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回复: 0

口臭辨清病机,可以各个击破

[复制链接]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7
发表于 2024-1-29 14: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口臭系口中出气臭秽,自己感觉或为他人所闻到口中臭味。臭味有酸臭、腐败、霉味、果味、蒜味、焦味等不同。

中医认为,口臭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大多由火热所致,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常见实火有胃火上蒸、肠腑热结、心脾积热、痰热壅肺、肝火上亢等,常见虚火有脾虚失运、阴虚火旺等。西医将口臭的原因分为感染性、代谢性、药物性、精神性和生理性等。

生理性口臭多是因为颊舌运动过少,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受限所致,一般臭味不强烈,时间短暂;病理性口臭与口腔、耳鼻、咽喉疾病及其全身性疾病有关。五官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龋 齿、牙结石、扁桃体炎、咽喉炎、萎缩性鼻炎、化脓性副鼻窦炎等,全身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胃食管疾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等,均可能出现口臭的症状。

精神性口臭也称幻觉性口臭,患者自觉口臭而客观不存 在,多伴有精神抑郁,反复求医,多由心理障碍引起。所以治疗口臭症,首先要明确诊断,找到引起口臭原因,消除原发病。

中医治疗口臭仍重在辨证,不可一律苦寒清热泻火,要分清性质虚实和脏腑部位,随证论治。

胃火口臭

成因:胃热口臭多由过食高粱肥厚、煿烤煎炸,酒食蕴积化热;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火;或外感邪热,内传阳明,致脾胃积热,胃热上逆,发为口臭。

主症:口内出气臭秽,或有口糜口疮,或有牙龈肿痛出血,或胃中灼热,腹胀便 秘,心烦不安,失眠,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疗:宜清胃泻火,可选用三黄泻心汤或清胃散或泻黄汤加减治之。积热日久伤 阴者,加用益胃汤养阴清热。

食积口臭

成因:食积口臭多因于暴饮暴食,过食伤脾,食积不化,腐臭之气上熏;或因劳 心思虑过度,脾气虚弱,虽食无过量,但仍因于脾弱失运,而致食物停滞,化腐发臭,浊气上逆而致口臭。

主症:口臭如酸腐,或夹有生食味;常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酸腐,大便臭秽,舌苔垢腻,脉滑。

治疗:宜消食化积,可用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大便秘结者,合用小承气汤;脾胃蕴热者,加黄连、黄芩、蒲公英等。

肺热口臭

成因:肺热口臭多由外感邪热内伏于肺或内伤生火壅阻于肺,肺热上蒸口鼻,则 为口气臭秽。因肺经蕴热,故兼肺经病证,如肺痈、肺痿、咳喘、鼻渊、乳蛾等。

主症:口气臭秽,或咳嗽咯黄脓痰,或鼻塞流黄浊涕,不闻香臭,或咽喉肿痛, 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数滑。

治疗:宜清肺泻火,以泻白散、千金苇茎汤加减。肺热盛,加黄芩、金银花、连 翘;肺痈,加鱼腥草、金荞麦、蒲公英等;鼻渊,加辛夷花、白芷、苍耳子等。

口臭是口、鼻、咽和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首先要找出引起口臭的原因,针对 病因去除原发病。中医重视辨证论治,要辨清病因、病性和病位,因人而异。

口臭多是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所致,治疗必须与保健相结合,平衡饮食,劳逸有度,保持口腔卫生,定时大便。

患有龋齿或口腔炎症,可用黄芩、藿香、石膏、生地黄、甘草煎水漱口。

酒客之口臭,可用葛花、枳椇子、陈皮煎水服以解酒化浊。

进食某些异味食物所致的口臭,可用佩兰、藿香、香薷等煎水漱口以辟秽除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