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回复: 0

经方治证之胆结石、胆囊炎篇

[复制链接]

6512

主题

19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686
发表于 2024-1-22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胆结石和胆囊炎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见于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造成胆囊疾病的主要原因有:1,喜静少动;2.体质肥胖;3,不吃早餐;4,餐后零食;5,肝硬化者;6,遗传因素。

一、胆结石的临床症状:

胆囊结石: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

肝胆管结石临床症状多表现为:

1,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2,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常规治疗胆结石的方式:1,一般的手术治疗;2,微创手术。

二、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胆囊炎症状: ①疼痛,右上腹剧痛或绞痛,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②恶心、呕吐 。③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④少数有黄疸的症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基本相同。

2,慢性胆囊炎
(1)症状: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以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药物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无论是胆结石还是胆囊炎,当疼痛无法控制的时候,胆囊切除手术是当今医疗环境中首选的治疗方式。在中医的观念中,胆是不仅仅能够分泌胆汁促进消化,和情志方面也有很大的关联,《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当一个人需要抉择的时候,和胆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常说的胆气,胆识等词语就是胆在中医观念中的情志方面的体现。

《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由此可见胆在人体器官中的重要性。

以经络观念来看,胆经属于少阳系统,少阳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胆囊切除之后,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第一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常见的后遗症是腹泻或者便秘,身体素质良好的人,手术之后对消化系统没有明显的影响;
第二会影响到少阳系统,三焦气化不利会形成各种各种的症状(详见三焦篇,水证篇);
第三会影响到做事的决断力,情志方面的影响是无法量化的。
第四胆囊切除之后,时间越久,对胃肠系统的影响会越越来越明显,最为严重的症状是大于15年之后,肝内胆管结石会形成肝结石,类似于当今的肝硬化。
所以遇到胆囊炎或者胆结石时,尽量选择保守治疗。

经方中的四逆散加味和大柴胡汤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方剂,实践中剂量掌握的精准,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急性发作期都是可以治疗的。

中医诊断胆结石、胆囊炎的主要症状有:
1,在阳陵泉下一寸的胆结石穴有明显的压痛点
2,疼痛的时候,胸痛彻到背后,从胆的地方疼到肩膀上。
3,腹诊的时候,胆经日月穴的位置有压痛点。

在《伤寒论》的条辨中说:太阳病,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辨证论治是在中医治疗的的核心法则,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不立疾病的名字,完全按照患者的症状选取治疗处方,胆结石的患者在临床上能够看到呕不止(呕吐不止),心下急(心口下的位置疼痛难受),郁郁微烦(情绪烦躁),发热(发烧),心中痞硬(同心下急,胃部胀满疼痛),呕吐而下利(呕吐并下利),四逆(手足冰冷),腹中痛(胆的位置疼痛)等症状,完全符合于大柴胡汤或四逆散加味的治证范围。在临床实践中,大柴胡汤不仅仅可以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有上述的症状,依旧可以用大柴胡汤治疗;一部分大肠癌的患者有相同的症状,也可以使用大柴胡汤治疗,这就是中医同证同治的具体应用。

针灸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主要穴位:胆结石穴(强泄法)、日月穴、胆腧穴、阳辅穴、太冲穴、中脘穴、外丘穴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