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回复: 0

补晓岚老中医治疗胃病经验

[复制链接]

6504

主题

19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660
发表于 2024-1-22 21: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十到四十年代期间,余来重庆,参师补晓岚老中医(补老1859-1950年,四川遂宁人,晚年定居重庆,耳提面命,推而记之,题为《随师漫笔》。兹分条整理成若干段。公诸同道、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补老治疗胃病,辨证分三类证候处理:

一、胃寒痛

(1) 毕澄茄散。《扁鹊心书》中治胃寒有积滞。药物:毕澄茄15-24g,良姜15-24g,肉桂6g,厚朴15g,陈皮15g,公丁香9g,桔梗9-15g,三棱6g,香附15g,甘草9g。加减法:证属阴黄者加茵陈60-125g;大便秘结加酒军6-9g;膈下及两胁冷胀痛,思热饮者,加吴茱萸30-60g;胃痛轻微者可以减少三棱2-3g。

(2) 理中汤加味。治胃寒食少。药物:白术15g,党参15g,砂仁9g,白蔻仁6g,胡椒3g,甘草9g,甘姜9g。水煎温服,日三次。其中砂仁、白蔻、胡椒三味药研细末,饭后温开水吞送。

(3) 白通汤。《伤寒论》中以治胃寒积水。药物:干姜30g,附子24-36g,葱白7根。注意:姜附以武火先煎一小时,尝一滴不麻嘴后,再加葱煮一刻钟,每服100ml,日三次。

(4) 备急丸加肉桂方。《千金要方》中以治寒甚停饮剧痛。药物:大黄、干姜各60g,肉桂、巴豆霜各30g。四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重0.1g)每次服6粒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5) 补一落口舒。《中藏经》中以治气滞,血瘀、食积。药物:广木香,莪术各250g,干漆炭30g。(装破罐内火叚尽烟)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后,米糊为丸如黄豆大(每丸重0.15g)。每次服4-5粒,日服三次,温开水送服。

二、胃热痛

(1) 黄连荜拨汤。《补晓岚经验方》中以治胃热微痛。药物:黄连9g,荜拨3g,白芍15g,生甘草9g。水煎,日服4次,每次80-100ml。

(2) 海沫石丸。《补晓岚经验方》中以治饮酒,食炸。药物:火硝,明矾各等分,同炒和匀,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黄豆大(每丸重约0.15g)每次服5-6丸,日三次。注意:火硝加温,会发生火焰,事前准备食醋一碗,必要时口含醋焠火,可灭其焰。续再炒再焠及复四、五次为度。

(3) 清中汤。《统旨方》中以治胃中大热作痛。药物:黄连6g,炒栀子、陈皮、茯苓、法夏各9g,制香附6g,甘草、草蔻仁各3g。水煎温服,每服100ml,日三次。

(4) 万病紫苑丸。《六科证治准绳》中以治胃痛挟热。药物:紫苑、节菖蒲、吴萸、茯苓、黄连各30g,皂荚、干姜、桂枝、川椒、人参、巴豆霜各15g,川乌9-15g(炮)。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约重0.1g)每次服六粒。以木香3g,莪术6g煎水送服,日三次。

三、胃病杂方

(1) 胃出血:以大黄炭、田三七各等分研细末。每服1-1.6g,兑牛乳60ml调服,日3-4次。

(2) 胃下垂:以诃子15g,砂仁9g,加入它方内。

(3) 胃痛:舌质红,少苔。药物:百合30g,台乌6g,香附9g,焦三楂9g。水煎温服。每服100ml,日二次。

(4) 胃酸不足:鸡内金、侧耳根、乌梅肉(醋浸4小时去核)各等分。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约重0.1g)每次服8-10粒,日服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5) 胃酸过多:吴萸、干姜、砂仁、大腹皮、酒军、川芎、香附各150g,黄连、山楂、神曲各300g,小苏打,鸡内金各600g。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8粒,日服3次,饭前十分钟服。

(6) 木香化滞汤。《内外伤辨惑论》中以治郁怒食滞结于中脘,腹微痛,心下痞满。药物:广木香6g,陈皮4g,柴胡6g,枳实4g,当归4g,红花2g,半夏9g,炙甘草4g。水煎服。如舌苔厚腻者去建曲加草果6g。

(7) 木香生化汤《傅青主女科-产后篇》中以治产后郁怒气逆,胸膈满闷。药物:川芎6g,当归15g,陈皮2g,炮姜2g,广木香1g(为末兑)。水煎分二次服。

(8) 木香匀气散。《医宗必读》中以治气逆为病,寒温气滞,脘腹胀痛。药物:广木香、白蔻仁、丁香、檀香各6g,广藿香15g,缩砂仁9g,炙甘草9g。以水浸泡半小时先武火后文火煎25分钟,取汁再煎,每日温服二次。

