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回复: 0

中医治疗心悸

[复制链接]

6659

主题

206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417
发表于 2024-1-17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平补镇心丹:人参、麦冬、五味子、怀山药、生地黄、熟地黄、肉桂、炙远志、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茯神、炙甘草。

加减:

1、心气虚者,加黄芪;

2、心阴不足者,重用酸枣仁、五味子,并加柏子仁;

3、痰湿蕴热见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黄连温胆汤;黄连5克、半夏9克、橘红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竹茹9克、枳实9克、生姜6克、红枣1枚)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4、失眠者,加远志、龙齿、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忧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安神定志丸; 【组成】 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

1、如兼挟痰热,胸闷苔腻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热化痰;

2、如惊悸、失眠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强重镇安神之力;

3、如心中烦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烦之功。

4、心悸证:心胆气虚、神不自主而心悸者,加炙甘草。兼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玉竹、天冬、酸枣仁或天王补心丹。

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组成】 白术(3克) 当归(3克) 白茯苓(3克) 黄芪炒(3克) 远志(3克) 龙眼肉(3克) 酸枣仁炒 (3克) 人参(6克) 木香(1、5克) 炙甘草(1克)

加减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心悸证:

1、兼心阴不足,见心烦口干舌红,加麦冬、玉竹、北沙参、五味子等。

2、若热病后期,心阴受灼而见心悸者,仿生脉散意。

3、兼心气虚怯,善惊易怒,加生龙齿,重用酸枣仁。

4、精血亏虚,加服河车大造丸。

5、纳呆腹胀者,加陈皮、谷麦芽、神曲、山楂、枳壳、鸡内金;

6、乏力、气短、神疲者,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

7、失眠多梦者,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

若见心动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 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患。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3 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组成:熟干地黄(洗,焙)120克、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黑参、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柏子仁、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朱砂安神丸 ;(处方:朱砂200g,黄连300g,地黄200g,当归200g,甘草100g。)若阴虚而火不旺者--用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加味,黄连12克 黄芩3克 白芍6克 鸡子黄2枚(包) 阿胶9克(包)

1、阴虚严重,津液耗伤甚者,加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增滋阴生津之效;

2、心火旺,心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竹叶心等,清泻心火;

3、入眠后惊醒难入眠者,加龙齿、珍珠母等,以镇心安神;

4、寐而不熟,心神失养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

5、心悸不宁者,加茯神、柏子仁以养心定悸。

心悸证加减;

1、 一搬加枣仁、珍珠母,牡蛎,加强安神定悸作用。

2、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见遗精腰酸,酌加龟版、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

3、 阴虚而火不旺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

4、 兼有风湿、关节酸痛,加防己、五加皮、桂枝、苍术等.

5、 若兼风湿热者,加赤芍、桑枝、忍冬藤、知母等. 变证若见虚烦,心神不安、难以入寐,咽燥口苦等心阴虚,心火旺,热象较著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若阴虚火旺而+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知柏地黄丸;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盐知母5克、盐黄柏5克

4 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3克 炙甘草6克 牡蛎6克 龙骨6克

心悸证:

1、心阳不足较明显,宜加人参、附子以加强温阳益气之力。

2、兼有阴伤,加麦冬、玉竹、五味子。

变证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则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心阳虚以心悸,气喘不宁为主症者,可加补坎益离丹(附片、蛤粉、上桂、炙甘草、生姜)。合参附汤【组成】人参15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 大汗出,亡阳者用独参汤主料: 人参3克。辅料: 红糖30克。

5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术6克 炙甘草6克、心悸且伴有呕恶,加半夏、陈皮、生姜。阳虚水泛:水泛,下肢浮肿,加泽泻、猪苓、车前子

若心功能不全而导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真武汤组成为:炮附子5克、桂枝9克 茯苓12克 白术6克、猪苓9克、泽泻9克、五加皮9克、葶苈子5克、防已6克 甘草6克

加减:

1、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皮;

2、尿少肢肿者,重用泽泻、猪苓、茯苓、防已、葶苈子,加大腹皮、车前子;

3、兼有肺气不宣者,加杏仁、前胡、桔梗;

4、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

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桃仁5克、红花5克(后下)、丹参9克、赤芍5克、川芎5克、元胡5克、香附5克、青皮5克、生地5克、当归3克

1、阳虚寒凝致瘀者,可加桂枝、附子、干姜。

2、络气痹阻,胸部窒闷,去生地,加沉香、檀香或降香。

3、夹有痰浊,胸满闷痛,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

4、胸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三七粉、五灵脂、生蒲黄、元胡等活血止痛药。

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一两(15g)(去皮)、甘草二两(30g)(炙)、牡蛎二两30g(熬)、龙骨二两30g)

血府逐瘀汤;桃仁12克、红花9克、川芎4、5克赤芍6克川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北柴胡3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

加减: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7、气滞血瘀者,重用柴胡、枳壳,加香附、郁金、延胡索、陈皮;

8、因虚致瘀者,去柴胡、枳壳、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

9、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

10、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

11、心悸明显者,加龙骨、牡蛎、琥珀、磁石。

7 痰热扰心:

黄连温胆汤,组成】黄连5克、半夏9克、橘红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竹茹9克、枳实9克、生姜6克、红枣1枚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4、失眠者,加远志、龙齿、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忧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6、心悸证:一般可加山栀子、黄芩、陈胆星、贝母、全瓜蒌、酸枣仁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痰火互结,大便秘结者,加全 瓜蒌、生大黄。惊悸不安,酌加珍珠母、龙齿、牡蛎、石决明。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生地、天冬。麦冬、玉竹。

8、气阴两虚

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 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4、心悸证加减;

1、 气虚甚者,加黄芪。

2、 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

3、 心神不宁,心慌甚者,加枣仁、远志、茯神、五味子,柏子仁等。

4、 兼见血瘀者,加丹参,红花,归尾。

5、 脾虚、食少、便溏者,去麦冬、麻仁、地黄,阿胶,加白术、木香。

变证

1.痰血较多,。面颧暗红者,在原方基础上去桂、姜、参,加丹皮,旱莲草、赤白芍,紫珠草、三七粉等。

2。兼有阳虚,汗出怕冷,脉结代者,可加热附片,龙骨、牡蛎,黄芪。

单验方

(1)甘草30g,水煎服。

(2)苦参20g,水煎服,适用于心悸而脉数或促的患者。 ·

(3)紫石英lO-l5g,水煎服。

(4)定心汤:龙眼肉30g,酸枣仁15g,山萸肉15g,炒柏子仁12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生乳香3g,没药3g,水煎 服。

(5)养心镇惊汤:白苇根15g,天竺黄9g,龙骨9g,牡蛎9g,钩藤9g,煅磁石12g,生白芍15g,银花藤9g,茯神9g,朱 砂5g,菖蒲lOg,水煎服。

其它治法

(一)朱砂3克,塞入猪心中煮服,治各种心动过速。

(二)朱砂0.3克,琥珀0。6g,一El两次吞服,治各种心动过速。

(三)玉竹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三十天为一疗程,治心悸具有阴虚证候者。

(四)苦参片,每次3--10片,每日三次,或苦参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二次肌注,适用于室性、房性,结性及多源性期前收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