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回复: 0

中医药治疗脂肪瘤近况

[复制链接]

6665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39
发表于 2024-1-24 14: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冬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脂肪瘤是正常脂肪组织的瘤状物,它好发于四肢、躯干等部位。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地较软,无痛。生长缓慢,但是可以达到巨大体积。西医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脂肪瘤常多发,往往此处切除,他处又生,难以根治。而运用中医药治疗脂肪瘤,在消除肿瘤、预防复发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方法简便,痛苦较小,安全无损伤。为总结、探讨中医药治疗脂肪瘤的规律,笔者考察了近20年来的临床治疗报道,概述如下。

1  内治法

1.1 辨证治疗

王氏以认为本病以痰为基础病理改变,故用自拟化痰消结散为基本方(制半夏12g,贝母12g,白芥子9g,竹沥9g)。寒湿困脾,见肢体困倦,恶心呕吐,头眩,苔白腻,脉滑者,加陈皮、茯苓、胆南星等;脾气虚,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呆,消瘦,苔薄,舌淡,脉细弱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等;气滞,见胸腹胀闷而善叹息,抑郁易怒,少腹胀痛,苔白,脉眩者,加陈皮、香附、青皮等;瘀血,见局部皮肤青紫,唇甲紫暗,舌质暗红,脉细涩者,加松仁、红花、三棱、莪术等;阳虚,见形寒肢冷,面色白,脘腹冷痛,舌质胖嫩,苔白滑,脉沉迟者,加肉桂、炮姜、鹿角胶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共治疗42例,结果28例肿块完全消失,11例肿块部分消失或明显减少,3例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达93%。

方氏以清热化痰,活血软坚法治疗多发性脂肪瘤,药用∶陈皮12 g,制半夏12g,川芎9g,红花15g,浙贝母9g,茯苓12g,夏枯草30g,当归24g,僵蚕12g,荷叶9g,黄连9g,甘草9g,山慈菇15g,生牡蛎15g。发于上肢者,加桑枝9g,片姜黄9g;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5g,独活12g;发于胸腹者,加柴胡12g,川楝子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2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90.9%,好转2例,全部有效。

赵氏等应用自拟祛瘤汤治疗多发性脂肪瘤36例,方剂组成∶胆南星15g,陈皮10g,白芥子10g,半夏15g,穿山甲10g,皂角刺10g,三棱10g,莪术10 g,乳香5g,没药5g,茯苓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里虚寒者,加草果、麻黄;瘀血内阻者,加芍药、桃仁;痰阻壅盛者,重用胆南星、半夏;脾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结果∶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6%。服药时间最长者2个月,服药时间最短者1周。

杨氏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瘤1例,药用当归6g,柴胡10g,赤芍12g,茯苓15g,龙胆草5g,白术10g,薄荷5g,生姜6g,三棱10g,莪术10 g,炮穿山甲12g,甘草3g,水煎服。3剂后一般症状明显好转,肿块变软,继续以上方加减连服21剂,肿块完全消失,追踪1年,肿块未复发。

白氏【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虚痰凝型多发性脂肪瘤1例,服用该方剂1个月后,2处硬核全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孙氏应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脂肪瘤1例、史氏/等应用三核化结汤(山楂核、荔枝核、橘核、连翘、山慈菇、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桔梗)随证加减治疗皮下脂肪瘤1例,均获痊愈。

1.2  专方治疗

阴氏等以脂瘤平散剂(丹参、全瓜蒌、制乳香、制没药、牡蛎、黄芪等)治疗多发性皮下脂肪瘤44例,多发性血管脂肪瘤16例,共60例,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肿瘤全部消失)12例;显效(部分肿块消失,其它肿块开始变软、变小,疼痛消失,不再新生)21例;有效(肿块开始变软、变小,疼痛消失,不再新生)20例;无效(肿块大小、多少同服药前)7例,总有效率88.33%。