以上方剂,余应用40多年,每获良效。不敢自珍,时刻不忘补老循循善诱矣。

补晓岚(1856--1950) 名一,别号老农。生于四川遂宁县,伤寒温补名医。爱好广泛,多才多艺, 得高僧指点,长武术、内功,四季恒穿短袄,夏不出汗,冬不畏寒.晚年耳聪目明,日诊百人无倦。他将吐纳、引导、服食、熔医道于一炉,其医术令许多博学者顷倒。早年得治目疾秘方(即《眼科奇书》中的八味大发散)与针灸术,试之,屡有奇效,于是立志学医。曾广游全国各地,入山采药到过巴塘、云南、香港、广州、天津、哈尔滨、北京、俄国等地。每到一处,虚心访友(其时得识郑钦安、卢铸之),不耻下问,终成渝都家喻户晓的名医,后与美国人医学博士学西医。 30年代南京邹云翔老到重庆行医时也向其讨教一二,刘济苍先生在吴倬仙、陈逊斋门下学医时也曾观摩过补氏临床,师盛赞补一擅用附子累挽重症,医名卓著。他密切注视人体藏象的内在联系,认清症结所在,紧守病机所在。常云:“培树先培根,救人先救命,人之生命活动全赖肾中阳气,气为阳,主动主力是生命之机,不动则神机化灭。”

临 床:擅长攻邪去瘀,去陈痤,洁净腑,打通气路,通畅气机以温补肾阳,增强生命活力与抗病能力。治病强调辨证施治;主张抓脾肾为根本,重在扶阳。又以导引,吐纳并施,汗吐下和并用,并行不悖,以侯全效。他用药奇特,善用毒品起沉寒痼疾,屡见奇效。他常用补一大药方,他认为:大药方是通八脉,利二便,补脾肾,调气血之良方;常用前人的眼科秘方:“八味大发散”,此秘方是: 麻黄 北细辛 蔓荆子,藁本 独活, 白芷,川穹 防风。{具体组成:四味大发散:麻茸(麻黄碾碎去粉,所剩之疏松而呈绒状者)一两或二两,蔓荆一两,藁(音稿)本一两,北辛五钱或用一两(叶要去净),老姜一斤或用八两(连皮捣碎为引)。八味大发散:照四味大发散方加西羌活一两,北云风(北防风)—两,白芷梢二两,川芎一两,仍用老生姜八两或一斤为引。看症加减,法列如后:如有白云遮睛,加大蛇蜕一二条(酒洗),蝉蜕一两(去翅足),白寇壳一两(姜汁炒)。此三味皆散云退翳之药。外务用眼药点之。如热泪多,重加蔓荆一二两;或泪冷,加北味(北五味子)二两,打碎。然冷泪乃是内障眼病,须审明以此五味为主。如白珠上红筋不去,加桑白皮一把,用刀刮去粗皮。如红筋去净,此味不用,以其大泻肺气也。如眼珠夜间胀痛不安,加肥玄参一两,汉防己一两;或又加炒香附一两,夏枯草一两。如生努肉,加白芷梢一二两。如两太阳经胀痛,加大明麻一两(姜汁炒),净藁本一两或二两。如眼痒加全虫一两(酒洗),僵虫一两(姜汁炒)。蟹睛亦加此二味。如大眼角红,乃是大肠之火,加熟军五钱或一两,用碗泡水服,熟军用酒炒。如小眼角红,乃是小肠之火;加淮木通一两,车前仁一两。如舌上白苔,是寒邪,黄苔是陈寒,重加麻黄二两或三四两,雄片(附子)一两或三四两,杏仁霜一两。} 此方随患者病情阴阳症状,配伍相应药物,可以治很多眼病。他强调治病四要:

(一)“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即在师法前人,研究古训,和博采百家众论的基础上,去其繁冗,集其精华,求得一个较为完整、灵活、全面、有实效的理论依据。

(二) “抓根木。”根据《内经》所指“治病必求其木”之旨,先生治病主张重在“抓根本”。

(三)“因人而异,辨症论治”。根据前人指出的“轻病治标,重病(包括慢性病)治本”的法则。先生治病,主张“因人而异,辨症论治”。

(四)“百家并用,择善而从”。根据博采众论,医无常师的精神,先生治病,提出了这种主张。他认为;我国前代丹道家倡导的所谓“导引吐纳服食摄身之法”,结合用于人体治疗是有益的。

补小岚(1856至1950),原名补一,字小岚(有学者将其名字写成“补小南”有误),别号老农。清咸丰五年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阅历丰富,善用姜桂附子,是著名的火神派医家,人称“火神菩萨”。晚年定居重庆,誉满山城。

