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0

蚕砂木瓜汤治疗小儿生长痛31例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5
发表于 2024-5-7 11: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朱安龙

小儿生长痛是现代医学对一些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原因不明的肢体痛。而估计可能与生长发育有关的一组症状。笔者运用自拟蚕砂木瓜汤加减治疗小儿生长痛31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1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疼痛部位在双下肢的27例,四肢均痛的4例、其中以夜间疼痛为主者11例、昼夜均痛者20例。

2 诊断标准

2.1 肢体疼痛呈反复发作或呈慢性过程、疼痛可为渐进性、间歇性或起伏不定。可发生在四肢,最常见的部位为下肢、大腿前侧、小腿腘窝、有时也可累及腹股沟,疼痛深而局限,一般为双侧性.此为本病特征。且肢体疼痛一般历时3个月以上。

2.2 肢体检查无红肿及发热,无功能障碍、外观无畸形。

2.3 肢体无明显外伤史。

2.4 实验室检查(血沉、类风湿乳胶试验1、X线检查均正常。

3 治疗方法

基本方:蚕砂6~9g、木瓜9~12g、薏苡仁15~30g,忍冬藤10~15g、鸡血藤9~15g、当归6~10g、赤芍6~9g、酒炒丝瓜络6~9g、制元胡6~9g、甘草3~5g、川牛膝6~9g。

加减法:热盛者加黄柏、栀子:湿重者加苍术、滑石;疼痛甚者加没药、地龙;合并上肢痛者加桑枝、片姜黄。

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但停药2~3个月后仍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减轻。

4.2 治疗结果:痊愈2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

5 典型病例

患儿·男·6岁,1996年9月10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近半年来晚上经常诉说双下肢疼痛,痛无定处,以踝关节和腘窝部为甚。白天玩耍自如.很少疼痛。但近半月来双下肢疼痛发作频繁,有时一晚上痛几次.哭闹不安。曾多次到医院诊治、均诊断为生长痛,服钙剂、鱼肝油、B族维生素等治疗.效果欠佳而来诊治。体检:患儿双下肢发育正常,双膝、踝关节周围无红肿、发热,无功能障碍,膝反射正常。舌红、苔白腻、实验室检查: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250,血沉正常.类风湿乳胶试验(一)。血常规正常。X线摄片:双膝、双踝关节均无异常。

西医诊断:小儿生长痛。

中医诊断:湿热痹。治法:清热祛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蚕砂9g、木瓜9g、薏苡仁15g、忍冬藤15g、鸡血藤15g、当归9g、赤芍9g、酒炒丝瓜络9g、苍术8g、没药8g、制元明9g、川牛膝9g、炙甘草5g。3剂.每日1剂。9月13日复诊:其母诉说患儿服药后下肢已无疼痛,按上方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1年后患儿之母因泌尿系感染来就诊、告知患儿服药后双下肢疼痛已完全消失,至今无复发。

6讨 论

小儿生长痛,依据其临床症状,应属中医“痹证“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小儿生长痛是由于骨骼快速增长时与骨骼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致密组织不相适应,这些组织弹性差·对牵张等适应性差、故而产生疼痛。笔者认为本病为患儿素体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复感风寒湿邪,湿邪留滞、从阳化热,经络闭塞、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因此,治疗上宜清热祛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方中蚕砂祛风除湿、升清化浊、舒缓拘挛;木瓜祛湿热.利筋骨、和胃化湿,为柔肝舒筋活络之要药;薏苡仁清利湿热、疏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本草经疏》云:“米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除筋骨邪气不仁。”忍冬藤、丝瓜络清经络中之风湿热邪。并能疏通络道之气机,二药合用,其通络止痛之功益彰。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赤芍、元胡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祛湿.养血柔肝.活血通络之功用.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