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回复: 0

寅时汗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医案

[复制链接]

6663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31
发表于 2024-1-24 15: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42岁。农民,8月16日初诊。患者近一年来,每于晨间四、五时左右身热烦躁,通身汗出而醒。伴汗后身凉,体倦乏力,精神萎靡。平素四肢欠温,腰膝痠软,但月经仍能按期而至,且色量如常。曾到某医院诊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大最中西药物效不显而来诊。查:形消体瘦,面色无华,语音低微,精神不振,扪之四肢有凉感,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细弱。

据发病时辰脉症合参,是为阳虚汗出之证。

治以扶阳散寒之法,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

处方,炙麻黄、甘草各 9克,附子12克, 细辛(后入)3克,葛根15克,三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日后复诊:汗出大减,效不更方,继服三剂而收全功。随访至今未复发。

体会:一日之中,阴阳各有盛衰。寅卯之时,阳气始发,阴阳交争,阳不胜其阴而致虚阳外越,发热汗出。阳随汗泄则体倦身凉,精神萎靡,虚阳上浮则苔现黄象,四肢发凉,舌淡胖边有齿痕均为阳虚阴寒之症。患者阳虚之体,虽于寅时得天阳之助,仍不足以鼓邪外出,故虽得汗而苟得一时之安,然翌日又发。况寅时乃肺经气旺之节,而肺主宣发,外合皮毛,阳气生则腠理开,肺气赖得天阳相辅,而宣发鼓动无力,阴寒之邪祛之不尽, 而致病程缠绵。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乃温阳散寒解表之剂。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散寒,炙之可缓其悍烈之性,发散而不伤阳;附子温经助阳,鼓邪外出。二药同用扶正祛邪,而细辛既能助麻黄解表,又能佐附子温阳。如只用麻辛发汗而不用附子助阳,则阳气随汗而泄,有亡阳之虞。三药相合,散中有补,相辅相成。“俾寒邪得 散,而少阴之真阳不出也。”葛根起阴气,升津液,以防汗出亡阴之害。诸药合用,切中病机, 故汗出自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