补氏自幼博学好问,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戏曲舞蹈,武术气功,无所不晓,咸臻精绝。”后因夫人何氏患病误治致死,遂发奋钻研中医,并向来蜀传道的美国医学博士史德文学习西医,史则向补氏学习针灸,二人互为师友,互教互学。

曾先后在四川嘉定{进乐山市}、井研、成都等地挂牌行医。从1919年起,效李时珍之所为,入山采药,研究当地的药材资源,长达四年之久,采集到的药材有300余种。有的如“雪上一枝蒿”等,是《本草》没有记载的,都一一作了记录,对其日后行医用药产生很大影响。

从1923年起游学天下,辗转至越南、香港、广州,后赴天津、哈尔滨,深入俄罗斯境内居住两年,再返回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前后历时五年,接触很多名师高手,获益匪浅,可谓满载而归。1928年,先生举家来渝,定居山城,在太平门海关巷开设“补一药房”,终其余生为重庆民众服务,“所疗者无虑万千人”,颇负盛誉,为其一生最光辉的时期。其间治病佳话,老重庆人至今津津乐道。抗战时来到重庆的南京首席名医张简斋,与先生常有交往。补氏留下医著不多,对其学术思想难以作更多探讨。

一、扶阳固正,善用姜附

补氏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人体“阳胜于阴”,主张治病在扶阳,固守正气,立方用药以温补脾肾为主,即姜桂、附子等温热之药。他认为,人之患病,大多由于正气不足,是以治病必求其本。治本又必须从扶阳、固正入手,要扶阳固正又必须抓好脾肾两脏,沟通任督二脉。通过多年实践,把这一主张概括为“救人先救命”。比如一个危重病人,需要的是扶阳固正,先使根本稳住,然后才可希望得救,命且不保,徒治何益?一般轻病,元气未伤,就不必兴师动众,如能妥善治标而病自解。重病及多数慢性病则不同,大多由于正气不足,根本受到损伤,如不从培根治疗,就不能收到实效。

补氏善用姜桂附子,人多目为“火神菩萨”。1946年诊治一个垂危的吐血病人,时任重庆银行经理的夏某;口干舌燥,双颊泛红,六脉洪大,四肢无力,已多日不进饮食,直躺床上僵直不动,榻前吐满一痰盂鲜血,还有不断倾吐之势。先生细心审度后,重用肉桂15克,干姜炭60克,附片120克,白芍、茜草各30克,刺萝卜60克,吴茱萸、砂仁、甘草各15克。次日病已见轻,复照原方加倍,即肉桂30克,干姜炭120克,附片240克,其余悉数照加。第三天病人已能上门求诊,一再感谢救命之恩,一周后病人痊愈上班。补氏擅用姜附的风格,于此可见一斑。

二、补一大药,独具特色

补一药房的一大特色就是自制一些以“补一”为品牌的丸药出售,前后共达164种。均系补氏精心研制,独家制售,疗效卓著的中成药,在重庆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又称“补一大药汤”。其方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即羌活、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子、麻绒、细辛八味,一般作为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之用,补氏加入了附片、干姜、肉桂、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八味,赋予其新的意境,成为先生的“温补主轴方剂”。这个“补一大药”的特点是:以附子、干姜为君,补脾肾以通任督;以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子、麻细辛为臣,通经络而行气血,用以除外邪;以茯苓、法半夏为佐,使之疏中焦而导痰湿,用以健脾和胃;以酒军、泽泻为使,使之通三焦而利清浊,用以引邪外行。总体来说,就是既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又开通经络,活动气血,使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侵入。平人可饮,病家宜服,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集治病与保健于一方。一般人饮之,可以舒经络,活气血,消外感,减疲劳,提精神,壮体力,对于劳累之人,见效尤其显著。

当初,补氏考虑到有些病人没有时间熬药,便开始熬制“大药汤”应市。大药汤经过认真配料,专人看火下料,用大铁锅按一定火候熬成。然后分次盛于铜壶内置于特制的小炉灶上,使之不凉不滚,便于随时饮用,因而博得广大群众普遍欢迎。为增加治疗的针对性,还研制出许多与各病有关的药粉,配合饮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军粉,气喘加服麻黄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等……花钱少而见效快。起初吃大药汤的人,多是一般群众,后因声名播出,一些军政实业界人物也纷纷试服,极尽一时之盛。

1946年,重庆霍乱流行,蔓延甚广,人人“谈虎变色”,药房便每天熬几大锅“大药汤”,有钱付钱,无钱白送,使许多贫苦大众免了灾祸。有亲朋来到药房,药房即饷以药汤一大碗。及门弟子及药房同人,早晚都喝药汤一碗,虽成天与霍乱病人打交道,卒无一人感染,门诊照常不停。补一药汤疗效卓著,试举病列如下:

