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1

伏龙肝

[复制链接]

6384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0
发表于 2024-4-21 16: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Fú Lónɡ Gān

别名 灶心土

来源 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

归经 入脾、胃经。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止吐,止血,止泻。用于妊娠恶阻,胃寒呕吐,腹泻,便血,吐血,血崩,赤白带下,尿血,鼻衄,胎盘滞留,直肠出血。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3.《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

4.《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5.《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6.《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7.《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别录》方之止妇人血崩,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

8.《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复方

①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②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③治吐血、泻血,心腹痛: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上等分,每服一块如拳大,水二碗,煎一碗,澄清服,白粥补之。(《普济方》伏龙散)

④治吐血、鼻血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广利方》)

⑤治下血先便后血:甘草、干地黄、白肃、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黄土汤)

⑥治妇人血露:炒伏龙肝半两,蚕沙一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草衍义》)

⑦治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效。(《救急方》)

⑧治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傅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肘后方》)

⑨治小儿重舌: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千金方》)

⑩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

⑾治臁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纵痒,忍之良。(《济急仙方》)

⑿治聤耳:伏龙肝细研半两,以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再易,夜一易。(《圣济总录》)

⒀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384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伏龙肝——灶心黄土入药,单味竟能起沉疴:四个胡翘武老中医的临床案例

导读:灶心黄土入药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伏龙肝”,但是现在因为取材的原因,用得越来越少了。你知道这味看似平平无奇的药物,单用竟也能起沉疴吗?胡翘武老中医用之,每每用到200g以上,让我们看看究竟能用在哪些场景。

伏龙肝的临床四用

作者/胡国俊

简介:胡国俊,男,安徽歙县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1946年9月生于皖南新安中医世家,尽得其父胡翘武先生(安徽省著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医学真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学课题术经验疾病继承人,从医近50年,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首届、二届指导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伏龙肝又名灶心土,为砖泥垒砌之炉灶,炊以柴薪,久经煅炼而成的外赤内黄之灶底中心黄土。

其性味甘温微辛,色黄质重,禀柴草之精英,燠热之纯阳。俱厚土、奠中、温运、镇摄之能。

余目睹家父胡翘武老中医或单味屡起沉疴,或配方更疗重疾  (如幽门痉挛之顽固呕吐,崩中漏下之经久不愈),遂谙熟并常用本品于难治之病。

深知本品既俱温中散寒之性,又有摄敛止血之用;非但长于和胃镇逆,而且更善涩肠固下。一物而四得其用,购之却不值分文,诚价廉物美之佳品。

如能针对性地伍于温中、降逆、固涩、止血等法中,确可收事半功倍之妙用。爰将伏龙肝之治验所得,录四用之部分验案于后,供同道参考。

一、恶阻
  
张××,女,32岁,1979年12月18日初诊。

妊娠三月,呕恶不已。二十余日来症状益甚,得食则吐,饮水即呕。虽经输液等支持疗法,但呕吐之症从未轻减。

前医曾用干姜半夏人参汤加陈皮、砂仁、代赭石,亦未效。观患者躺卧床第,少气懒言,形体瘦削,面容憔悴,畏寒肢冷,心下翕翕如冷风外袭,中脘泛泛似豚彘上奔。

又二日米粒未进,头目昏眩,口淡无味,溲少便秘,舌淡苔白薄,脉虚略有滑意。脉证合参,此乃中焦虚寒,胃气上逆使然。

前方似无不妥之处,无效之理何在?细思之,方悟脾为中土,失奠中镇逆之能,故胃逆莫制,呕恶不已。遂去苦寒之代赭石,加温奠中州、镇逆止呕之伏龙肝200克,分于未服之两剂中。

选用药物

嘱其以伏龙肝之煎液代水煎药,以多次少饮为宜。

二诊时呕恶即止,并能进食米粥少许,形寒肢冷也除。原方去半夏、砂仁,加茯苓、大枣、炙草以温养脾胃善后。三剂后诸症悉已。

二、便血
  
徐××,男,31岁,1984年3月2日初诊。

宿有胃疾,常感中脘不适。近月来天气寒冷,心嘈泛酸之症加重,自服解痉制酸之品无效。凌晨大便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移时稍苏,旋即来诊。

询知便下物皆以柏油样之稀便甚多,且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250毫升。无疑是上消化道出血,因病情危重,不便即刻做钡餐、镜检,止血当为急务。