张氏运用涤痰除痛方(青礴石50g,连翘10g,黄芩10g,白芥子10g,陈皮10g,姜半夏10g,茯苓30g,苍术15g,白术15g,赤芍60g,天南星10g,皂角刺10g,炒甲珠30g,当归30g,红花10g,浙贝母15g),治疗多发性脂肪瘤7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杨氏应用浙江长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至灵胶囊(为新鲜的冬虫夏草中分离出来的被孢霉素真菌)治疗5例皮下脂肪瘤,结果3例痊愈,2例好转。

2  外治法

张氏等贝经皮注射消痔灵(五倍子、枯矾为主制成的注射液)治疗脂肪瘤6例,方法∶患者瘤体处皮肤消毒,用5号半针头针管抽入消痔灵注射液,插入瘤体中心处,注射0.2~0.5mL后,向前后或左右做浸润性注射,或针从2~3个不同方向注射,患者感觉微胀即止。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缩至0.5cm以下者)5例,有效(缩至0.5-1 cm内)1例。高氏LIZ用针刺法治疗皮下脂肪瘤7例,方法∶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分别从4个方向沿瘤体根部刺入,深度据瘤体的大小而定,不能刺透,留针20min。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停2~4日,如未见效果,继续治疗,直至痊愈。结果7例全部治愈,一般针刺5~16次肿瘤消失。

赵氏用火针加发泡灸治疗皮下脂肪瘤1例,方法∶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确定要针刺的5个点,烧红火针,在患处迅速点刺,深约1寸左右,刺毕再将艾绒捏成豌豆大的艾柱,分放于5点上,点燃,让患者忍痛烧尽,吹去艾灰。结果3d后肿物明显缩小,7d后局部结痂,肿块完全消失。

兰氏叫一应用火针加盖太乙膏(自制)治疗脂肪瘤1例,经2次治疗,包块消失而愈。张氏应用缩瘤灵(生石灰粉1500g,食用碱200g,枣木炭500g,火硝200g)治疗脂肪瘤10余例,患者经治疗后脂肪瘤均逐渐消失,且皮肤不留瘢痕。

3 内外合治法

邹氏等06I应用针药并举治疗多发性脂肪瘤12例,针刺采用围刺法,取1.5寸针,在较大的肿瘤上、下、左、右方各刺1针,针尖朝向肿瘤基底部,有针感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中药选用逍遥散、桃红四物汤、二陈汤辨证加减。药用∶柴胡10g,生白芍20g.当归15g,川芎15g,茯苓15g,焦白术15g,陈皮15g,红花15g,半夏10g,三棱10g,莪术10g,穿山甲10g,浙贝母10g,皂角刺10g,鸡血藤30g,丹参30g,生牡蛎3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治疗1个月后休息3d,根据病情开始第2个月、第3个月治疗。结果服药3个月后,痊愈(肿瘤全部消失)2例;显效(部分肿块消失,其他肿块开始变软、变小,疼痛消失,不再新生)5例;有效(肿块开始变软、变小,不再新生)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1%。

4 讨论

综上所述,运用中医药从内治、外治以及内外合治等3个方面治疗脂肪瘤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内治方面,所用药物以化痰为主,兼有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清热。化痰药主要选用半夏、胆南星、海藻、瓜蒌、贝母等,理气药主要选用陈皮、香附、青皮、木香、川楝子等,活血药主要选用川芎、红花、三棱、莪术等,软坚散结药主要选用牡蛎、夏枯草、山慈菇等,清热药主要选用龙胆草、银花、连翘等。涉及的传统名方有逍遥散、六君子汤、桃红四物汤等。外治法中有药物化疗,也有针灸疗法。从疗程上看,有长有短,短则1周,长则3个月。其原因可能有多种,笔者认为其中之一与辨证用药的正确性有关。虽然本病治疗离不开化痰,但在治疗上仍应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疗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