重庆黄道存先生,因受潮湿患下肢瘫痪症,只能斜卧椅上或横躺床上,下肢完全失去活动功能,后求先生诊治,即用大药治之,补氏说:我只开一次处方,不用换单子,只须继续吃下去,一直吃到下肢“出泫汗”为止。药的剂量很重,有干姜、肉桂、附川乌、草乌等,有的药重到500克以上。用大砂罐熬,每天喝几大碗,一剂药可连服约10天。其时正值8月,每天烧开一次,防酸变味。吃到第三剂,约一月左右,病人即感小肚腹一带满出泫汗,再过四天后,下肢全部恢复活动功能,黄先生直到1979年才逝世。家人现在提起此事,还盛赞补老技高超人。1950年,西南解放军某指导员,患蛊胀病,已临垂危。先生诊视后,认为第一步重在救命,先用大药汤抢救,意在扶阳固正,从根本入手,服后病人神志渐有起色,大药功能达到一定火候后,继用守宫尾{壁虎尾巴}和砂仁、白豆蔻、厚朴、木香、槟榔等,灵活变换治之,月余病即痊愈。

补氏(1856--1951)95岁,他密切注视人体藏象的内在联系认清症结所在,紧守病机所在,常云:"培树先培根,救人先救命.人之生命活动全赖肾中阳气,气为阳,主动主力是生命之机,不动则神机化灭. 他治病主张抓脾肾为根本,重在扶阳.又以导引,吐纳并施,汗吐下和并用,并行不悖,以侯全效.他用药奇特----善用毒品起沉寒痼疾,屡见奇效.

他常用大药方----先列一例:

附片120克.肉桂15,干姜6,吴萸15,沙仁15,甘草15,白芍60茜草60.茨萝卜60

此方对应的 病案是:

1946年银行夏某,患急证吐血不止,气息奄奄,神志恍惚已多治无效面颊泛红.口干舌燥,六脉洪大无力,用上方.

第三日,以温阳理血调摄,一周病愈,诸人奇之.

补说:

营血之性,热则行,寒则滞,血脉之本,热则张驰,寒则收引,患者因于寒,血脉收缩,乃致经血凝涩,遏聚而妄溢,营血既伤,虚阳外浮,面颊泛红,口干舌燥,脉大无力,肉桂引火归元,姜附吴砂温化血脉,白芍,茜草养血行淤,刺萝卜补血络之伤,服之血脉舒张,营血流畅,循经而行,出血自止.闻者钦佩.

案例二:巧治肝硬化腹水

一患者腹大如鼓,饮食难进,四肢乏力,痛苦异常,八方求医,治疗无效.补老首先用

"大药方"(上方无后二味药)加梅花露治之,待其肾阳固正后,继用多年奇方:

巴豆500克,鸡蛋七枚,同入锅内,加水适度,用文火煮三昼夜后,去出巴豆,让患者食其鸡蛋,每日一枚,七天一疗程,病人服后,腹水逐渐消失,继后调养而愈.

案例三: 治硬皮症 ,一患者皮肤硬化,不知寒热,痛痒多年.

补老以大药方 加生附子各500克,水煮,,三剂而愈.

又以此大药方加入生草乌250克,生川乌500克,生南星500克,生半夏500克,先煮六小时(特须注意),去渣加蜂蜜1000克,治瘫痪收效甚速.

补老说:大药方是通八脉,利二便,补脾肾,调气血之良方

补老常用前人的眼科秘方:"八味大发散",此秘方是:

麻黄 北细辛 蔓荆子,藁本 独活, 白芷,川穹 防风(此方出自<<眼科宜书>>)

此方随患者病情阴阳症状,配伍相应药物,可以治很多眼病.(前文有论及其徒弟治眼病很多,愿大家能从上方中悟出些用药的窍门.

补老常用大药方加减变通,可治愈许多怪病,僻症,险症(凡读过郑钦安著作的,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此老除善大剂温阳外,还注重用僻药.寒温并下,医治肝胆及消化系统治顽症.

猪胆汁 拌入大黄 巴豆霜二药末为丸.并扶正攻下.可治瘫痪,食道癌,食道溃疡,顽固胃痛.肝脏淤阻引发的个种出血性顽症,怪病,用药奇特,大力清扫肝脏血库垃圾(此法对我们今天治疗各种疑难病有什么启发呢?)

补老擅长攻邪去瘀,去陈痤,洁净腑,打通气路,通畅气机以温补肾阳,增强生命活力与抗病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