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0

夜间嚎哭医案

[复制链接]

6663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33
发表于 2024-1-28 08: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28岁,已婚,农民。6月18日初诊。间歇性夜间嚎哭三年。三年前不明原因突发夜间嚎哭,以后则间歇发作,长则一星期,短则三、二天一发,以月经期前后发作更频,每次发作均在傍晚天黑之后不久,以6~8时左右多见,发作前几分钟自觉有说不出的难受,不可忍耐非痛哭一场不足以解苦之感,发作时神志清楚,能辨识熟人和切题对答,无口吐白沫和捶胸顿足,只是啼哭之悲状,如丧考妣,大约持续30分钟至一小时左右,自然平静,正常入睡,次日后若无其事,如常人,劳动、生活一切照旧。多处辗转求医,除西医检查治疗外,中医遍用安神、润燥、和解诸法不效,且发作次数有增无减。求诊于余时,余觉得属疑难怪疾,故诊察十分详细,企图按常规抓症辨识,然所问,患者除几年来月经多延期、量少、色暗、且夹有少许血块外,余均无异,亦无发病前诱因、旧疾可询。望诊见形瘦色枯,舌暗淡、苔薄,脉沉涩应指。

考虑再三,觉其证如狂,似属蓄血,试以桃核承气汤加减。

处方:桃仁、生大黄(后下)各10克,桂枝8克,甘草3克,泽兰20克,琥珀粉(冲服)2克。由于外地远途来诊,嘱先服3剂,后无不良反应可续服至10剂再议。

28日二诊:诉药后无不良感觉,大便质地略软,日次仍正常,夜间嚎哭十天来仅发一次,舌脉依旧,细想沉疴痼疾,即药中病机,亦难愈于一时,必须有方有守,照方加重生大黄用量至15克,续进10剂。

7月13日三诊:药后感觉良好,10剂后因事不能来诊,自己按原处方再进5剂,半月来仅发一次,且发作时以叹气代哭,时间亦短,只10分钟左右,服药期间,适逢月经来潮,本次经量偏多,並夹有大量血块,可见内有蓄血无疑,按原方再进10剂。

23日四诊:药后夜间嚎哭已不发,自觉亦无不舒可诉,舌淡,脉沉,考虑病久药猛,正气有损,处以圣愈汤加益母草善后。一年后追 访,未见复发。

【杏林迷悟】 体会: 本病证临床实属少见,以主症嚎哭,查遍历代诸医各论,多以脏躁论治,然几投不应,余之所以断以蓄血,按《伤寒论》109条 也得有“其人如狂” “少腹急结”,本例表现粗看不象,细推则属“如狂” 即神志所苦的描述,喜悲伤欲哭,不失为心神不安之表 现,属狂之轻症; “急”形容不可忍耐,虽说没有少腹之急结,然嚎哭为不可忍耐所作,据《内经》云:“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 因此,病在下焦,哭为邪扰于上所致,故处以桃核承气汤加减,用桃仁活血化瘀, 大黄推陈致新,桂枝利血行滞,泽兰消散瘀积,琥珀化瘀破症,且能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化瘀,导瘀下行之功,故能一诊知,四诊愈。同时亦悟出一个道理,中医读经识证,该重于会意,而不在于解字,才能灵活圆通病机,左右逢源,临证则可避失避误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