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回复: 1

柏子仁

[复制链接]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7
发表于 2024-3-5 1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Bǎi Zǐ Rén

归经 归心、肾、大肠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各家论述

①《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②《本草正》:"柏子仁,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长。"

③《药品化义》:"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④《本草备要》:"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⑤《本经逢原》:"柏子仁,《本经》言除风湿痹者,以其性燥也。《经巯》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结,以芳香走气而无益血之功也。"

复方

①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忡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三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②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煅,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子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调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③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④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世医得效方》)

⑤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羸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叶、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⑥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全展选编·皮肤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养一通”柏子仁


柏子仁为柏科常绿乔木植物侧柏的种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功效。

养心益脾胃功效佳

柏子仁性平,其养血安神功效,常被临床广泛运用。正如《本草纲目》记载,“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因其性平而不寒不燥,并具有“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功效,才被临床广泛运用。

临床上,凡遇脾胃不好、心血不宁、睡眠不佳等,均可在辨证处方中加减柏子仁予以治疗,疗效较为理想。

润肠通便功效平和

柏子仁具有润肠通便功效,因其性平,故通便功效亦较为平和。大便不畅多数与食物结构、饮食习惯有关联,仅靠单纯的润肠或通便是不能奏效的,当详细询问病史,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才能收获满意临床疗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若仅以大便不畅为主症就诊、非明显或严重肥胖者,在辨证处方中加用柏子仁3~15g,疗效满意,特别是年老患者,更为适合。《神农本草经》记载,柏子仁“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也就是说,柏子仁是一味极为平和的养生药品。

“一养一通”临床常用

“养”通常指滋补作用,能固守正气,亦能滞留邪气,“通”通常指通下作用,能驱除邪气,亦能耗损正气。柏子仁“自带”通养结合功效,既能驱除邪气,又能顾护正气,故而在临床上常用。

笔者临证近30年,发现柏子仁对脾、胃、心、肾等脏腑出现的功能紊乱疾病,均可选用。

含有柏子仁方剂举隅

柏子养心丸 由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黄、甘草组成,具有养心安神,补肾滋阴功效,常用于营血不足,心肾失调之证,表现为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等。

天王补心丹 由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功效,常用于阴血亏虚引起的病症,表现为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大便干结,口舌生疮等。

五仁丸 由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组成,具有滋阴润燥,润肠通便功效,常用于津枯肠燥引起大便艰难之证,临床上常用于年老患者便秘或产后大便难等。

除上述方剂外,还有一些方剂含有柏子仁,如珍珠母丸(珍珠母、当归、柏子仁、茯神等)、柏子仁丸(柏子仁、牛膝、泽兰、熟地黄等)等。

临床经验总结

临床上,凡遇睡眠不佳,大便不畅之证,均可选用柏子仁在辨证处方中加减治疗,或者单独用柏子仁泡水服用亦可。笔者认为,虽柏子仁具有“一养一通”功效,但凡湿浊、痰热等邪气明显者,以及大便溏泄、次数较多者,当慎用,以免“滋养”滞留邪气,或润下损伤正气。在临证实践中,柏子仁可单独运用于脾胃阴虚、心血亏虚等导致的口腔溃疡,泡水服用或含服均可。

柏子仁保管不善,容易出现虫变、霉变,不管是居家使用,还是医疗机构或药房运用,均要特别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