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0

背恶寒证治

[复制链接]

6507

主题

19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671
发表于 2024-1-27 15: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痰饮病中的背寒冷如掌大,以温阳化饮的苓桂术甘汤治之;

水肿病中肾阳虚水泛的背畏寒,则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的真武汤治之;

如外感咳嗽中的背恶寒,则又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杏苏散治之。

在温病初得中的背微恶寒,又以清热宣肺平喘的麻杏甘石汤或张氏先辈变方以清解汤治之。

秦柏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说:“阳气虚弱的人以常觉背冷,并且提出了用圣愈汤加桂枝以治之方,或用《古今医鉴》的御寒膏贴背七日取下之法[6]。”

对年老体弱而又阳虚者,中医多采用益气助阳之法,用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防风、干姜等治疗,多可取得良效,以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民间对背寒一直习用生姜烧酒混匀熨背的方法,即温则寒邪化,寒邪化则阳气通,也是邪去而正安之理,验证于临床有立竿见影之效。

背部,是人体防御系统,亦实为护卫之部,于是能动的发明了背心、背夹等防御性服饰,并流传至今,现已普及到全世界,从中真正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防御思想。

保阳散寒散:保脏腑之阳以御内外之寒邪。方由桂枝5 g,干姜5 g,肉桂3 g,苍术15 g,白茵陈30 g,蛇床子20 g组成,先将桂枝、干姜、肉桂、苍术、蛇床子细磨成粉和白茵陈混匀后装入长60 cm、宽20 cm的布袋里,将布袋均匀压平,内挂于背夹靠背之部位。在临睡前上,次日晨间取下,此方有内壮元阳,温化寒饮,外助阳气,祛风散寒之功效,且芳香僻浊,给人以良好的嗅觉感受,有利于内服药疗效的提高和病程的缩短。但阴虚有热者、儿童、孕妇慎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