中行气,消胀除满,增饮食。

解读药味特点

《本经》谓:“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仲景书用橘皮重在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在太阴里证,如以上4方证。

我国江南诸省多种橘,橘皮产量很多,多认为以广东化州产新会皮(又称陈皮)为佳,以陈年辛辣之气稍和者为佳。

药物功用述要

橘皮,味辛,温。宽中下气,除满增饮食,止咳逆,用法及用量:入煎剂,每用15~30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