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回复: 0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复制链接]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7
发表于 2024-1-20 16: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临床表现为眼和口腔黏膜为主的干燥症候群,如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疏、眼鼻口腔干燥、嘴唇口角干裂、眼结膜充血、声音湿哑、阴道黏膜干燥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机体先天禀赋不足致邪毒侵犯壅滞经络,或是邪毒化热耗伤气阴而致干燥。

(1)风热型:口眼干燥伴腮腺、涎腺肿胀,恶风,咽痛,干咳少痰,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疏风清热、宣肺生津。方用桑杏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桑叶、杏仁、僵蚕、桔梗、北沙参、麦冬、板蓝根、牛蒡子、射干、藏青果、生甘草等。

(2)湿热型:口眼干燥,口臭口苦,口中黏腻不适,涎腺肿大,伴胸闷腹胀,尿涩难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湿清热、解毒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龙胆草、栀子、黄芩、夏枯草、花粉、生地、泽泻、板蓝根、玄参等。

(3)气阴两伤型:病程较长,皮肤干燥瘙痒,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口唇干燥,咽干少津,少气乏力,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涩痛,舌红苔少或边有齿痕,脉虚细。治宜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方用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常用药物有太子参、生黄芪、白术、茯苓、生熟地、山萸肉、淮山、泽泻、旱莲草等。

(4)阴虚内热型:口眼干燥,渴不欲饮,口角碎痛,涎腺肿大,低热,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生津润燥。方用一贯煎,常用药物有生地、石斛、花粉、太子参、瓜蒌、旱莲草、女贞子、山萸肉、鹿含草等。

此外,患者平时可常吃些话梅、藏青果,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以生津润燥;不吃或少吃葱、韭菜、蒜等辛辣厚味及鱼腥发物等。(注:以上中药剂量均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王万春教授 江西省中医院中医外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