患者面色惨白,表情淡漠,头晕目眩,四末不温,舌淡边呈齿印,苔薄白,脉虚细略数。此中阳久虚,阴寒内盛,脾失统摄,血溢无制,亟拟温中健脾,敛涩止血为法。

选用药物

方拟伏龙肝200克(煎法同上),附子6克,炮姜6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5克,白芨10克,党参15克。

两剂后诸症缓解,神情稍佳,心中也无不适,未再呕吐咖啡样之胃内容物,便色也转浅淡。面颜也有华彩。药已对症,毋庸易辙,原方去附子,加熟地炭15克,伏龙肝改为100克。柒剂后大便隐血转阴,半流质食纳无碍。后予调治至今未发。

三、泄泻
  
李×,男,6岁,1980年8月7日初诊。

腹泻一月,形瘦如削,纳差神疲,口干欲饮,泻如水注,并夹未经消化之食物,但无秽臭之气味。服黄连素、痢特灵等乏效。

观患儿神清,表情淡漠,面容憔悴,唇舌欠润,腹部微膨,溲少色淡,舌淡苔薄白乏津,脉虚细无力。

自忖酷暑之季何以患此虚寒之泄泻,询知患儿恣食生冷不洁之瓜果,伤伐不足之脾阳,中州不运,肠失传导,水谷精微无以收摄而直趋为泻,再若因循失治,必由阳损及阴。亟拟温中固涩,稍佐厚肠益阴之品,不可因盛夏而妄投苦寒清热之剂。

选用药物

方拟,伏龙肝60克(煎法同上),干姜6克,淮山药10克,川连2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草3克。

服药两剂,泻减其半,纳谷亦渐转佳,原方再进三剂遂愈。

四、胃脘痛
  
蔡××,女,45岁,1972年10月12日初诊。

十二指肠溃疡十年,虽经中西诸法疗治,其效不佳,后经友人介绍,两月来服猪肚生姜汤(验方)六剂,其效不著。

来诊时,胃脘隐痛且有下坠之感,水声沥沥,喜温喜按。形体修长,肌肤不泽,纳少,口淡乏味,终日畏寒,舌淡脉细。一派中气不足,脾阳虚馁之象。

盖因久病胃虚,中阳式微,脾土卑监,水湿不运,猪肚虽俱补胃之功,生姜也有利水之力,但乏厚土奠中之味,卑监之土无以敦阜,虚寒之脾难以温实。

遂嘱原验方每剂再自加伏龙肝300克,先煎水1500毫升,以此代水再炖煮猪肚一付,生姜50克,每周一剂,分次温服。

只服药四剂,诸症大减,中脘冷痛愈半,畏寒也已,纳谷渐振,肌肤面容较前丰润。患者信心倍增,又嘱其继服十付,以愈为度。半年后经钡餐透视,十二指肠溃疡基本愈合,只胃下垂三公分。

  体会  

伏龙肝早在二千多年前即已入药,历代医家也十分注重其医疗作用。《金匮要略》主治远血之黄土汤,《类证治裁》主治胃虚呕吐之比和丹皆君以此药。

因其性、味、色、质,皆中宫脾土之所应,又俱健脾厚土,温运镇摄之性,故凡由中焦虚寒,脾失统摄,胃失和顺而变生诸疾,投以此药无不应手取效。

盖脾虚阳弱之中宫,失温运摄镇、升降清浊之权,温中和胃益气散寒之品虽也裨益中州,但少厚土镇摄之力,乏奠中斡旋之功,欲使中土敦阜,统摄湿运,舍此伏龙肝而别无他药可求。
考其味甘色黄,正合脾土之性,温燥且重,也为阴土之所喜,若将此药放胆伍以温中散寒,降逆固涩方中,定起画龙点睛之妙。以上所举四例,虽非全貌,然亦可见一斑。

本药质重无毒,量轻者则不达其效,故陆渊雷曰:“此物质重而味淡,用少则不效”。一般用量在60~500克之间。

《本草纲目》在本品条下有“妊娠护胎”之言,故重剂施于孕妇也未见伤损胎元之弊。

煎煮之法必先将其单煎取澄清之汁代水煎药,单煎既可充分煎出其有效成份,又无混同诸药而致药汁污浊难饮之虞。如此俯拾易得,药简效宏之佳品,非但配方效著,单用也可疗治顽疾。
而现今药肆少备、街市难觅,医者用之也少矣。今特志此,以冀能起沉淹之良药,造福于病痛之患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